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小麦麸皮的化学成分小麦主要由胚乳、胚芽、皮层3个部分组成。其中小麦皮层由外向内共分为表皮、外果皮(交叉层)、内果皮、色素层(种皮)、珠心层(外胚)、糊粉层6层,约占小麦重量的10-15%,小麦各部分组成成分有很大差别。皮层的主要特点是:含淀粉最少、而纤维、蛋白质和灰分等含量较多。小麦麸皮是制粉过程中提取小麦粉和胚芽之后的残留部分,以皮层为主,混入少量的胚芽和未剥刮干净的胚乳。麸皮的化学成分见表1:表1麸皮的化学成分(每100克中含量)从表1可以看出,麸皮含蛋白质较高、其营养价值也高、生理价值为74而面粉蛋白…  相似文献   

2.
小麦麸皮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小麦是世界性农作物之一,仅我国小麦年产量为1亿吨。其中占小麦70-80%的面粉用于食用,其副产品——麸皮占15-25%,也就是说,每年可得到150o万吨以上的麸皮,这些麸庆国内目前基本上直接应用于饲料工业。然而麸直中除了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外,还有较为丰富的蛋白质、植酸及天然抗氧化剂等成份.其中蛋白质含量在13.l—15-8%,植酸含量为3-6%,天然抗氧化剂含量在1%以上。因此.从麸皮中可以提取天然抗氧化剂、植酸和麸皮浓缩蛋白,提高教皮的附加值。早在七十年代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对麸皮的综合利用技术开始了研究。例如在日…  相似文献   

3.
小麦麸皮中戊聚糖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1 背景和意义 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近年来小麦的年产量已超过1亿多吨,每年仅小麦加工产生的副产品——麸皮就高达2 000多万吨,这是一项很大的资源,值得开发和利用。在我国,麸皮主要直接用作畜禽饲料、发酵培养基等,其价格低廉,因此,对于许多大型面粉加工企业来说,如果能够实现麸皮的有效增殖和利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小麦麸皮的组成由于小麦种类、品质、制粉工艺条件、面粉出粉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小麦麸皮中的蛋白质、维生素、  相似文献   

4.
小麦麸皮,是用小麦加工面粉得到的副产品。过去,主要用作饲料,经济价值不高。其实,小麦麸皮可进行多层次的开发利用,深加工的潜力大、门路多。  相似文献   

5.
全麦粉一般是指使用整粒小麦制成或在专用面粉中加入稳定化处理过的麸皮与胚。全麦粉中的粗纤维对人体健康发展很有益,对糖尿病的治疗与抑制也有一定的好处。在一定程度上,投入小麦与产出的全麦粉质量是相等的。基于此,主要分析不同麸皮粗细度对全麦粉挂面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小麦麸皮蛋白的酶法提取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小麦麸皮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2.9℃、加酶量(E/S)5.49%、pH值8.76、底物浓度8.06%,提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70.56%。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法在食品及饲料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民对食品及饲料质量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先进的分析技术被应用于食品及饲料质量检测中。气相色谱仪作为可分离复杂样品组分的精密化学分析仪器,应用也日趋广泛。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联用等方法的应用,提高了传统食品及饲料质量检测的效率、灵敏度与范围,为食品及饲料中目标成分的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利于我国食品及饲料质量安全的监督与管控。  相似文献   

8.
植酸是从米糠或小麦麸皮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无毒食品抗氧化剂,它在油酥方便食品贮藏保质中的应用研究国内至今尚无报导。本文研究了“桃酥”在添加0.01~0.02%植酸量时的酸值、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以及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降低或稳定的特性,有利于防止植物油的自动氧化和分解,提高食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9.
小麦麸皮中的营养成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其经济价值也不可忽视。本文研究如何应用超微粉碎技术对小麦麸皮进行分析,增强小麦麸皮破碎性能,提高小麦麸皮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小麦中镉和总砷的检测,我们发现,镉在小麦中分布较均匀,而总砷主要分布在小麦的表层,因此,为了更精确的检测小麦中重金属含量,前处理方法是关键。样品粉碎后,小麦麸皮与胚乳分离,麸皮密度小,胚乳密度大,样品很难混合均匀,由于每次只称取0.3~0.5g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当我们称取的麸皮多或者麸皮少时,得到的检测结果差别较大,因此,摸索探讨粉碎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样品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检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米糠作为稻谷加工主要副产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及功能性生物活性因子,被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保健品、药品等行业。然而新鲜米糠不易储存,解决米糠稳定化问题是科学有效利用米糠的基础,本文介绍米糠稳定化处理的意义、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麦麸和麦皮的概念不同,麦皮作为小麦籽粒结构的组成部分是个定值,麦殖是相对出粉率的变量。作者从这一观点审视,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和麦麸产量,营养成分在制粉工艺中的动态变化,揭示出麦麸这一食物源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展现了麦麸综合利用的画面和索得纤维食品的途径,从此呼唤制粉工业拓宽产品新路。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rizontal wheat price transmission from international markets to the domestic Swiss market. The Swiss case is peculiar due to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border policies segmenting the domestic wheat market according to its use: food or feed.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VEC) models with structural breaks are estimated. They account for these policy instruments and their adaptation during periods of market exuberance, and acknowledge linkages between the two market segments. Estim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border policy regime isolates the domestic wheat market for feed use, while, in the food case, the domestic price still responds to international markets.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我国食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各地区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也呈现出显著的分化。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食品加工业在空间上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严重的不平衡特征。通过分析比较各区域食品加工业发展的特点,可以为区域制定食品加工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哈萨克斯坦小麦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哈萨克斯坦小麦产业在世界粮食危机期间的表现分析,认识哈萨克斯坦小麦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哈萨克斯坦政府应该基于维护本国政府和人民的利益出发,着眼于小麦产业的可持续生产的长远发展,亟需制定行之有效的小麦生产政策并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食物成分检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从三聚氰胺食品事件出现之后,我国食品加工行业加强了市场监管,特别是在乳制品加工生产中,采用更加先进的生物技术,对乳制品中的相关有害成分和不达标成分进行检测分析,以此确保了我国食品生产加工的卫生与安全。基于此,从我国食品加工生产行业中乳制品加工生产实际出发,通过对生物技术在乳制品加工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此确保我国乳制品生产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麦胚油、谷胱甘肽、天然维生素E、麦胚凝集素的提取和麦胚焙烤食品、蛋白饮料、豆制品等麦胚食品的开发利用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并分析小麦胚芽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食品加工业的产业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以产业安全为切入点,在对中国食品加工业地位进行基本界定的前提下,分别从对外依存、资本控制、市场控制和技术进步四个方面考察了中国食品加工业的产业安全能力。总体上看,我国食品加工业虽然在上述四个方面处于不利的位置,但国外同行并没有构成对我国食品加工业显著的产业威胁。长远来看,中国食品加工业必须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开放中加强产业安全,一味地保护只能是失败。  相似文献   

19.
由于糯小麦粉几乎不合直链淀粉,所以在食品工业和非食品工业上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糯小麦育种、糯小麦淀粉特性和糯小麦配粉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铝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微量元素,在食品工业及医药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食品中铝含量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基于此,在对食源铝污染现状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常用的食品中铝的测定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控制食源铝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