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信息》2009,(3):36-36
2008年的中国经济,有着太多的意外和挫折。2009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的伴随下,中国经济的变数也不会少。回眸刚刚跨过的鼠年,坐望困难中的牛年,我们集中了市场关注度最高的十个问题,提出我们对2009年中国经济的十大预测,借以勾画出2009年中国经济的一个概貌。  相似文献   

2.
胡宏 《中国西部》2012,(25):1-1
在整个世界经济危机重重的背景下,在中国社会经济面临转型调整的关键期,在海外部分政客、专家唱衰中国社会、唱衰中国经济的嘈杂声中,我们自己如何看当今中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对中国合作经济事业的共同关注和热爱之情,把我们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相聚在北京五月温暖的阳光下,为中国合作经济的年度成就举办这样一个隆重的庆典!  相似文献   

4.
秃鹫资本家     
中国“第一生产力”那沉重的翅膀面对世纪之交的门坎,中国痛感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那双沉重的翅膀,飞翔得太无力,太疲惫,太艰难,太艰难。200年前,18世纪中叶,世界开始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过渡,农业经济遭遇了工业经济的强有力的挑战。本世纪末,世界开始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工业经济遭遇了知识经济强有力的挑战。我们能不向我们的大中国发出这样的提问:错过了头班车的中国,莫非还要错过末班车吗?我们的科技与其说缺少更多的优秀的科学家,莫如说我们更缺钱。我们有“空中客车”,却没油。没有油,你怎么让它…  相似文献   

5.
走过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我们站在了新的起点上。2010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中国的政策调整举世瞩目。我们将首先对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前景进行展望,其次指出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大隐患,最后提出应对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一些不同寻常的迹象给中国经济投下阴影,韩国不能对这些变化不以为然,因为我们的经济高度依赖中国经济。 障碍包括物价不稳定,提高工资的压力,经济泡沫的危险,还有暴雪造成全国交通系统瘫痪。此外,谣传中国经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后果的影响,而且将在北京奥运后硬着陆。中国总理温家宝甚至说今年可能是中国经济最具挑战性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尽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在继续,但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如果我们冷静分析就不难发现,这场危机迟早要来。对中国来说,危机的出现说明我们的社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节点就是要扩大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这也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内,保障经济平稳增长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牛年的初春,尚带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丝丝寒意。 2009年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新春联谊会上,我们再次见到了96岁高龄的杜润生老先生。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欧洲企业对华投资曾是我们技术进步,经济和就业增长的重要来源。然而,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中国企业也开始对投资欧洲感兴趣。  相似文献   

10.
纪维德 《中国经贸》2013,(21):50-51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发展增长是非常出色的,未来我们也看好中国经济继续发展。不过,中国经济也面临很多挑战,最大的挑战是调整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付俊龙  李影 《中国经贸》2013,(24):136-136
中国人民60多年来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是我们施政的中心,中国各项方针政策的决断皆以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衡量标准,在践行以人为本理念中中国人经济权利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12.
高辉清 《开放潮》2001,(12):21-22
我们在年初就曾经做出了一个结论:世界经济在美国经济的带动下要经历一次中长期调整。毫无疑问,现在这一观点已经成为主流的意见。受其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会相应地有所放慢,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激发中国经济增长的潜能,外部环境恶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就能降到最低,“逆风飞扬的中国经济”就能够成为长期存在的奇迹。我们认为在中国经济中潜藏着五个发动机:在供给方面有一个,即城市化建设;在需求方面有四个,分别为投资需求中的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及消费需求中的汽车消费和住房消费。一、 城市化建设。每年年初,…  相似文献   

13.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局面,就中国经济来讲,最突出的一个复杂性就是我们经济下行的压力和物价上涨的压力并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应该冷静对待国际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受到国际经济下行的影响,中国正面临着本国的经济走向调整的下行区间。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要因此而以悲观的态度来看待中国经济呢?我想中国应该冷静的对待国际金融危机和各国拯救金融信心的举措,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要有信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信息》2007,(16):36-3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日前发布的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11.2%。受到国内经济建设和商业发展的推动,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占到4/1左右,中国也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但是对我们来说,要紧的并不是津津乐道于此,而是要问一下:我们从“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贡献最大”中得到了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上海经济》2010,(4):10-12
改革开放三十年已经过去,中国经济如何顺利转型,继续突飞猛进,这是上至中央,下至黎民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中国经济社会的矛盾与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中国经济应当保持什么样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7.
没有资本的血液,就无法激活中国的经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欢迎外资、引进外资,正是因为我们缺少资本,因此当时积极引进外资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事实告诉我们,中国经济是“中国式”的经济,它具有不少特殊性。对中国经济的分析、判断,凡是忽略“中国式”的,难免“唱衰”、“唱坏”;过于挚爱“中国式”的,势必“唱兴”、“唱好”。这些偏颇之论,对大众来说,只能姑妄听之,切勿信以为真。  相似文献   

19.
品牌战略与自主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丰 《开放潮》2006,(4):33-35
为什么要重视名牌战略? 一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这是一个大趋势,加入世贸以后这个趋势加快,我认为重要的是对策。就像打篮球一样,咱们规矩都定好了,那怎么打就是对策,你是大个,你是小个,你大个就采取大个的战略战术,小个就采取小个的战略战术,这是对策。我们国家的对策就是研究我们中国自己经济的特点,中国经济放到全世界它的特点就是八个大字:“制造大国、品牌小国”。  相似文献   

20.
梅新育 《环球财经》2011,(12):88-90
入世十年,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大国,惟其如此,我们才需要进一步深思开放经济的某些原则问题,肤浅、单向的“扩大对外开放”思维无助于我们认清开放经济的利害之所在,无助于我们正确地规划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