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土地整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也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从2000年国家启动第一批土地整理项目以来,中央财政投入的土地整理资金已达上百亿元,如何使这笔专项资金合理分配到每一个项目,提交高质量的预算书是关键。笔者通过编制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预算书的实践,分析了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以期对今后土地整理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是国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开展土地整理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拓宽建设用地空间,增加农民收入,但亦面临过分强调增加耕地数量、缺乏统一的规划、投资渠道单一等问题,需因地制宜设计方案,注重公众参与,统筹规划项目的实施,构建多元化投资机制,建立科学的土地整理质量评价体系以促进土地整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土地整理传统模式的分析得出土地整理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并详细阐述了土地整理产业化的内涵、政策法律基础、运作的基本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简要论述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以益阳市中鱼口整理项目为例来探讨土地整理项目的目的及其设计方法,并对其效益进行评价,以实现此类地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在具有鲜明特色的洞庭湖区,具有多种土地整理运作模式,土地整理既要因地制宜,又要以实际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长株潭实验区其中的株洲丘陵区整理项目区为例,通过对项目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进行优化设计。根据项目区主要工程预算实际数据为蓝图建立模型,找出最适合丘陵地区的建设的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土地整理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规划,平整土地的公价,劳动力和物资材料。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是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重大举措,也是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如何协调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叙述土地整理的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芳  张侠 《当代经济管理》2004,26(6):34-37,69
河北省人多地少,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可有效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因此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是有效缓解人地矛盾,实现耕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促进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土地开发整理事业。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整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土地生态环境,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同时,土地整理对土壤环境、水生态系统、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大气环境、敏感生态系统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为将这些负面影响最小化和内部化,亟须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采取综合生态补偿措施,实现土地整理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浅析土地整理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的载体,因其自然和社会属性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支撑和支持条件,土地整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土地整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分析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土地整理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权属调整等问题的对策,以及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几方面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监理工作的现状,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特点,从监理应以施工设计阶段介入,参与工程招投标,规范业主行为,切实履行监理权限以及提高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监理工作应改革的方面,提高监理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土地开发整理投标工作进行粗浅论述 ,对投标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近年来编制和审核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中出现的问题 ,本文较为全面地总结并论述了审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的步骤及方法 ,以便把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投资关 ,公正合理地确定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13.
土地问题是中国的核心问题。土地整理转型是中国社会治理机制转型的缩影。1949~1966年,高度行政集权下,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权力的延伸。1978~1998年在行政放权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和农民成为有独立经济目标的个体。1999至今,在新《土地管理法》约束和中央政府主导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三方的互动增多。土地整理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关系的转型基本反映了中国治理机制的转型过程,而中国治理机制转型必然伴随着经济结构转换、经济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这恰恰是社会转型的关键因子。因此,土地整理成为社会转型的风向标。但目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顺畅化。  相似文献   

14.
目前,随着我国对土地整理事业的不断深入,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土地规划设计日趋完善。本文对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中必然涉及到耕地占用问题.基于西部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特征,本文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用地与耕地保护的冲突,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节约集约用地、开展土地整理、改革现有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地利用率、发展非农产业、科学规划和严格用地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加强土地整理和易地开发,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人类的母亲 ,耕地是人类的生命线。然而 ,我国耕地状况十分严峻。本文从土地整理和易地开发两方面探讨了保持耕地动态平衡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甘肃中部地区进行土地整理的4条重要意义和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前景作了较好地阐述。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整理资金良性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性及其资金投入问题,提出了政府投入、企业参与进行产业化经营、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投资以及其他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土地整理主体多元化、资金良性循环的途径,并就如何实现进行简要分析探讨,以促进农村土地整理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快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规模效益的形成和结构效应的发挥,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可以毫不过分地说,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条件。但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仍存在着农民和基层干部认识和观念的滞后、市场机制不健全、流转程序及操作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要宣传并引导农民解放思想、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市场建设、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法制化土地流转操作,解决上述问题,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有效地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最重要的是在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完善土地流转的法制建设。转变政府角色,实行规模经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