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国内,“口红效应”一词的走红,源自中国电影行业的一场讨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所有行业都沉寂趋冷,好莱坞的电影却乘势腾飞,人们认为相对旅游、购物等大数额消费,看电影既廉价又带来了欢乐和希望。有人因此认为,中国电影也可借“口红效应”,找到一次逆境上扬的机会。同时也有学者指出,由电影借“口红效应”推广开去,其他文化娱乐产业也可以从“口红效应”中获益。  相似文献   

2.
5月20日,2010(第26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北京新国展开幕,作为户外产业的风向标,从本届展会看,户外运动不仅从专业变得大众化,还正在从"时尚"变得"日常"。  相似文献   

3.
陈楠 《商务周刊》2010,(14):74-78
“穆泰康先生,你们今年在中国的发展似乎会变得比较艰难,我们还能看到中国市场两位数的增长吗?”来自里昂证券的分析师卡洛琳·莱维在4月20日召开的可口可乐2010年第一财季发布会上,  相似文献   

4.
李彤 《商界》2013,(8):35
经济不景气,中产阶层纷纷倾向购买廉价的非必需品以获得心灵安慰,这种在欧美国家经济危机时出现的口红效应极有可能成为当下中国消费市场的一个常态。2013年前六个月,全国电影票房已达109.94亿元,而2007年全年仅为33.27亿元。在经济增长速度回落,钢铁、电力、交通、基建……  相似文献   

5.
经济危机与娱乐业的“口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中国广告》2009,(5):97-98
始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对媒体业也形成了严重冲击。那么经济危机对陕西电视台的广告业务会有哪些影响,我们又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6.
编辑:你好,岁末年初,贺岁片竞相登场,经常听到一个名词"口红效应"?请问什么是"口红效应"?这种效应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编辑回复张璐璐:你好。所谓"口红效应"是指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源自海外对某些消费现象的描述。在美国,  相似文献   

7.
2013年消费投资是谨慎的一年,但小型餐饮企业被看好,老年服务领域机会也很大。  相似文献   

8.
<正>经济危机,使"口红效应"这一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理论也在海内外媒体上不断亮相。80年前因经济不景气而引发于美国的"口红效应",时至今日于新一轮经济危机中缘何重又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所产生的效应又是什么?据有关这一效应的资料介绍,所谓"口红效应"是指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在美国的经济社会中,每当经济不景气的状况出现,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美国,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本文对“口红经济”在金融危机下觅商机进行分析,提出“口红经济”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揭示了"口红效应"产生的经济学原理,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利用虚拟旅游的"口红效应"来促进我国旅游外贸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邵芳 《商务周刊》2009,(10):78-79
4个巨大的锅正在加热,淡淡散发出奇异的香。这不是饭店的后厨,而是欧莱雅集团在苏州的尚美工厂的口红生产车间。这家工厂生产在经济危机中让很多女性难以舍弃的口红,很少有人能够亲眼目睹一根口红的诞生,难以想象它竟然是被“煮”出来的——尚美工厂厂长许震将这个工序称为“混料”。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冲击对出口质量变动存在着双重效应:口红效应和倒逼提升效应,在口红效应下出口质量会降低,在倒逼效应下出口质量得到提升。文章运用需求残差法基于2000-2011年的中国海关数据测算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发现金融危机后中国整体出口产品质量呈轻微S型下降,其中国有、合资企业呈显著S型下降,而民营企业呈显著U型上升,且在样本末期民企出口质量首次超过国企。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四个因素(内部升级、外部重构、进入驱动、退出驱动)来分解和刻画出口质量的变动,研究表明口红效应引致的外部结构重配是国企出口质量下降的核心因素,倒逼效应引致的进入驱动是民企出口质量上升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3.
微软的这则广告活动大声地告诉消费者:我是“口红”!也许,这一呐喊会给苹果带来重重一击。最新的数据显示,PC的销售量增加了22%,而苹果则下降了16.7%。  相似文献   

14.
产业升级是目前中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不同于当前影响较大的价值链升级思路,本文在理论上给出了另一种产业升级的机制--市场规模效应,认为市场规模因素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因之一,市场规模的大小决定了产业升级的快慢程度。本文利用2004-2011年中国25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市场规模对产业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并通过稳健性检验。市场规模效应的存在,为不同市场规模水平的地区提供了新的产业升级思路。  相似文献   

15.
《商界领袖》2004,(9):34-37
在中国,出名和争议总是紧密联系,越出名越争议,越争议越出名,大导演张艺谋就是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6.
时建龙 《财贸研究》1997,8(2):37-38
<正> 国债的“挤出效应”(Growding-out Effect)是近几年来在西方财政界引起广泛讨论且悬而未决的热点问题。政府举债是否会产生挤私人投资,有碍市场自主配置资源的效应,还是相反会产生带动私人投资、补充市场配置的效应,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关系到一国的债务政策是实行扩张还是紧缩。在我国,长达20多年的“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历史至今还让许多人为之向往,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国债发行量的急剧上升又使众人感到担忧。只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辩证分析,才能得出较为科学的债务政策。  相似文献   

17.
王红红  卢建君 《中国市场》2009,(10):135-136
为了争夺中国快递市场,联邦快递在中国的连续降价已初见成效。它的低价策略到底对中国的快递企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从联邦快递降价策略入手,分析了它给我国快递企业造成的三方面影响:巨大的心理压力,会被迫退出市场,期待政府行为等。  相似文献   

18.
阿浩 《中国工商》2002,(4):100-103
电影市场一直被视为入世以后最受冲击的几大行业之一,但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已是大势所趋。2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再度放宽政策:凡中国境内地、市级以上电影单位和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以及在地市级以上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文化影视法人单位,不含外资独资企业,从事摄制电影业务,均可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申请领取《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业内人士指出,向民营企业开放电影制作市场,是电影业走向全面开放的标志性信号。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过往低价竞争的畸形出口遇到了阻碍,因而应扩大内需,但中国经济的增长还应是内外并举的,内需拉动增长和出口拉动增长并不矛盾,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并未过时,中国的就业等压力也不允许出口大幅被替代,我们要的是在内需的扩大中寻找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新优势,同时优化出口结构,而不是排挤或替代出口。本文利用"母市场效应"理论,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各部门对外贸易"母市场效应"存在性的检验,从理论上和实证上证明了扩大内需政策会导致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房地产同样将由高速增长进入平稳增长状态,商品住宅价格将趋于平稳状态,政策面将延续双向调节手段,有效实现房地产的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