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假日经济与市场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假日经济”成为了经济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从1999年的国庆长假开始到今年“十一”国庆节为止的七个“黄金周”,节日市场的火爆非同寻常,“假日经济”已真真切切地来到我们面前。如何正确认识“假日经济”,做好假日消费市场的文章,对广大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假日经济的火爆“假日经济”的到来,已使旅游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三大部分成为明显受益者。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法定节假日的增多,“五一”、国庆、春节等数个“黄金周”的出现,表明在消费群体、消费内容和消费规模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假日消费特征。…  相似文献   

2.
厦门市作为沿海经济特区,消费品零售市场在“假日经济”,新兴零售业态和汽车消费等因素的带动下,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因此,笔者对其进行一些尝试性的,简单的实证分析及预测。  相似文献   

3.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和坏、国民经济的运转是良性循环还是不良循环,关键在于是否合理地解决了消费问题.所有的消费活动是从消费需要开始的.假日经济的定义:所谓"假日经济"其实质是由于假日的出现而凸现出的一种短期、相对集中的消费经济."假日经济"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以消遣娱乐、饮食文化、旅游购物、体育休闲等为目的的消费经济."假日经济"的产生,它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体现;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繁荣程度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4.
一可以说,有了人类,便有了人类经济;而当人类有了自觉的“假日”观念和行为,“假日经济”也就应运而生了。不过,真正提出“假日经济”这一概念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就我国来说,当是国务院1999年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明确将“五一”、“十一”定为各长达七天(含借用相邻星期双休日)的长假开始的。盘点这些年来的假日经济,我们欣喜地发现,假日经济火了交通运输,火了商业零售,火了酒店饭店,火了旅游景点,火了文化娱乐……总之,假日经济火了第三产业,并释放着一种连锁效应———它由第三产业向第二、第一产业延伸,从而拉动GDP的增长。其实,…  相似文献   

5.
国家统计局目前公布,5月份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13亿元,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1353亿元,两者之比突破2倍大关:农村居民消费品零售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也连年下降,由“八五”“九五”时期的50.6%、47.8%急剧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34%,这意味着城乡消费差距正越拉越大。  相似文献   

6.
《企业研究报告》2008,(1):12-12
通过对著名品牌国际化路径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经济与文化强势的原因,被高门槛市场接受的品牌会比较容易进入相对低端市场。相反,仅在低端市场接受品牌会很难进入高端市场,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品牌扩张的“重力效应”,尤其是消费品品牌往往附加了更大的文化价值,消费者基于品牌的非理性冲动消费现象更加突出,消费品品牌扩张的“重力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翟志宏  严先溥 《数据》2003,(7):11-13
在我国现行的零售统计中,将消费品按销售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售给城乡居民的消费品,另一类是售给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将“零售” 视同为城乡居民的商品性消费,是许多部门和个人相当普遍的认识。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住户和人口调查资料所作的测算发现,人们的“普遍认识”与经济现实存有很大的差距。据测算,1995—2002年按年平均,城乡居民商品性消费额为20167亿元,仅占同一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34亿元的66.5%。根据零售统计的定义,同一时期所剩余的10167亿元,应为“社会集团消费”。如果这一结论能够…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假日经济的产生和积极作用 (一)我国假日经济产生的原因 提到假日经济,人们普遍认为是指每年"五一"、"十一"、春节这三个黄金周产生的经济现象.许多学者关于假日经济的研究,针对的也是三个黄金周.假日经济是指在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在节假日消费中所引起的销售、服务猛增、市场火爆的经济现象,是对节假日集中消费有关现象的概括和反映.从范围上看,假日经济包括了三部分:一是大节日经济,即"五一"、"十一"、春节的消费;二是小节日经济,指元旦、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的消费;三是双休日经济.在这三者中,由于"五一"、"十一"、春节这三个节日放假时间长,消费量大,所以成为假日经济的主体.2000年9月25日,新华社向全国统一发稿的"九五"新名词中,"假日经济"被第一次提出,文章同时指出,居民个人消费需求能否最终实现,除受预算约束外,是否有足够的闲暇时间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当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消费需求跨越温饱阶段后,闲暇时间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愈显突出.  相似文献   

9.
2001年中国消费市场需求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义荣 《经济界》2001,(1):19-23
进入2000年以来,在扩大内需特别是在收入分配政策调整的作用下,加上假日经济的推动,我国消费品市场比较活跃,一至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336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6个百分点,可以说除了外贸进出口强劲增长外,消费需求的回升也是2000年我国经济增长止跌回升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家关心的问题是,现在这种消费需求的高增幅能否维持下去,2001年消费市场走势如何。一、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高增幅的缘由及全年预测从影响2000年消费品零售额增幅的因素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10.
“假日经济”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扩大内需,刺激居民的假日消费,从2000年起,国家推出了“五一”、“十一”两个七天长假。意在通过扩大娱乐等消费,尤其是通过旅游消费带动交通、宾馆、酒店、饮食等行业的发展,带来所谓“假日经济”效应。 “假日经济”对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分歧很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全国假日办有关负责人认为,黄金周期间,居民消费潜能得到较大的释放,旅游、交通、商业、餐饮等相关服  相似文献   

