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 《财会月刊》2010,(7):I0010-I0010
让农村学生都有校服穿 余亚云是山西省娄烦县米峪镇乡独石河村的一个贫寒家庭的孩子。 后来,余亚云考入南京财经大学。放寒假前,与余亚云同宿舍的王觅从家里带来了一些衣服.交给余亚云,说:“这是我小时候穿的衣服。几乎都是崭新的,送给你,带回去给你表妹穿。”在这些衣服中,余亚云意外地发现了一件小学校服。  相似文献   

2.
在澳大利亚,走在大街上,根本看不到穿着华贵的中小学生,也看不到骑着名牌自行车的孩子招摇过市。看到的,都是些衣着朴素的孩子。澳大利亚的中小学,学生的校服都是很便宜的那种,一套才25澳元,合人民币150元左右。而且,每学期校服都是一个款式和颜色,便于学生换洗和以旧替新。  相似文献   

3.
校服悲歌     
关于校服的话题,这几年见诸报端的很多,报道的都是些这儿那儿的校长因为大发校服财而丢了官的丑事儿,就连这几天在电视频道上红得发紫的主旋律电视剧《故事2000》,在编述那些服装商人尔虞我诈的故事时,也没忘了把校服经济当成创作噱头。其实,关于学校争相大发校服财的事,平民百姓并非心中没数。但凡是有儿有女的人家,在掏出腰包交纳那笔质价不符的校服费时,智商再低的也知道和社会价格作个简单比较,也都会愤恨不已却又无可奈  相似文献   

4.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大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让孩子吃好、喝好、玩好……只要孩子好,几乎什么要求均可以满足。正是如此,大人们往往顾此失彼,满足了孩子暂时的要求,却忽略了孩子的安全、健康。本期特围绕着儿童节这个话题,撰写一组专题稿件,希望能对为人父、为人母有所裨益,使孩子们成长更加茁壮,祖国的花朵更加鲜艳!  相似文献   

5.
校服文化承载着历史文明的发展,也是校园里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纵观中国服饰史,校服虽然没有作为一种名词出现,但是也渗透在整个历史进程中,近现代校服文化鲜明,让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呼吸到轻松新鲜的空气,但是现代校服现状令人堪忧,文化气息逐渐丧失,千篇一律的运动校服似乎掩盖了中国青少年的朝气,校服质量也在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需要社会、政府身体力行,改善这一境地。  相似文献   

6.
陌上桑 《现代质量》2003,(11):17-17
目前很多学校都要求中小学生穿校服。穿校服确实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避免攀比,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行为举止方面会自然地以学生身份要求自己;便于得到社会监督,比如不太容易随意出入电子游戏场所、酒吧等。但目前现实的情况是“家长不愿买,学生不爱穿”。校服处于一种尴尬境地。 校服属于制式服装、职业装。因我国职业装目前尚未制定质量标准,质量很难保证,校服则成了重灾区。制作校服的面料生产一直沿用传统工艺,氧化剂、催化剂、去污剂、增白荧光剂难免  相似文献   

7.
萧琴 《楼市》2012,(12):94-95
三个家庭的教育金储备计划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蕴含着父母的一份心血,如何让孩子能顺利长大成人,父母从孩子一出生便开始未雨绸缪。在中国,对大多数人来说有三大开支——买房、子女教育金、养老费用。可见,作为三大开支之一的子  相似文献   

8.
读编往来     
陈婕(泉州):作为一位母亲,我很关心孩子的健康。在2010年2期杂志中,有一篇关于问题校服的文章,分析了问题校服的“症结”所在,为选购校服提供了方法,我觉得非常实用,期待以后能有更多类似的文章为我们消费者甄别劣质产品提供科学、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很多人对于校服并不陌生,长期以来,校服的质量问题受到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除了用料做工,外观设计方面很差,甚至有的校服能对孩子的健康产生危害,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事实上,中小学生的群体装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劣质服装的代名词,中小学生的校服质量几乎年年爆出质量问题。2014年3月,奥巴马夫人访华期间,在北京师大二附中与学生交流的画面,在微博上就引发争议。争论焦点在于师大二附中的学生穿着的校服过于丑陋。不  相似文献   

10.
沈辉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2):166-167
单亲家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在这样特殊家庭越来越多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抓好单亲家庭的教育,如何让孩子能更健康地成长,教育的方向和路径在哪里,文章都给予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最近,北京市教委为规范日益功利的考级行为发出《通知》,今年北京市社会各种艺术考级将不得作为认定特长生的依据,考级结果也不得与升学挂钩。北京各区县学校和校外教育单位不得参与和组织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学校不得动员和组织在校生参加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严禁在校内进行各类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考级的初衷是为了孩子,可又害了不少孩子。应付过滥的考级,京城数十万孩子继课业负担后承载第二重负。经济负担和陪练负担则由父母承担。如果孩子没有特别艺术天分,索性分些热情给艺术之外的世界。琴凳一坐就是半天,弹不好挨训,弄得孩子患了“强迫症“,见人就眨眼。跟孩子他妈商量,一说就打架。孩子成不了钢琴家,不计结果投入是浪费。如何平衡生存技能与陶冶情操的关系?希望孩子全面发展,结果全面平庸,最后连生存都困难。取消特长生,让强努拼凑特长的儿童止步,让音乐、美术成为真正陶冶情操、娱乐的艺术,帮助孩子们把握成长的方向,于社会于个人无疑都是大好事。  相似文献   

