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作业分析改进企业价值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王亚楠 《河北企业》2007,(1):13-13,44
作业分析源于作业成本法的形成.作业成本法(ABC)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库伯和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在总结、发展了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于1988年正式提出的。ABC法将成本分配分为两个过程,分别是资源向作业分配和作业向成本对象分配。与此相对应,成本动因也被分为两类。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分别用于资源费用向作业分配和作业成本向成本对象分配。ABC法认为: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因而把作业作为间接费用向成本对象归集的中间环节,首先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把资源费用归集到各种作业上.然后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把作业成本归集到成本对象,即产品或业务上去。作业成本法不仅以准确的成本核算信息发展了原有的管理方法外,而且还创造了新的成本管理方法——作业分析法。作业分析法引入了作业管理的理念,通过对产品、价值(作业)链、作业和资源的分析,为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非财务信息.是一种全新的企业观。  相似文献   

2.
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中引发资源消耗和作业执行的事件或因素。引发资源消耗的动因称为资源动因,是把资源分配到作业上的可计量(数量)特征,如人数、工作时间、房屋面积等;引发作业执行的动因称为作业动因,是把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产品、服务)的可计量特征,如服务次数、账单张数等。实施作业成本法在进行成本分摊时,动因是成本分摊的基本规则,是成本从资源到作业,从作业到成本对象的分配依据。动因选取的是否合理,动因数据是否准确都直接关系到成本分摊逻辑是否合理,成本分摊数据是否准确。中国电信在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模型中,结合电信行…  相似文献   

3.
一、作业成本法与高新技术企业概述(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基本特征作业成本法简称ABC。即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认为,作业消耗资源,成本对象耗用  相似文献   

4.
作业成本法对相关财会理论的影响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作业成本法(ABC)的特征1.作业成本法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指导思想对成本计算方法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它着眼于依据作业资源的消耗情况(资源动因),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再依据作业对最终产品的贡献方式(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踪到产品,由此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2.作业成本法不再直接区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而将它们都视为产品消耗作业所付出的代价同等对待。对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并无差别;对间接费用的分配则不局限于单一的工时或机时分配标准,而是依据作业成本动因,采用多样化分配,…  相似文献   

5.
<正>一简述作业成本法(一)作业成本法的涵义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出发点,根据作业资源的消耗情况(资源动因)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再依据作业对最终成本的贡献方式(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踪归集到产品,由此得出最终产品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之间引入"作业"这个中介,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一、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核算步骤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核算中的应用,分为四个主要步骤:确定高校主要作业,归集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分析资源动因;建立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库;确定成本动因,计算单位作业成本;把作业或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  相似文献   

7.
正一、作业成本法简介作业成本法亦称ABC(Activity-Based Costing)成本法、作业成本系统,以作业作为基础进行成本计算与管理,需要分析成本动因。本方法的核心是作业,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确认、计量耗用资源的全部作业,对于已消耗资源的成本采用准确的方法分配到具体的作业,分析并选择正确的成本动因,最后各成本计算对象均接  相似文献   

8.
浅探作业成本法与ERP系统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业成本法和ERP(企业资源计划)都是20世纪80年代末后发展起来的新兴的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着眼于"作业",依据作业资源的消耗情况(资源动因)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再依据作业对最终成本的贡献方式(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踪归集到产品,由此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ERP系统是一个集合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来进行有效的计划和控制,以达到最大效益的集成系统.它是以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有机集成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以计划与控制为主线,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平台,集客户、市场、销售、采购、计划和业务流程重组等功能模块为一体,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造船企业制造费用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业成本法指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产品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其理论依据是,成本分配的对象是作业,成本动因多样化。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10.
作业成本法推行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计人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上的,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相似文献   

11.
作业成本法的现状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法(简称ABC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对待,  相似文献   

12.
从资源到作业、产品(服务对象)的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通过识别企业行为、确定发生行为时产生的成本和为产生的成本找到分配依据来建立成本模型。作业成本法假定:成本费用的发生不仅仅与产量相关,还与产品(服务)的种类和复杂程度相联系,并据此建立了从成本发生,作业类型,成本动因及其分配至产品对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作业成本法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作业成本法概述1.作业成本法的含义。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础,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中。强调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14.
作业成本法又名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作业成本法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作业成本法基本内容(一)作业成本法基本思路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基于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按照作业进行成本归集并按照成本动因进行费用分摊的计算。首先确定间接费用分配的合理基础——作业,然后找出成本动因,具有相同性质的成本动因组成若  相似文献   

16.
作业成本法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琼 《财会通讯》2009,(7):50-51
一、作业成本法基本内容 (一)作业成本法基本思路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基于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按照作业进行成本归集并按照成本动因进行费用分摊的计算。首先确定间接费用分配的合理基础——作业,然后找出成本动因,具有相同性质的成本动因组成若干个成本库,  相似文献   

17.
一、作业成本法定义作业成本法是美国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所创建的。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企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的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  相似文献   

18.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间接费用的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将作业成本归集到产品、服务及顾客等最终成本对象上去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重点并不在于将共同成本分配到产品,而是对用于各种作业的资源进行计量和定价。  相似文献   

19.
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ABC)是以作业为中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具有成本管理方法的一般特性,即需要以成本数据的采集为基础,要遵循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同之处在于在核算成本时增加了"作业"这一中间  相似文献   

20.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特征与遵循规则 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人埃里克·科勒教授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至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作业成本管理法。它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人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