11.
<正>近3亿人出行,史上最火“五一”假期,是3年疫情后一次消费与心理的集中释放。假日经济规模巨大,“花样迭出”,从长城到上海外滩,中国各大景点人头攒动;从淄博赶“烤”到“特种兵式旅游”;从国风庙会、大漠骑行,到乡野露营,花式旅游场景广受热捧……多元消费需求催生出旅游新场景、消费新体验。“假日经济”是在1999年国庆,国务院调整了节假日时间,通过上移下借的方法,形成了春节、“五一”和国庆三个“黄金周”以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其本质就是一种消费现象,是消费在特定时段内的集中。  相似文献   

12.
“长假经济”应属于假日经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假日经济的出现应从国家开始实施双休日以来而形成的,国家推出“五一”。“十一”长假以后,假日经济的增长出现了强劲的势头。在这里长假经济主要是指我国相对较长的三个假期:“五一”,“十一”,“春节”。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经济不景气、消费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国内“黄金周”再次出现“井喷”现象,并创下了两个历史新纪录:一是全国有超3亿人次出游,创下历史新高;二是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近7000亿元,出游人数与销售额两项数字均创历史纪录。这一明显反差一方面表明尽管国内通胀压力较大,但居民的消费需求仍然保持强劲增势,国内消费品市场依然...  相似文献   

14.
袁率夫 《企业研究》2013,(18):191-192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增多的情况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涉及面较广、综合性很强且具有持续发展特点的经济模式。这就是假日经济,假日经济的发展从1999年在我国展开以来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假日经济对GDP的贡献这一角度进行研究,从假日经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GDP、假日经济刺激了消费需求,改变了传统的消费观念,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升级拉动GDP、假日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拉动就业的增长拉动GDP等三个方面对假日经济对GDP的贡献进行阐述希望通过假日经济与GDP的深入研究找出对策让假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真正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由供给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化,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移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在我国,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显著,从而使我国的消费市场分为城市消费市场和农村消费市场。目前,城市居民对“吃、穿、用”一般消费品的需求已趋于饱和,而对“住房和汽车”高一层消费产品的购买力尚未成熟,加上当前福利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城市居民的即期消费缩,使得城市消费市场呈疲劳软状态。与之相对应的是近9亿人口的农村大市场还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潜力巨大。财政如何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已被推到政策操作的前沿。  相似文献   

16.
正月初三,山西省粮食厅一位赵先生家来了七八个同学,大家商量出去玩一玩,可想了半天就是想不出哪儿好玩。大家说干脆瞎转吧,可到街上等了大半个小时也没等上一辆出租车。实在没有办法了,他们就近找了家饭店吃了一顿就散伙了。像这种现象很普遍。现在节假日多了、长了,绝大多数人在假期里却不知做什么、怎样去度假。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梁中堂说,“假日经济”尚处于初始阶段,大众消费项目在“假日经济”里还明显开发不足,而其中却隐含着无限的商机,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开发“假日经济”,要把视点聚焦到大众消费上。今年春节…  相似文献   

17.
<正> 去年以来,国内消费品市场经历了由“热”转“冷”的剧烈变化,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市场疲软现象。造成这种疲软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们消费心态的变化则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杨继瑞 《经济界》2004,(3):23-28
受“Sars”疫情影响和冲击,2003年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V型波动。2004年,受我国宏观经济大势的推波助澜,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有望较快增加、消费政策不断完善和消费体制不断改进等有利因素的合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消费品生产制造、贸易和消费大国.消费品安全关系民生民心,关系内需外贸.标准是保障消费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规范和引导消费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提升消费品安全标准水平,用标准助推消费品领域贯彻落实“三个转变”,用标准支撑消费品国内外市场“双满意”,用标准筑牢消费品的“安全篱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同相关单位研究决定,于2014-2016年开展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以下简称“‘筑篱’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20.
今年9月以来,福建省各级质监部门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以“提升产品质量,缔造品质生活”为主题,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简称“三进”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营造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 消费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各级质监部门采取发放资料、接受咨询、开展培训、实物对比、播放视频等形式,向社区、校园、乡镇消费者宣传消费品质量安全知识,解答日常消费疑难,并广泛宣传质监部门在促进消费品质量提升、保障消费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