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以这次全省工业发展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把支持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作为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
加强县级财源建设是实现财政自给的关键,也是彻底改变财政转移支付县面貌的根本出路。要实现财政自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骨干财源,开发主导产业,加快私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走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路子,尽快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财源建设格局,促进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施“财政富市”战略 推进全市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王永生,山延起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富锦的“穷财政”反哺经济的能力很差,多年来一直制约着全市经济的发展。1995年年末,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把富锦建成“农业强市、工业大市、财政富市”的宏伟目...  相似文献   

4.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又是财政收入的主体财源。无工不富,兴工生财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没有工业的发展,很难有充裕的财政收入。因此,进一步促进工业发展,努力培植和壮大主体财源,是振兴财政的根本.也是实现财政自立的有效途径。本就财政如何支持工业发展,壮大主体财源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珠算是一门运用广泛、计算方便灵活的计算技术,它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工业,农业,财政、金融,贸易等部门和行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财源是财政工作的源泉,财政工作必须从源头抓起,固本强源、增收节支。以旗市为单元,全面开展财源建设工程是呼伦贝尔市第一次党代会对财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旗市、各地区要站在市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区位比较优势,以“乳肉草”产业化为切人点,以工业化为先导,发展支柱产业,增植特色财源,强化替代和后续财源,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贫困县扭转财政困境的出路赵洪林林甸县是全省的重点贫困县之一,多年来,由于受地理、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农业十年九灾,工业由于75%以上的加工原料靠农业提供,使全县在农业牵动下的工业财政十分艰难和脆弱,财政经济增长缓慢,历史包袱沉重...  相似文献   

8.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财源建设的基础省财政厅工业交通处处长王占祥经济是时政的基础,经济决定财政。经济兴则时源旺,经济衰则财源竭。我省财政收入的80%是靠企业上交的税利提供的,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财政收入的增减,从根本上说,财政的振兴归根结底在于经...  相似文献   

9.
密山市财政多年来一直十分困难.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尽管近年来财政收入总量及财力总量增长较快,财政状况有所好转,但同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财力的需求相比差距仍很大,当务之急,就是要发展经济,振兴财政。1996年市委二届六次会议提出了“把握机遇,努力构筑密山特色经济新优势”和把密山建成“农业强市、工业大市、财政富市”的宏伟目标,落脚点如庸置疑地放在了发展经济、振兴财政的主线上。为此,市政府组织实施了以增加本级可用财力1000万元为目标的“财政解困跨越工程”。一、指导思想明确,奋斗目标具体。以市委二…  相似文献   

10.
1999年是我市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关键年,国企改革与脱困工作搞不好,城市经挤就很难走出困境。从赤峰市国有工业经济运行状况看:1998年全市国有工业生产在低谷中徘徊,经济效益滑坡,亏损严重,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下岗职工增多。面对严峻的工业经济形势,今年,市委、市政府牢牢贯彻“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效益”的指导方针,并把工业经济,尤其是市直工业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工作重中之重来抓,全力以赴进行攻坚,帮助国企脱困。那么,财政机关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部门,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和搞好我市的国企改革与脱困,责无旁贷。为此,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支持和帮助国企尽快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1.
去年,岳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工业立县”战略和经济跨越式发展目标,把乡镇企业作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和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延长农业产业链的结合点来抓,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乡级财政作为最基层的一级财政,不仅是巩固基层政权,发展农村经济兴乡富民的基础和后盾,而且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乡级财源是指乡级财政可以取得集中性财政收的经济来源,乡级财源的大小,盛衰取决于乡级财源结构是否合理。另外,乡级财政收又主要指乡级社会产品的纯收,因此,财源建设的实质就是发展经济,壮大财政实力。  相似文献   

13.
邓艳妮 《西部财会》2009,(12):64-65
铜川,一直以来以被称做煤城。如今的铜川,社会稳定、经济腾飞、多元化工业迅猛发展。在这片繁荣景象的背后,正是铜川财政人历经十年风雨坎坷,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辉煌。而作为财政的一个支流——铜川市非税收入管理局,一直在为铜川财政事业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相似文献   

14.
《上海小企业》2005,(4):48-48
第一条(制定目的)为推进本区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能级,实现本区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本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财政贴息资金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财会》1995,(6):12-15
岳岐峰等省委主要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印发后,我们组织全局干部及各市县财政局长进行认真学习、通过学习、大家对过去和财政工作进行深刻反思,对今后的理财思路进行了新的调整。总的感到,从绥化地区的财政经济和财政工作实际看,省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既为摆脱当前财政困境指明了方向,又为有效地积蓄地方财政经济后劲,促进财政与经济良性循环提供了思路,对我们绥化地区财政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最近我们结合绥化地区“农业大、工业小、财政穷”的实际,围绕省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从深入剖析,深刻反思、研究对策等不同侧面,从加大财源建设力度,构造新型财源群体的角度,就如何解决农业地区向财政富区转变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探讨,确定了坚持发展经济的原则,依托大农业,开辟新财源,努力实农业地区向财政富区转变的财政经济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要在促进经济与财政实现良性循环上下功夫──关于振兴县域经济的财政思考周振东黑龙江是农业大省,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和以工业经济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同是支撑我省经济的基石。县域经济不仅分布面广,而且与城市经济相互依托,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17.
富有资源而没有转化为充裕的财源,经济总量可观而结构失调,是不少边远县份财政经开发展相对滞后的两大制约因素.能否突破这两个方面的难点问题,是当前合级政展特别是财政部门着刀研究的紧迫课题.为了寻求现实的启示,我门对东宁县进行了财源建设调查,得到的结论是:乐宁县务业并举,财源兴旺,结构合理,财政充格.由于财通结构均衡合理,形成了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三大财源体系,构造出财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生产要素基础和增长机制,使这个群山阻隔、交通闭塞的边境县,形成了财源建设和财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小气候”.立足本…  相似文献   

18.
财政是经济的综合反映,是抓好经济工作的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财政工作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只有全面熟练财政、理解财政、重视财政、支持财政,才能抓好财政工作.促进财政振兴,经济发展。一、加快财源建设步伐,促进财政与经济协调发足一要立足实际,找准关键,精心谋划财源布局,建立适合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财源体系。首先要突破传统观意,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短其财源为主向长短兼顾,增效增收为主转变,大力发展骨干财源和支柱财源;二是由单一化发展为主向多元化发展为主转变,在巩固现有财源的基础上,以实施再…  相似文献   

19.
一、企业家对我省工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省从农村工业化起步,走有浙江特色的工业化道路,较快地实现了从工业小省到工业大省的跨越。2004年,我省全部工业增加值5381亿元,同比增长17%,对GDF的增长贡献率高达58.7%。工业经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财政和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乌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全盟15个旗县市,有14个财政入不敷出,长期依靠吃国家补贴“过日子”,1986年财政自给率仅为35.9%。从基础经济结构分析,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而弱,工业小而亏,流通狭而窄、财政团而穷”的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