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齐晋  史文革  李青 《经济师》2006,(3):249-249
文章针对近几年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所暴露出的问题,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受阻的具体表现,同时就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原因主要是机构活力不足、金融经济结构不对称、微观经济主体引致需求不足和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等,针对这些,笔认为可从再造微观基础、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协同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规范和发展货币市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方面改革,为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创造宏观、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货币政策时国民经济起到的调控作用显著加强,但是,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要通过一定的中介来进行传导。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制定极为重要。从定性的角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在货币传导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刘望辉 《当代经济》2008,(5):106-107
本文论述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原理及四大基本传导途径: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信贷渠道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的几大关键性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翁悦 《经济师》2001,(4):62-64
针对1997年下半年起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我国央行出台了一系列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但实际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文章着理从货币政策的调节主体与客体的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工具与目标之间的传导机制这两个角度分析了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佳璇 《当代经济》2016,(10):12-13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起作为管理当局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是关键的一环,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政策的效果,最终也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然而相关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处于并非十分有效的状态.面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建议与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国际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以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为载体进行的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货币政策在国际间的传导方式是公开的,其对他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是间接的、双向的。这就要求货币当局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也促使各国在货币政策上进行协调与合作,以尽可能地保证一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共同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玮 《经济论坛》2003,(14):20-21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要保持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畅通,需要货币政策传导主体(中央银行)、中介(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和客体(企业和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积极引导货币政策影响总产出和宏观经济运行。然而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传导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率传导机制受阻。近几年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利率在央行与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在货币市场各交易主体之间的传导作用在不断加强。特别在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同业…  相似文献   

9.
于辉 《经济咨询》2006,(1):34-35,33
1997年下半年伊始,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国内多年积累矛盾影响,国内外经济增长环境空前严峻,物价持续走低,有效需求严重不足。货币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这种需求紧缩情况,中央银行采取了多项旨在反通货紧缩,反经济衰退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取消贷款规模限制等,但直到2002年中旬中国也未走出通货紧缩阴影。至2003年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过猛等问题已非常突出,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为此,央行频繁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配上窗口指导及其他有力行政性措施,意图予以收缩信贷。但从全年看,2003年仍为亚洲金融危机后货币、信贷同比增长率最高年份,而且也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贷款增长速度高于货币增长现象。2004、2005年,中央银行依然采取灵活开展公开市场对冲操作,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畅通,对货币政策的执行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本文对我国信道渠道阻塞的原因从货币政策的传导环境、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归纳了几则有影响的西方货币政策机制理论 :利率渠道、信用供给渠道、资产组合效应渠道、财富效应渠道、股票市场渠道、汇率渠道 ,通过具体分析各传导渠道在我国的效力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梳理了20世纪初以来国外学术界关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问题的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指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两种渠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华春 《经济师》2001,(9):29-30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机构传导过程不通畅 ,导致传导机制低效率运行。因此 ,只有对机构传导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改革 ,才能保证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当前货币政策调控需要探讨的是,中央银行调控的政策意图如何有效地传导并实现货币,信货的预期调控目标,该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无法有效传导的表现,分析了传导机制失败的原因,并指出央行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阶段是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与残存的原国家计划体制并存,货币政策变量在其传导过程中通过体制“缝隙”渗漏消失,调节失灵;经济变量的“体制性渗漏”是体制转轨时期的客观现象,它指明了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基本方式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吴斌 《当代经济》2003,(10):46-46
一、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逐渐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在今后两年内应继续按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的次序,在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金融市场的国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支农再贷款利率等层面取得重点突破.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要灵敏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和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图,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结合再贴现利率调节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并促使其均衡发展;国债利率可以率先实行市场化;同业拆借利率则应通过扩大拆借网络和交易量,逐步发挥其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的作用;金融市场的债券利率和股票发行利率也应率先完全放开;同时,可选择市场基础较好的部分地区,进行人民币大额定期存款利率浮动和贷款利率上限管理的试点工作,争取5年内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是当代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通畅关系到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目标能否实现,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立足于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通过经济转型条件下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模式的特点和变迁,从微观角度探索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为了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畅通,本文从微观主体行为的视角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从紧的货币政策迟迟不见效果,主要原因在于传导机制不畅,这包括三个层面问题,一是中央银行层面,二是商业银行层面,三是微观主体层面。因此,消除货币政策传导障碍,必须完善货币政策制度设计,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配套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