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既是个“经济大国”,又是个“资源小国”。战后,日本政府在“贸易立国”和“综合安全保障”等战略方针的指导下,随着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逐年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据统计,在从1960年到1980年的20年间,日本政府对外提供的“政府开发援助”猛增了将近30.5倍。战后日本政府的对外经济援助,其主要目的不外是为本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需要服务。首先,从“资源小国”这一实际出发,通过对外经济援助,  相似文献   

2.
战后,在日本经济中,中小企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1981年,中小企业拥有623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4%,就业人数为3,721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81.4%;在制造业中的产值占51.8%;在商业中的销售额占61.5%(1979年);在外贸出口额中约占40%(包括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本政府对中小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植措施。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大战后,经济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日本,经过战后的恢复和五、六十年代的高速增长,一跃而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强国,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对于促成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在日本国内外的经济学界虽有各种不同看法,但普遍认为战后日本政府大力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促使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根据战后日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过程,从理论上深入阐明战后日本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原因、特点、作用及其界限,对科学的揭示战后日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战后初期,日本的对外贸易规模很小,进出口贸易发展很不平衡贸易逆差一直很大,使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为振兴出口贸易,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地扩大了商品的出口规模。日本当时的某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世界上出口贸易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988年其出口贸易额为2649.59亿美元,约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10%,仅次于美国和西德,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三位。众所周知,战前日本曾以蚕丝、茶叶等为代表的农产品出口,为工业的现代化换取了大量外汇。战后,随着日本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工业品成了主要的出口产品。加之日本政府采取了农产品大量依靠进口的政策,使农产品的出口降到了很次要的地位。但是,尽管日本农产品出  相似文献   

6.
“没有国债,便无日本的现代化”。这是日本财政部官员回顾战后经济振兴史所作的评价。事实上,战后日本政府推行的经济发展政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财政的辅助;而大量国债的发行是为财政支出的扩大提供了重要财源。截止1986年,日本的国债余额高达145万亿日元,占 GNP 的43  相似文献   

7.
在战后日本政府中,聚集着一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们既在政府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对经济理论也有一定的素养,兼有政府官员和学者的双重身份。这种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们的经济思想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学家。具有许多独特之处,也决定了他们的经济思想对战后日本经济政策发生一定影响。这些经济学家组成了战后日本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部分——官厅学派。研究官厅学派经济思想对于深入研究战后日本政府的经济政策。探讨这些政策所依据的经济理论,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日本战后粮食外交政策。首先,概述了战后初期日本的粮食危机威胁着国民的生存,解决粮食危机成为日夺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其次,分析了日本政府的粮食外交,认为是战后日本经济外交实践的开端;再次,随着粮食产量和进口粮食的增加,日本终于摆脱了战后极其严重的粮食危机;第四,日本进口了大量美国剩余的农产品后,日本的粮...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发展依赖科技发展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高低的竞争。在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日本占有绝对优势,这与日本科技的高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日本的科技发展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促进科技发展的战略措施日本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很早就执行了“科技立国”的政策。为了在较短的时期内使本国科学技术有较快的发展,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1.大量引进国外科学技术。战后日本的经济复兴是从引进外国最新技术开始的,善于吸收外国技术的能力,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战后被用于支付技术许可证、专利权和版权的费用达数10亿美元(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政府在干预和控制经济方面,比起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有成效。金融政策是日本政府用来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五十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开始起飞,经历了长达18年之久的持续高速增长时期。创造了“奇迹”之后,以第一次石油危机为转机,1974年起转入了稳定增长时期。不论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还是稳定增长时期,日本政府都比较有  相似文献   

11.
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战后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的演变,来评价日本政府与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日本政府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的经验,对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战后日本金融制度的基本特征二战后,为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实现赶超欧美的目标,日本政府推行了出口和投资设备主导型的高速增长战略。但是,战争使得日本经济濒临全面崩溃,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需资金极度匾乏。在此情况下,日本政府为了既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又维持金融秩序的稳定,一方面通过国内外各种渠道多方筹措资金;另一方面对国内金融实行严格的限制,从而形成了日本的限制性金融体系。这种限制性金融体系在金融制度上表现为:1.金融业务活动的限制,包括开业管制和分业管制。日本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规定,银行、证券公…  相似文献   

13.
战后,在实现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过程中,日本政府高度重视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方面开辟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突出本国特点的路子.对日本战后积极财政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政府利用庞大的国家资本对经济进行的干预与调节,无论从其深度或广度来看,都远远超过了战前水平,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战后恢复时期建立起来的财政投资贷款制度(以下简称财投或财投制度)。一、财投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二次大战结束后,由于战争的长期消耗和严重破坏,日本经济几乎濒临崩溃。生产下降,粮食危机,物质匮乏,通货膨胀和大批失业接踵而至。当时摆在日本政府面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尽快恢复生产,使经济从崩溃的边缘摆脱出来。为此,在美国占领军的干预下。  相似文献   

15.
战后,作为中央银行的日本银行(以下简称日银)所贯彻的货币政策,是日本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的重要政策之一。它对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高速发展及相对稳定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带来一些消极后果。本文拟就战后日银贯彻货币政策的情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其中,日本政府在科学技术上采取的从引进入手,通过改良和创新壮大自己的科技力量走向自主开发、科技立国的战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战略的成功,首先应归功于日本在引进技术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综观战后日本引进吸收技术的全过程,可以归结为一个模式,这就是日本引进技术的“竞争型”模式。一、日本引进技术的“竞争型”模式(一)“竞争型”模式首先包括在外的竞争首先,竞争型模式的前半部是日本政府在外利用竞争的过程。在引进技术时,日本政府通过扩大技术来源、拓宽引进技术的类型,从而引起国外技术市场的卖方竞争。第一,日本政府在技术引进来源上坚持  相似文献   

17.
战后,日本政府为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重视国内产业资本的积累和消费资金向生产资本的转化,也十分重视引进和利用外资。本文试就日本的外资引进及其经验进行探讨。一、引进外资的发展阶段战后伊始,日本政府就十分重视利用外资,并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引进形式和规模。据统计,1950~1984年度,引进外资累计额达1439.13亿美元,采用的形式有贷款、股票、股份、公司债券、外汇债券和技术援助等。纵观日本利用外资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钢铁市场能迅速地形成、发展起来,是与政府有效的宏观控制密不可分的。在战后初期和后来的各个时期中,日本政府采取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的各项政策措施,使钢铁市场得以正常运转,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拟对战后的日本钢铁市场的形成发展过程及政府如何进行宏观控制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是一个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较多的国家。政府干预对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但战后日本政府在干预国民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却时时遇到来自企业经营者的决策思想和行动的抵制与抗拒,这是因为在日本企业经营者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讨厌政府干预的思想。这种思想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不仅  相似文献   

20.
信用调节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杠杆。它在战后日本经济不同发展阶段中曾被广泛利用,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体现了不同的特点。(一)经济恢复时期的复兴金库贷款日本政府在战后经济恢复时期推行倾斜生产方针(又称重点生产方针)的产业政策。对煤炭、钢铁、电力、化肥等重点工业部门由复兴金融金库提供巨额优惠低息贷款并重点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