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我国十几年来改革的实践证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形式。就企业而言,分配制度最终反映在职工收入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计划经济时期制定的单一按劳分配制度和分配形式已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工资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的总纲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收入分配既是理论热点问题,也是具体实践问题。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须结合起来,两者统一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其意义不仅在于可更好地理解按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更在于能有效协调劳动者的积极性与促进企业资本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效率和公平的问题,是企业分配中的核心问题。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就能调动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的凝聚力就会增强,企业的发展就会有更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只有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才能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一、关于劳动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探索(一)建立劳动按贡献分配的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在按劳分配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但对劳动按贡献分配,除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深  相似文献   

6.
张卓  段云 《商业研究》2004,(15):34-36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关系是正确理解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基础。目前关于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关系的问题,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按劳分配只有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一起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才能共同决定劳动收入,从而“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我国居民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依法征税、按资分利是利润分配制度的最佳模式本刊特约评论员陈毓圭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新的利润分配制度,即国家对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按统一标准征收所得税,税后利润在国家与企业之间按一定原则进行分配,人们将这种模式概括为“依法征税、按资分利”...  相似文献   

8.
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沿海经贸》2001,(8):19-2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9.
一、公有制企业推行公司制是改革战略的最佳选择 1.推行公司制的含义。公有制企业推行公司制是把原来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造成公司法人企业,即各种形式的股份制企业,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是:①是独立法人、自负盈亏、依法纳税;②拥有独立产权;③采用规范的国际会计核算制度;④公司有完整的组织领导体制;⑤按股份数额分配和按劳分配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邹升平 《商业时代》2006,(23):6-6,20
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物质产权和劳动力产权共同分配劳动成果。“按劳分配”是按劳动力所有权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工资是劳动力价值补偿。不属于“分配”范围。明晰产权关系,就是要明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的关系;明晰劳动力价值补偿和“按劳分配”的关系;明晰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资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在阐述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时明确指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认识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又一次飞跃和又一次重大突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对按劳分配理论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认识误区:一是把按劳分配特定形式的实现条件当作按劳分配适用范围;二是认为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存在根本矛盾;三是认为按劳分配只是一种趋势,并不是现实的分配制度;四是认为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的理论根据;五是把按劳分配等同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包含了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13.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体制下名义上按劳分配、实际上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已被彻底打破,逐步建立起了以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分配方式和分配渠道日益多样化。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使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居民收入普遍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迅速拉大,城镇居民内部和农村  相似文献   

14.
《财经界》1997,(11)
对1998年证券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因素将来自政治经济改革、经济发展趋势、管理政策取向等三个方面。我们下面分别作粗略的分析判断。1.政治上,结束了对股份制姓"社"还是姓"资"的讨论,肯定了股份制是我国公有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股票市场作为一种"试验品"的提法已彻底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5.
对1998年证券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因素将来自政治经济改革、经济发展趋势、管理政策取向等三个方面。我们下面分别作粗略的分析判断。1.政治上,结束了对股份制姓"社"还是姓"资"的讨论,肯定了股份制是我国公有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股票市场作为一种"试验品"的提法已彻底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6.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配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劳动价值论并不否认资本、技术等物质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具有必然性。按生产要素分配能够极大地调动各生产要素拥有者的积极性。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性质取决于所有制性质。  相似文献   

17.
郭正斌 《商场现代化》2006,1(27):348-349
一、按劳分配实现形式概念的界定 马克思所提出的按劳分配理论,可以从观念、制度、体制和形式四个层面来划分.从观念层面上看,马克思所提出的按劳分配是一种思想,是对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一种设想;从制度层面上看,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为未来社会的分配问题做出的制度安排,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性质;从体制层面上看,马克思所提出的按劳分配是一种分配机制;从形式层面上看,马克思所提出的按劳分配是一种分配方式和方法,是实现按劳分配制度的一种手段.本文所探讨的是第三、四层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因此,在改革中应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具体形式,让公有经济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国家可以通过资本渗透控制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市场经济分配机制是按生产要素自发形成的价格进行分配的机制,其本质特征是物本位;资本居于支配地位;其作用的结果是财富分配非均衡化,从而导致贫富差距逐渐扩大乃至贫富两极分化;经济危机或经济周期波动是缓和贫富两极分化矛盾的特殊形式;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共同富裕的制度,为克服市场经济分配机制的固有缺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动的贡献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上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关系的现象描述;"按贡献分配"是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理论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关系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