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reg Anderson 《The World Economy》2006,29(5):585-610
The long‐running Canada‐US softwood lumber dispute provides a useful backdrop for comparison of th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s of the Canada‐US Free Trade Agreement,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and th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s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 because it is the only dispute to have been litigated in all three venues. By looking at a dispute in which the central arguments of the litigants have remained consistent while the venues for litigation have changed, this article aims to evaluate the utility of these mechanisms for resolving some of the world trading system's most difficult disputes and highlights several weaknesses within each that both hamper their effectiveness and suggest avenues for future change. 相似文献
2.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roups suggest that polici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implemented if the benefits are concentrated and the costs are disper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e of media in society changes the classic models. Media can awaken the sleeping masses to the dispersed costs of a policy and raise resentment towards the group who benefits. Thus, the content of media coverage can affect policy. Strömberg's (2001) model shows that the amount of newspaper space devoted to an issue should rise as the square of the number of people affected. This paper finds empirical support for Strömberg's theoretical findings with content analysis of newspaper coverage of the lumber tariff dispute.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助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企业专利数据库与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构建了企业产品层面和行业层面的进口价值替代变量,并从生产率的角度,对进口促进我国企业创新的异质性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进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企业的生产率越高,进口对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且这种促进作用只在生产率超过中位数水平的企业中显现。同时,机制检验发现,高生产率企业在吸收进口技术溢出和应对进口竞争时更具有比较优势。异质性分析发现,来自不同研发投入国的进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知识产权保护则放大了进口对高生产率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和对低生产率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即使是生产率最低的一般贸易企业,进口也对创新起到了激励作用,而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不能从进口中获益。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主要有双边谈判、诸边一体化以及多边WTO化解机制,相关国内外文献较少涉及这三种机制之间的选择和优劣比较。本文用一个博弈的理论框架,从国家及贸易产品市场类型差异的角度分析了不同解决机制下单国的福利以及世界的总福利状况。结果发现,对于具有市场势力的大国来说,参与国越少的机制对其越有利,而对于没有市场势力的小国则是参与国越多的机制对其越有利,同时多国参与的机制也更有利于世界的总福利。因此,中国在选择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时,必须根据争端商品的市场竞争情况及价格影响和控制能力进行合理抉择;而从我国大多数出口商品的市场特点看,越多国家参与的机制可能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5.
关于外贸依存度高低的争论由来已久。所谓遏制外贸依存度,说到底就是要减少进出口,减少外国直接投资,减少海外投资,调转方向盘,以内向为重心。笔者不认同刻意降低外贸依存度,以逃避国际经济风险的主张。那是不敢正视困难的鸵鸟心态。我国的大政方针业已确定,那就是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实行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战略。岂可因为一个不大不小的困难就放弃大政方针? 相似文献
6.
WTO贸易救济争端解决裁决执行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贸易救济规则执行的双层结构,使贸易救济措施争端解决裁决的执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造成WTO争端解决的执行规则在贸易救济争端领域适用时所产生的救济措施不充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救济的效果和效率等问题,本文建议通过建立有限实施的诉讼临时措施制度,改善争端解决裁决和建议规则等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国际市场》2005,(8):52-53
国内某出口企业(A公司)向美国一家公司(B公司)出口价值25万美元的货物,B公司到期不支付货款。A公司已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于是在得知货款可能发生损失后,立即向中信保通报了有关情况,并由中信保委托律师向B公司追偿。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选择的经验研究,主要关注单边行动和WTO争端解决机制。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双边磋商和WTO争端解决机制的选择问题,检验结果表明:政治、经济因素对于双边和多边机制的选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政治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进而在结论中提出了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视听服务贸易中的文化政策争议——“GATT1947”第4条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TT1947”第4条电影片特殊条款在GATS制定前已经对电影片贸易进行了规定,由此引发了电影片为货物抑或服务以及GATT为何对电影片予以特殊保护的问题。美国与欧盟在视听服务贸易中的文化政策存在激烈冲突,反映了贸易与文化间的紧张关系。由于贸易自由化对文化多样性存在威胁,因此,在WTO框架内的“文化保护”具有正当性。我国的视听服务产业应有限度地对外开放,确保多元的视听内容来源,同时在设定具体的文化保护机制时遵循比例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Journal of Global Marketing》2013,26(1):39-51
Abstract Trade dispute settlement has long been one of the weaknesses and ambiguities of GATT. Critics led by the U.S. have now succeeded in the Uruguay Round in formalizing some previously uncodified areas and in providing further detail in some existing formal procedures. The resulting process introduces more structure, clarity, and predictability and gives more attention to scheduling. The revis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facilitate and expedite resolution of trade disputes. 相似文献
12.
