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统计学和货币理论形成的交叉的角度,本文着重分析了MFS(货币与金融统计)之货币统计框架下的广义货币的概念、给出了广义货币发行者的验判准则并回答了中央政府是否为广义货币发行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金融稳定政策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哲 《经济与管理》2009,23(5):44-49
当今,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为此,金融稳定是当务之急.审视中国的金融现状,我们必须加强金融体系各组成部分内部及其相互之问的有效风险配置、资源配置等核心功能,将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稳定政策及金融稳定政策纳入统一框架之下,有效协调货币、金融稳定政策,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他的货币理论.他的货币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论释了货币的独立性.马克思通过展开论述货币职能的发展和货币形式的演化而究察了货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独立性存在.他指明,货币的独立性存在是处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之中的物化的、关系性的独立性.因此,货币的独立性就不是纯粹的独立性,而是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相对的独立性对资本主义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促成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对资本主义的否定.  相似文献   

4.
电子贷币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项金融创新,通常分为储值卡类和网络类两种。由于电子货币可能替代通货在小额交易中充当支付工具,其发展将使中央银行的铸币税收入发生变化,并进而影响到央行的独立性。本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三种方法估计了电子货币对央行铸币税收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央行的独立性是否会发生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电子货币对央行铸币税收入和独立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货币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项金融创新,通常分为储值卡类和网络类两种.由于电子货币可能替代通货在小额交易中充当支付工具,其发展将使中央银行的铸币税收入发生变化,并进而影响到央行的独立性.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三种方法估计了电子货币对央行铸币税收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央行的独立性是否会发生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央银行是以实现整个经济为特定目标而非利润最大化的、负责货币政策的政府机构。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可以表现为两种形式:形式上的独立性与实质上的独立性。美联储可以放弃形式上的独立性成为政府的一部分,但保留实质上的独立性,使其能够置身于党派政治之外。  相似文献   

7.
非均衡博弈、央行的微观独立性与最优金融稳定政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从当前金融稳定理论发展和中国金融稳定操作现实出发,构建了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居民部门的非均衡博弈模型,试图寻找最优金融稳定规则。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在当前的金融稳定政策框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与稳定政策组合存在多重均衡的可能;第二,基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于流动性的信息的不对称,金融机构具有隐藏信息和游说央行的负面激励;第三,中央银行出于对未来支付体系稳定的考虑,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均因此而丧失独立性;第四,居民不具备真正的博弈参与权,而只是博弈结果的承担者,其结果是承担真实或隐性的通货膨胀税;第五,根据以上博弈分析,建立最优金融稳定政策必须在微观机制和宏观机制上实施重新设计,包括金融稳定政策的“最后”性、中央银行的监督权赋予和保持距离型制度安排、金融稳定内含于货币政策,以及稳定与改革的分离和成本的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8.
金建平 《当代经济》2010,(15):102-103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研究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基本理论出发,重点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现状,并对如何完善中央银行独立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金融制度现况为基础,通过构建中央银行-政府-金融机构-居民四部门的博弈模型,将中央银行宏观独立性、微观独立性、货币稳定政策及金融稳定政策纳入统一框架之下。信息约束使中央银行与虚增流动风险、极力游说的金融机构博弈时微观独立性受挫,货币稳定屈服于金融体系稳定;与偏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强势政府博弈时货币与金融双稳定政策屈服于增长政策,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风险;居民则被动地为通货膨胀、流动性风险买单。十多年来的货币金融政策操作实践为此提供了佐证,因此,重新设计保证中央银行宏微观独立性的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货币本位制的确立和二战后各国经济的发展,使得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相应地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这是因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央银行能否有效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资产负债表表现形式的不同,货币错配可分为净外币负债形态的货币错配和净外币资产形态的货币错配,研究者大多认为当前我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后一种形式的货币错配风险,但现有模型却多数集中在对净外币负债形态的货币错配风险的研究上。文章构建了基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多重均衡模型,试图揭示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净外币资产形态的货币错配如何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对银行和企业进而对宏观经济造成冲击。模型表明本币的大幅升值会恶化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并使经济稳定在"坏"的均衡点上。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在"坏"的均衡点上,央行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期,有关中国货币供应的话题一直比较热络,有分析指出,2012年年末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1/4;同时,中国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也创下1.88倍的历史新高,这两个数据足以证明,中国存在非常严重的货币超发现象。中国的货币是否超发尚无定论,但以M数  相似文献   

15.
广义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于中国市场流动性过剩,选取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的数据,旨在探讨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波动的关系,提出改变货币供应量,进而控制物价的货币政策。M2是CPI的Granger原因,且M2发生1%的增量时,相应的CPI会发生0.086087%的增量。因此,可以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货币理论、货币统计理论以及在中国特定社会形态下我国中央政府与中央银行的关系、财政收入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四个方面分析中央政府是不是广义货币的发行者问题.通过对货币、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层次、广义货币定义的理解,在理解和遵守国际标准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出中国中央政府是广义货币的发行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央行独立性的研究一直是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议题。关于央行独立性的测定和计量也自然成为独立性研究的一大主攻方向。研究中会遇到两大难题:一是可能出现两家央行的独立性分数相同,从而难以进行比较;二是只采用一种模型的思路难以覆盖各大模型的参考指标,无法得出一个相对平均和稳定的分数值。对此,提出两种测算央行独立性的模型——相对分数模型和综合分数模型,并分别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8.
赵春玲 《经济师》1999,(11):31-32
近年来,中央银行相继推出一系列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连续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再贴现率;将金融机构备付金帐户并入法定存款准备金帐户,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特种国债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增强国有商业银行货币投入能力。今年,中央银行又决定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规模控制,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这些措施说明中央银行放弃了对信贷规模直接的行政管理,转而实行对货币供给总量的间接的经济管理,即我国货币政策由直接的信用控制转变为间接的货币总量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主体,是…  相似文献   

19.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研究起源于对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的讨论,学者普遍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增强有助于减轻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导致的通货膨胀.本文提出我国的央行独立性应该包括人事独立性、政策独立性和财务独立性三方面,并且用修正过的指标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理论上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可以抑制通货膨胀的两个机制:固定资产投资渠道和为了缓解收入不平等进行转移支付的渠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产权角度出发,建立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微观行为模型,通过分析和考察理论模型和现实情况,认为在中国当前金融稳定政策的框架下,由于中央银行与微观金融机构事实上的产权关系,其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职能均受制于微观金融机构,独立性受到损害.为了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必须切断其与微观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