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伴随世界经济增长下降的是世界贸易的萎缩,导致贸易崩溃的根由就在于全球价值链对贸易的影响,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新兴国家自然也深受其害,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反成为衰退的导火索。本文从理论角度对全球价值链重构问题进行了考察,全球价值链起因于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等因素,全球金融危机后这些因素已有较大变化,全球价值链出现了重构的倾向。价值链中贸易供应的分散可能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从成本、"再工业化"、技术、新兴经济体、需求五方面分析了价值链重构的动因,并指出价值链重构可能的两种方式———水平重构与垂直重构。  相似文献   

2.
<正>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地位显著提升,成为全球重要的经贸中心。在大国博弈背景下,全球价值链面临重构。当前,全球价值链呈现非对称的结构性权力网络特征,在发展布局上受跨国公司主导,在主权国家影响下逐步呈现区域化、分散化倾向。在大国博弈背景下,借鉴美国在全球价值链网络中的结构性权力扩展经验,对于我国更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重要意义。未来,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产业分工不断细化.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进行分离和重构.促进了地方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产业集群政策.已成为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光电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已呈现出集群化趋势。但由于光电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大都被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光电企业所控制.如何嵌入光电产业全球价值链.进而实现产业升级.已成为我国光电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徐金海  夏杰长 《改革》2020,(5):58-67
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形式,数字贸易发展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重要动力。在以数字贸易为主导的全球化新时代,数字贸易发展推动数字产品嵌入全球价值链,改变了全球价值创造模式和全球价值链收入分配格局,形成了全新的价值链,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转型和重构。以美欧日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为了进一步巩固与强化数字贸易时代全球价值链的主导权,采用多举措提升数字贸易的战略定位。为推动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我国应紧紧抓住数字贸易发展机遇,提升数字贸易的战略定位,加强数字贸易全球价值链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数字贸易区域价值链,改善数字贸易发展制度环境,构建支撑数字贸易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6~2009年40个经济体35个行业的世界投入产出表,使用基于贸易附加值的国际竞争力指标,文章发现全球价值链重构推动了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技术驱动的全球价值链重构具有促进作用,劳动成本驱动的全球价值链重构产生负向影响。控制国家和行业特征后,上述结果仍然稳健。对中国而言,把握技术变革的新机遇,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挺进高端制造业,突破商业服务业是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全球价值链的利益博弈模型考察本土企业的价值链升级和能力构建问题。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利益博弈导致本土企业生产能力过剩而创新能力不足,且分工地位随技术进步和附加值上升而下降;本土企业借助全球价值链进行的低端升级是不可持续的,获得具有制度性优势的知识资本是本土企业实现高端升级的可行途径;中国本土企业的能力构建可以分为静态重构、动态迁移、本土杠杆3个子策略,而释放"制度红利"构建要素质量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是本土企业构建技术能力和品牌能力并实现价值链持续升级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7.
全球价值链在推动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由于存在"机会不均等"从而使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以及存在"地位不平等"从而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等问题,也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面临可持续性难题,因此全球价值链亟待优化和重构。文章在阐释"全球价值链重构"内涵并据此创新性提出测度指标基础上,利用经验数据的测算结果,对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现实效应作出初步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已初见成效,但目前主要表现在全球价值链空间布局调整层面,即"机会均等"使得更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分工,但在"地位平等"层面所获成就有限,突出表现为"一带一路"建设尚未支撑起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根本性改变。继续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在优化和重构全球价值链中的更大作用,需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思路和方略。  相似文献   