论中美文化贸易争端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安平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7):36-41,9
2007年11月,美国要求争端解决机构设立专家组,审理中国影响部分出版物、电影、视听产品和录音产品的贸易权和分销服务措施。我国需要从GATT和GATS两个协定下的义务分别为涉案的数十部法律法规辩护,因此能否成功援引例外条款来免责关系本案成败。深入探讨中美文化贸易争端中GATT和GATS重叠适用的合法性以及我国可以适用的文化产品例外、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例外的法理依据、适用条件和要素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争端解决规则及程序的谅解”(DSU)提供了一个新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我国入世后怎样在这个框架下处理争端问题,避免风险?文中用DSU框架下贸易争端解决的一些案例分析了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简单统计情况,争端案由,解决程序分析,说明了安全带给我们的启示,如,我国入世后的争端对象,比较集中的案由,争端对方的策略等,同时对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出口、投资与企业生产率:西方贸易理论的微观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口、投资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的理论研究是当前贸易微观领域里的最新论题。这一研究突破了新贸易理论中的"企业同质性"假设,将企业异质性纳入到一般均衡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中,强调个体企业特征与国家对外贸易、投资活动的紧密关联性。本文通过对这一最新成果的简要回顾,厘清了理论发展的主要研究脉络。研究表明:西方贸易理论正在发生从宏观分析向微观基础的研究转向;以生产率差异作为分析工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新形势下我国出口投资战略和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美贸易的互补性与摩擦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与美国贸易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但是中美贸易摩擦并没有因为其互补性而减少,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试图以反倾销的方式将中国有比较成本优势的产品驱逐出美国市场,以保护国内的劣势产业,反映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另一方面则由于中国劳动力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及出口企业以价格为手段的竞争方式,使比较优势不能形成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应该从调整与提升出口产品的结构入手,避免贸易摩擦的高频率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9,(3):43-57
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起即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但在经贸争端解决机制方面仍存在法律制度模糊乃至空白状态,这可能导致未来区域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面临挑战。本文在分析构建上合组织经贸争端解决机制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该组织相关国家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经贸争端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认为现阶段WTO争端解决机制作为上合组织相关国家间经贸争端解决机制具有可行性,而且是目前的最佳选择,对此,中国应该积极推动引入。 相似文献
17.
生产率的结构性变动对我国外贸顺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一般均衡模型,本文分析了生产率的结构性变动对我国外贸顺差的影响。从国内来看,我国制造业(出口行业)的生产率增速要高于服务业(进口竞争行业),在"放大效应"的作用下,出口行业产出增速较快,出口规模急剧扩张;从国际来看,我国在制造业方面的生产率增速要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在服务业方面彼此相差不大,由此引发了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要素贸易条件改善。上述因素的相互叠加,致使我国出口额超常增长,成为外贸顺差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19.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引起非政府组织和私营公司等非政府主体的密切关注。通过揭示国际上非政府主体近年来参与世贸组织贸易争端出现的新趋势,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joint rol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intensity and export marke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nalysis of export-related productivity gains. Using a unique database of Ukrainian manufacturing firms in 2000-06, we classify all manufacturing sectors according to their technology intensity and estimate destination-specific learning by exporting effects separately for firms operating in high and low technology sectors. New exporters in high technology sectors enjoy robust long-term productivity growth premia when targeting advanced export markets, consistent with learning through exports. Export entrants in low technology sectors, instead, enjoy mostly short-term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s regardless of the export destinatio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systematic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echnology intensity of various industries is a relevant dimension for empirical studies on destination-specific learning by export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