12.
<正>春节过后,新的学期开始。关于校服的质量问题,也难免又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校服看似是一件简单的服装,实际关系着学生的健康安全、美观自信,牵动着社会各方的关注。2015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3号)(以下简称“校服新政”)以来,中国校服行业正发生一场向善、向美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学生穿着安全、美观的品质校服行走在校园之中。但由于“校服新政”未厘清校服采购的法律主体,给少数地区留下了一定的寻租空间,出现地方保护、家长学生参与度低、“一刀切”片面化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每年临近六一,大街上色彩斑澜的广告以及忙着挑选礼物的年轻家长们让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为了让孩子节日过得开心,不少家长都在开始筹划:或领孩子去饭店好好吃一顿,或带孩子去景区潇洒玩一回;或给孩子买新衣、新玩具。然而面对这种围绕“吃、玩、穿”的节日安排,越来越多的孩子却发出了“过节没劲”的抱怨。于是,“怎样过儿童节”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很多报纸和网站纷纷推出专题征集对此的看法;而儿童节背后的意义和内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曾读过一则新加坡作者写的百字小说,题为《梯子》,久久以来一直在回味咀嚼,颇觉其中广含哲理。 文中言有位父亲,让他那初学事理的孩子上到梯子上去取树枝挂住了的风筝,完了后让孩子由梯子上朝下跳。孩子惊恐地说!“我怕摔伤了”。爸爸却说:“你大胆跳吧!有爸爸在下面接你呢!”但当孩子跳下时,爸爸却收回了张开的双臂,让孩子重重地摔在地上。孩子责备爸爸言而无信。爸爸则说:“我是让你明白,连爸爸的话都不可信,更何况别人的话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产市场》2007,(9):109-109
很多企业都想快步成长,努力做大。但做多大才够呢?本书向我们展示有很多公司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刻意限制自己的成长.与当前“向大看齐”的管理主流理论背道而驰。它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占据了与众不同的地位。保&#183;伯林翰称这些公司为“小巨人”——它们虽小,却有伟大的“灵魂”。他让我们看见:大。虽然是企业发展最顺理成章的方向,却不是企业成功的唯一标准,更不是经营者仅有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曾读过一则新加坡作者写的百字小说,题为《梯子》,久久以来一直在回味咀嚼,颇觉其中广含哲理。 文中言有位父亲,让他那初学事理的孩子上到梯子上去取树枝挂住了的风筝,完了后让孩子由梯子上朝下跳。孩子惊恐地说!“我怕摔伤了”。爸爸却说:“你大胆跳吧!有爸爸在下面接你呢!”但当孩子跳下时,爸爸却收回了张开的双臂,让孩子重重地摔在地上。孩子责备爸爸言而无信。爸爸则说:“我是让你明白,连爸爸的话都不可信,更何况别人的话呢?”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加勃利埃拉曾说:"我们需要许多东西都可以等待,可是孩子却不能等待。就在此时此刻,他的骨骼在形成,他的血液在成长,他的感官在发育。对孩子来说,我们的回答不能是‘明天’,而只能是今天,明天太迟了"……" ——主持人  相似文献   

18.
俞琳 《楼市》2014,(7):65
正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在现代家庭中不同程度地上演着。为了让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纷纷将目光瞄准那些教学质量好的学区房。很多人认为,孩子教育也是长远的投资,因此,不少购房者在买房时首先考虑的是孩子教育问题,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个理想的学习环境,不惜花重金买房,来方便孩子上学。与名校携手,与名师为伴,让名校的人文陶冶孩子成长的气度与修养,让名师的言传身教带动孩子爱学乐学的兴趣,是每个家长的梦想与向往。  相似文献   

19.
王琦 《乡镇论坛》2013,(35):34-34
九龙学校是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投入8000万元在县城西区新建的一所九年义务制学校.学生大部分为农民工子弟.今年10月以来.该校坚持“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思路.开设63个兴趣特色班.通过系列特色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快乐、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20.
<正>首次就产能过剩、出海挑战等话题一一回应身着上海交大的校服,正起身忙着给记者搬椅子,3月5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工商联界别驻地,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独家专访。“穿着母校的校服来参会,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记者问。曾毓群连忙摆手:“没有没有,就是觉得舒服,平时都西装革履的太拘束,小组讨论想穿得舒服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