8.
企业成本优势战略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之一,如果企业进行所有价值活动的累计成本一直低于竞争者的成本,该企业就具有成本优势。企业获得成本优势主要方法有:重构价值链和控制成本驱动因素,本文围绕这两点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介绍美国经济学家波特(Porter)有关价值链体系的核心内容,论述重构价值链可以降低成本,再根据价值链观点对企业成本结构进行分析,控制成本的驱动因素,从而获得成本优势。 1、价值链体系 美国经济学家波特认为:企业价值链体系是由后向价值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革命正逐渐成为驱动全球价值链分工演变与发展的新引擎,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成为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但鲜有研究深入讨论。文章以2008—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探讨数字技术对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与知识资源、市场资源捆绑,能够促进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且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仍保持成立。机制检验证实,数字技术与知识资源捆绑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同时,数字技术与市场资源捆绑则有助于增强企业服务能力,进而提升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对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赋能作用在高行业研发投入与高市场丰腴度的样本组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揭示数字技术赋能的理论逻辑,破解中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锁定困局,助推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了关税减让与我国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理论,然后利用EPS海关数据库、GTF数据库、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以及《中国统计年鉴》,测算了2000-2013年中国关税水平和26个主要制造行业、5类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并对现有的关税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进行了详细分析,而后进一步采用非参数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关税减让对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并根据结论分层面提出关税、制造业与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竞争的加剧,并购活动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并购后的整合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整合问题成为了并购成败的关键.本文将价值链的理念引入并购整合之中,以中国化工集团并购后部分整合情况为案例背景,分析企业站在价值链的高度对并购进行整合重构,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魏国江 《科技和产业》2016,(10):111-116
向价值链高端升级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拉美、东南亚等国价值链升级并不成功。价值链升级的本质是价值链不同层级企业主体身份的转变,实现这一转换依赖特定条件也存在诸多阻力。对价值链各主体企业特质进行研究发现价值链结构存在粘性。导致价值链粘性的主要原因是后发企业创新机会窗口丧失、全球价值链领先企业的封闭性策略行为及价值链纵向知识溢出较低。为促进我国产业发展需通过建立与跨国公司直接竞争的价值链以促进价值链横向知识溢出,并及时进入新兴产业以充分利用创新机会窗口。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间品贸易的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一方面,全球价值链嵌入可以通过中间品进口带来高质量的中间品和技术,外生地提升出口质量;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的俘获效应导致企业内生自主技术创新失灵,因此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出口质量升级的关系有可能为非线性。文章使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会提高中国企业的出口质量,但过度嵌入会降低出口质量,两者之间成"倒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嵌入下中间品进口的质量效应、规模效应依然能够提升出口质量,但技术外溢效应对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为负,再加上全球价值链嵌入会降低企业自主研发创新从而拉低出口质量,因此中国企业内生的与外生的技术创新无法相互吸收和匹配。全球价值链嵌入OECD国家市场会提高企业出口质量,嵌入非OECD国家市场会降低出口质量,但如果全球价值链嵌入东盟市场或金砖国家也依然能够带来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下中间品进口贸易成本增加会带来企业出口质量的下降,但出口贸易成本增加会激励企业提高出口质量从而进入收入层次更高、距离更远的市场。  相似文献   

14.
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利益分配动态发展格局表明,中国制造业相对获利水平显著提升,但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其获利能力受到削弱;中国在服务贸易利益分配中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制造工序是中国最重要的获利来源,管理工序相对获利能力持续偏低,研发与营销工序相对获利能力缓慢增长。全球价值链贸易利益分配重构对中国产生深刻影响,外循环贸易获利能力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减弱;跨国公司战略调整下,中国依靠国内大市场主动进行价值链重构的战略空间相对更广;数字技术竞争加剧对中国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形成严峻挑战。为此,中国可推动价值创造内生动力由国际市场向国内大市场转化,促进价值链分工优势从制造领域向服务领域延伸,以制度型开放主动融入全球创新链,依托RCEP与“一带一路”重构区域价值链,实现在全球价值链贸易利益分配中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5.
龚三乐 《北方经济》2006,(10):67-68
全球价值链具有源自于整合各个价值生产环节比较优势企业的系统性竞争力,这种系统竞争力主要为领导企业所拥有。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附属地位决定了企业竞争力不足。要提升嵌入企业的竞争力,必须改善企业的价值链地位,这是通过推动嵌入产业的升级实现的。特定层次的产业升级,都对应着一定的企业价值链地位和企业竞争力。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价值链嵌入产业的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高梦楠 《中国经贸》2014,(22):34-3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向纵深发展,以服务外包为代表的服务业垂直分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我国在服务外包领域也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成为世界第二大接包国。但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印度、爱尔兰这些服务外包大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大部分承接业务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因此如何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实现价值链地位升级对我国在新时期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论述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并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分析服务外包产业实现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外资驱动型产业集群与全球价值链延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外资驱动型产业集群以加工制造切入价值链决定了其分工地位只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而我国人民币持续升值、工资和原料价格上涨,本土企业很有可能被排除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之外。基于此,改变加工制造一元切入价值链为制造和消费市场两元切入全球价值链模式,实现加工制造型经济向以知识财产为主的价值创造型经济转变是提升我国外资驱动型产业集群国际分工地位的必由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争夺全球价值链——跨国公司区位选址对西部企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华 《特区经济》2005,(7):220-221
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全球的竞争正日益表现为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要实施国际化战略,不失时机地切入到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提升竞争力。不同的区域环境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吸引力不同,西部企业应从中有所启示。作为全球竞争主体的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它已不仅仅只是集中于某一单一价值活动的竞争,而是表现为上、下游各环节价值活动的全方位竞争,这就对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产业升级、全球价值链地位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价值链具有源自于整合各个价值生产环节比较优势企业的系统性竞争力。这种系统竞争力主要为领导企业所拥有。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附属地位决定了企业竞争力不足。要提升嵌入企业的竞争力,必须改善企业的价值链地位,这是通过推动嵌入产业的升级实现的。特定层次的产业升级,都对应着一定的企业价值链地位和企业竞争力。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价值链嵌入产业的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郭濂 《科学决策》2015,(8):63-69
全球价值链(GVC)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直接反映了其综合经济贸易实力的强弱。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与转型的重要阶段,论文探讨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战略推动中国全球价值链位次提高,使其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并针对科技创新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必须的政策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