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以贷款风险管理为主的贷款五级分类,是我国金融企业信贷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化解金融风险、加快与国际接轨、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举措。农信社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有利于客观反映贷款质量、准确预测信贷风险,有利于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但从实际工作来看,由于存在地区性差异、观念上差异,农信社在实施贷款五级分类管理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与阻力,难以客观地反映资产质量,如何全面、真实、动态地反映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已经成为农信社亟待研究的课题。按照银监会的总体安排,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时间为2003年四季度;第二阶段为试点阶段,时间为2004年;第三阶段是全面推行阶段,时间为2005年。为配合银监会关于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总体安排,本刊对部分试点单位或试点单位的监督、管理部门有关人士进行了走访调查,并推出“农信社如何实行贷款五级分类”专题,供各地农信社在开展贷款五级分类工作中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有利于客观反应贷款质量、准确预测信贷风险,便于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2002年人行南京分行提出可在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开展贷款五级分类的试点。从试点的情况来看,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但也遇到一些有别于国有商业银行推行五级分类的问题。农村信用社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中遇到的问题(一)思想认识问题农村信用社要不要推行五级分类方法?有的认为,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一逾两呆”分类法,此方法简明直观,驾轻就熟。主要依据财务分析的五级分类法对农村信用社来讲意义不大,不太切合实际,没有必要对贷款分类…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的全面铺开,涉及16省市的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去年10月、12月,银监会相继下发了《关于农村信用社实行贷款五级分类的通知》和《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实施方案(试行)》,对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了今年为该项工作的试点阶段,明年将在全国农信社全面试行贷款五级分类,并于2006年停止执行四级期限管理的分类制度。这一时间表充分表明,继商业银行之后,我国农信社已经正式拉开了信  相似文献   

4.
农信社信贷风险管理从四级分类到五级分的转变,提高自身信贷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的内在要求。但推行贷款分类过程中发现的许多问题仍令人深思,这也充分说明只有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做好文章,切实实现信贷管理模式从“形似”到“神似”转变,才能把农信社真正打造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现代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5.
我国各商业银行已于2002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部分商业银行在具体分类的实践中,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尚不能抓住五级分类的核心定义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和合理的分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五级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和可用性大打折扣。本文拟就贷款五级分类实施中的难点及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贷款五级分类的难点(一)贷款分类不够细化,精确量化信用风险难目前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体系,只是套用了监管当局(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五级分类,贷款分类制度中只有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等级,或者是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6.
1996年,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推行信贷质量五级分类法。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各行全面施行五级分类,并与一逾两呆法并轨运行。本文就近年来尤其是2002年商业银行实行五级分类以来在贷款风险判定及质量分类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入手,剖析这一分类方法对监管工作带来的新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有效地防范风险,上海农业信用合作联社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2002年四季度对徐汇、松江等信用联社实施贷款以风险管理为主的“五级贷款”分类法。农村信用社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有利于客观反映贷款质量,准确预测信贷风险,便于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从试点的情况来看,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但也遇到一些有别于国有商业银行推行五级分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4年3月8日至13日,由中国银监会合作部主办的全国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培训班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中国银监会合作部巡视员王珂同志到培训班作动员并讲授了第一课。中国银监会合作部负责此项工作的处室及广东省南海联社信贷部、福建省银监局合作处的有关同志分别讲授了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原理及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的程序、财务分析工具、现金流量分析、非财务分析工具、担保分析工具及农村信用社完成五级分类后的管理事项等课程。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信贷处的同志介绍了该省农业银行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17日,银监会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正式成立。同日,由领导小组组长唐双宁副主席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标志着2006年农信社全面推进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0.
农信社贷款管理从2006年4季度开始,由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贷款四级分类向以风险管理为主的贷款五级分类过渡,贷款管理实行双轨运行。今年是贷款管理双轨运行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全面、真实、动态、有效地开展好贷款风险分类,不但能全面真实动态反映农信社各期信贷资金占用形态、规模、质量以及迁徙、风险度、拨备等情况,而且也能保障农信社监管评级的质量,与国际金融界信贷风险分类管理标准及监管语言接轨。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全国各级合作金融监管部门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根据银监会统一部署,圆满完成了全国21300家法人机构的26268亿元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标志着银监会提出的“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由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贷款四级分类向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贷款五级分类过渡”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2006年,贷款五级分类成为农村合作金融监管和经营管理的重头戏,各地监管部门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按照银监会统一部署,统筹兼顾、精心组织、严格督查,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银监会提出的工作目标,一举实现了信贷风险管理的历史性变革,对农信社“市场化、商业化”转型带来深远的影响,现撷取安徽银监局,黑龙江省联社、山西银监局的经验和体会,回顾和见证2006年贷款五级分类的工作历程。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加入WTO后金融竞争国际化进程的需要,使国内金融业的经营运作与国际惯例接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2年1月1日开始,全面推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农村信用社实施“五级”分类,是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客观需要。根据人总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福建省三明市人民银行从2002年10月下旬开始,集中人员、集中时间,对全市142家信用社,全面开展“五级”分类。□做法1、系统培训。“五级”分类知识含量高,专业性强,分类必须通过对借款人、担保人的财务状况、非财务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最终…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一年努力,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法人机构全部完成了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历史上第一次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状况,达到了“以分类摸风险、以分类促管理、以分类促监管,以分类促服务”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2006年,贷款五级分类成为农村合作金融监管和经营管理的重头戏。各地监管部门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按照银监会统一部署,统筹兼顾、精心组织、严格督查,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银监会提出的工作目标,一举实现了信贷风险管理的历史性变革,对农信社“市场化、商业化”转型带来深远的影响。现撷取安徽银监局、黑龙江省朕社、山西银监局的经验和体会,回顾和见证2006年贷款五级分类的工作历程。  相似文献   

