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伦敦蒙难起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不料,起义的前一日,在广州参加起义人员朱淇的哥哥朱湘见朱淇在起草讨伐满清的檄文,恐怕自己受株连,便向缉捕委员李家焯告密。李一面派人严密监视孙中山,一面向接替李瀚章任两广总督的谭钟麟报告。谭接到密报后,急忙调一千余名防营回广州城进行防卫。李家焯带人搜查了革命机关,查获了军旗、枪械,逮捕了陆皓东、程耀宸等6人。  相似文献   

2.
一、少年时代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诞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名文,字逸仙,乳名帝象。  相似文献   

3.
五、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脱险后,写信给英国政府和报界,对他们的慨然相助表示感谢;同时,给柯尔付了酬金,以示感谢。尔后,孙中山便着手撰写《伦敦蒙难记》。经过这一变故,他对清政府的专制残暴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决心。  相似文献   

4.
六、中国同盟会义和团运动后,人民的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孙中山看到了这一有利的形势。他感觉到已成立的、分散在各地的革命小团体,已经不能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因而便产生了把各个小团体的力量汇集起来,组织成一个统一的大党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三、创建兴中会 孙中山在广州行医期间,广泛结交同志。1893年冬,27岁的孙中山经常同尤列、郑士良、陆皓东等人在广州城南广雅书局内的抗风轩集会,议论时局。陆皓东认为当时各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外患很严重,不宜大动干戈,主张治标。孙中山则主张治本,也就是推翻清政府,结束满人的统治。  相似文献   

6.
(选自《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七、武装起义从1907年上半年开始,广东、广西边界地区的起义此起彼落,连绵不断。这年的5月,在同盟会会员、华侨许雪秋的领导下,余继成率领会党群众在潮州府饶平县的黄冈镇誓师起义,一举占领了黄冈。起义军同派来镇压的清  相似文献   

7.
十一、为共和继续奋斗武昌起义的胜利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震动了东西方的帝国主义。他们采取种种办法,对中国革命进行干涉和破坏。武昌起义后,为了迫使革命军和袁世凯妥协,便由英国驻汉口总领事出面,进行“调停”,12月初,南方革命军代表及北方袁世凯的代表在上海开始和谈。正在和谈进行的时候,孙中山回国,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并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袁世凯大为恼火,否认南北双方所订的一切条款。  相似文献   

8.
(选自《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九、武昌起义1911年广州"三·二九"起义像一声春雷,震撼着中国大地,鼓舞人们继续奋斗。长江流域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清政府以"铁路国有"为名,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在湖南、湖北、四川相继掀起了保路运动。  相似文献   

9.
二、香港学医1883年11月,孙中山同陆皓东来到香港,同入拔翠书室。12月,两人同受洗礼,成为基督教徒。1884年3月,孙中山转学到香港书院,即后来的皇仁书院,用乳名孙帝象注册。这所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沟通中西文化,每天上午讲中文课,下午讲英文课。  相似文献   

10.
十、就任临时大总统各省相继脱离清政府以后,都各自建立了军政府,但各省之间各自为政,互不联系。因此,急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领导机关。经过武汉方面和上海方面的积极筹备,12月3日,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关且决定将临时政府设在南京。12月12日,各省代表分别从上海和武汉到达南京。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诞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名文,字逸仙,乳名帝象.翠亨村,背靠犁头山,南望澳门,隔海与香港相对;山水相间,风景幽美.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世纪前,孙中山先生为了鼓舞革命党人勇于投身斗争实践,提出和宣扬"知难行易"的认识论学说,以此否定传统的"知易行难"之说。他认为"知难而行易,行先而知后",主张"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这种富于创意和特色的知行观,作为孙中山哲学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内容而独树一帜于中国哲学史。  相似文献   

13.
1883年11月,孙中山同陆皓东来到香港,同入拔翠书室.12月,两人同受洗礼,成为基督教徒.1884年3月,孙中山转学到香港书院,即后来的皇仁书院,用乳名孙帝象注册.  相似文献   

14.
李顺名 《农家之友》2011,(10):44-45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合作,推出大型档案文献《清宫辛亥革命档案汇编》。这是清宫所藏辛亥革命档案首次全面系统公布。  相似文献   

15.
凡之  昊魁 《农家之友》2011,(10):45-45
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之际,学术界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是: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要选择走革命之路。在讨论这个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时,民革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会长周铁农指出,孙中山本人曾经讲过:  相似文献   

16.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     
《中国农业会计》2011,(10):62-62
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年为农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农业近代化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恒心 《中国农史》2002,21(3):104-111
在中国近代史上 ,孙中山的农业近代化思想独具特色。具体表现在孙中山“重农”但不“独农”,既强调农业近代化是工业近代化和国家振兴的基础 ,又重视农业与工商各业的协调发展 ;既强调科学技术与农业教育在农业中的作用 ,又重视政府、农官在农业中的导向和管理作用 ;尤为可贵的是孙中山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把变革生产关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作为中国农业近代化的前提和首要条件 ,从而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孙中山的农业近代化思想在今日中国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力主首都设武昌早在1887年,孙中山就对中国首都的选择有过缜密的考虑,他曾主张“一都四京”,一都即武汉,四京即西京(重庆)、东京(江宁)、南京(广州)、北京(顺天)。首都的第一选择,还是武昌。1902年,孙中山在与章太炎的一次谈话中强调说,“金陵犹不可宅”,并详细述及首都设置的问题。他说,武昌扬灵于大江,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