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高压微雾粮食调质机加湿技术,配合下行式通风和粮面布探管辅助通风技术,对待出库的装粮高达6m且粮面为梯形的大型房式仓小麦进行通风调质试验。仓内小麦平均水分由原来的11.9%升至12.9%,增幅1.0%,且粮情较稳,小麦外观籽粒饱满,光泽好,其它品质无明显的变化,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取两种不同形式的调质试验证明,负压通风调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对即将出库的粮食进行调质机械通风。主要是为了增加粮食水分。补偿粮食入库时因水分较高而进行的降水机械通风或粮食储存期间水分自然减量而造成的粮食数量损耗。事实证明。因上述原因造成的粮食水分减量是比较严重的。中央储备粮临沂直属库沂南分库2001年和2002年入库的粮食.经过34a的保管,出库时水分平均下降1%-1.5%。如果不进行调质通风。势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这种情况。中央储备粮临沂直属库沂南分库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对两口仓所储小麦进行了利用大气条件进行调质通风和利用加湿器进行调质通风两种方法的调质通风试验,自我探索,自我实践,在试验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也积累了一点经验。现结合试验情况,将两种调质通风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对两者的特点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4.
专利申请号:CN200510038712.3公开号:CN1709021申请日:2005.04.05公开日:2005.12.21申请人: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粮食储藏通风调质的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方法使流入空气经过水膜,与水膜汽化的水蒸气混合为加湿空气,对粮仓储粮进行通风调质;本发明装置包括空气加湿装置、风机以及电控装置,其中加  相似文献   

5.
在高大平房仓中利用移动式就仓干燥设备,对原始水分15.5%的8000t小麦进行降水处理。有效处理时间约为650h,处理后水分为13.5%,降水幅度为2%,处理前后小麦品质无明显变化.总能耗为66820kwh,用工1538个。单位能耗为3.31元/t,单位处理成本为13.26元/t。  相似文献   

6.
小麦调制处理是制粉工艺中一道重要的工序,直接影响着面粉的加工精度与品质。本文论述了小麦调质处理的作用、理论并重点叙述了调质方法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功率离心风机和3 kW轴流风机相结合的手段对高大平房仓高水分晚籼稻谷通风降水,采用3 kW轴流风机对基建房式仓高水分晚籼稻谷全程通风降水,二者均能将入库综合水分在16.2%~16.5%的晚籼稻降至14.5%以内,且在储存相同品种晚籼稻的条件下,前者单位能耗较后者约高1.0 kW·h/(%·t),同仓型时,优良稻通风降水单位能耗较杂交稻高0.3 kW·h/(%·t)左右.  相似文献   

8.
在高大平房仓中利用移动式就仓干燥设备,对原始水分15.5%的8000 t小麦进行降水处理.有效处理时间约为650 h,处理后水分为13.5%,降水幅度为2%,处理前后小麦品质无明显变化,总能耗为66820kwh,用工1538个.单位能耗为3.31元/t,单位处理成本为13.26元/t.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浅圆仓智能通风系统在冬季通风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分析,明确了不同品种、不同入粮方式和相同品种不同入粮方式对通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的产地和入粮方式对通风效果有显著影响,且相对于传统的离心风机通风具有更好的节能减损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储粮粮堆由于气候原因存在一个巨大的“冷心”,冷心的应用主要方式为膜下环流均温控制和缓式通风上调冷心控粮温,这两种方式都是利用冷资源进行的粮温控制。而目前的粮堆增湿方式主要为湿膜机增湿和各种调质机增湿,利用“冷心”增湿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利用冷心增湿,内结露现象很严重,而且容易出现局部水分偏高现象,且违反机械通风操作规程1。但通过缓式通风的精确掌握和粮堆增湿理论的精确控制,精细控制,大胆试验,事实证明冷心内结露增湿方式是可行的。试验将出仓前平均水分13.5%提高到最高14.8%,平均水分14.1%,达到试验预期目的。试验仓出仓验证实际增量21.05t,效益十分可观。更重要的是避免了资源浪费,为粮食安全和粮食水分这对矛盾体找到了一个在实践中切实可行的平衡点,它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也必然会成为将来的一种常态储粮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1.
重点就着水量和着水的温度在小麦脱皮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工艺效果进行试验和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应是和谐哲学,而不是斗争哲学;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既要尊重社会经济规律,更要尊重自然规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建立在各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文章提出,我国社会现阶段存在公私矛盾和劳资矛盾这两种基本的经济关系,公私兼顾和劳资两利是处理这两类经济矛盾的基本原则。文章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看待收入差距,妥当处理分配关系,特别是要处理好创造财富的效率与分配财富的公平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要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等非政府组织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调控市场化、农村城市化、社会知识化的转型期.以追求量为目的的单纯经济增长方式就要转向有发展的增长。这就需要经济从宏观体系、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实现转型,即建立宏观自主的经济体系。微观产业跳出比较优势陷阱,微观企业实现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4.
2004年的宪法修改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修正案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借助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进行分析,从交易成本、经济效率、社会成本等方面进行权衡,修正案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有利于激励个人,同时推动经济的发展,修正案对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的不平等保护,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公共财产。但是宪法修正案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将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对宪法修正案进行再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从追求数量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在规模和数量扩张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也要看到在中国经济沿袭粗放扩张模式,超高速增长和强刺激投资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因此,中国经济亟待进行转型,从追求数量扩张型转为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型,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使国民经济真正走上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浙江省1986~2006年GDP和进出口的相关数据对浙江外贸和经济运行的轨迹进行分析,测算外贸依存度、贡献率、拉动度及弹性四个对外贸易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出口到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得到了较好的拟合结果,为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假说(ELG)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钢铁市场过热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 ,钢铁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最为明显 ,基本保持与GDP同步的方向 ,有时甚至超前于经济周期的变动。通过建立一套模型 ,从中找出了GDP与钢铁需求量的关系 ,进而得出中国钢铁市场是否过热以及这种过热与整体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建设工程保证担保是担保人应工程合同方要求,向其担保履约或做出其它形式的补偿。各地在推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本文认为所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以工程保证担保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构建制约和谐论,用以阐释实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合作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越来越多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领域。数字经济产业聚集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正在对“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根据数字经济产业范围的界定,运用空间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围绕“一带一路”沿线67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所构成的8个区域,以各区域的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出口额和高科技出口额作为数字经济产业观测变量,从区域不平衡状况、区域空间相关性和局部分布特征三个维度,应用泰尔指数法和空间相关性检验分析沿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程度以及总体和局部区域的聚集特征。结果显示,沿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长期极不平衡,且总体处于低聚集状态,而局部不同区域间的聚集程度差异较大。通过格兰杰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发现,沿线数字经济产业聚集程度的变化与沿线区域经济密度、区域人均GDP的增长之间存在“引致变化”关系,虽然这种变化关系总体呈正相关,但局部不同区域的相关性差异较大,表明“一带一路”数字经济产业目前已呈现出聚集发展趋势,但由于总体聚集程度较低,对沿线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推动作用不足。运用经典的OLS模型和空间SAR、SEM模型,对沿线各区域2007—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计量分析发现,网络外部性对沿线数字经济产业聚集的影响并不显著,“本地市场效应”外部性仅对沿线信息通信产业聚集影响显著,而制约“一带一路”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呈显著负效应的马歇尔外部性、雅各布斯外部性和自然禀赋外部性。“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和国家应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建设跨区域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区,构建高科技产业生态圈,提升国民“数字素养”。我国在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势下,应重视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对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国际大循环带来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发挥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对沿线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推动作用,把区域数字经济产业的不平衡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让“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合作方共同获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