16.
近期,笔者对浙江省绍兴市农村信用社贷款集中性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最大10户贷款的具体情况作了重点剖析,调查表明,近几年在人民银行的监管下,农村信用社贷款“垒大户”行为得到有效抑制,但对已形成的大额贷款管理和处置却较为困难,各方对农村信用社贷款集中性问题的看法不尽一致,迫切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对信用社大额贷款的监管,改善大额贷款的风险管理。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集中性问题的表现 分析绍兴市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的结构,贷款集中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大额贷款占比较高。至2002年9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最大10户贷款余额为10.6亿元,占全市信用社贷款总  相似文献   

17.
一、陕西省高校贷款的主要特征 1、金融机构参与面广,贷款规模逐年扩大。2003-2005年,陕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高校贷款年均增长51.0%,高于同期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幅(可比口径)40.4个百分点。截至2006年2月末,陕西省金融机构高校贷款余额92.8亿元,其中,按“五级分类”口径的不良贷款余额为0.55亿元,占全部高校贷款余额的0.7%,贷款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8.
2006年,贷款五级分类成为农村合作金融监管和经营管理的重头戏。各地监管部门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按照银监会统一部署,统筹兼顾、精心组织、严格督查,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银监会提出的工作目标,一举实现了信贷风险管理的历史性变革,对农信社“市场化、商业化”转型带来深远的影响。现撷取安徽银监局、黑龙江省朕社、山西银监局的经验和体会,回顾和见证2006年贷款五级分类的工作历程。  相似文献   

19.
以流动性为基础的期限管理办法只是被动地统计贷款期限结构情况,而对借款人的最终偿还能力重视不够,不能动态真实地反映借款人各时期的经营情况及贷款风险变化情况,不利于识别和防范信贷风险,更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五级分类法以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为核心,充分考虑到影响还款能力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大小,风险分类比较客观真实,能有效地改善银行的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建立审慎高效的现代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信贷营销的理念在各金融机构都逐步重视起来,使各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力度都有明显加大。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中小金融机构如何做到既能创新信贷手段,促进信贷营销,又能规避风险,推动社农“双赢”,是目前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一、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是盲目性。农村信用社大搞信贷营销,采取多种措施制订多种办法,下指标、分任务、加大信贷营销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哄而起的现象,有的甚至盲目放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