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崇明东部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崇明东部为研究区域,利用GIS和RS技术对1988、1997年和2005年卫片和航片进行了提取、分类和分析,并计算了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近20年来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耕地基本没有变化,河流水体、农村居民点等不断增加,潮滩大大减少,城镇发展缓慢,随着人类活动程度的加剧,景观多样性稍有下降,均匀度上升...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杏花岭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以太原市杏花岭区两个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定量分析太原市杏花岭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方法:GIS技术与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年限内该区土地利用动态度耕地最大;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土地农业利用率、林地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景观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增加,景观优势度减少.这些变化主要与该区土地利用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3.
面向国土管理决策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前沿的核心问题.新时期面向国土资源管理决策的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战略意义.本文对其研究目标、主要内容、技术方法和关键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利用优化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了解土地利用优化调控的内涵及基本模式,国内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进展格趋势,对研究LUCC与我国土地利用调控的结合方式和途径具有重原意义。对此,本文作了系统的阐述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3S的平朔矿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以2001年、2004年和2009年3个时段的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平朔矿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演变的特征,为矿区土地管理、生态重建建设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矿区范围内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矿坑采掘区、矿坑边坡、排土场、矿坑剥离区面积增加,耕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减少;由于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各类型的景观格局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整体景观破碎程度增加,景观多样性增加,形状越来越不规则,各斑块类型在景观中呈现均衡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研究结论:在立足长远目的的基础上,土地复垦措施为矿区的生态重建奠定了重要基础,有效地指引了矿区的可持续规划,但是生态重建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的多元性决定了矿区土地复垦内容和标准应随其不断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6.
新疆于田绿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于田绿洲土地覆盖变化特征进行数量和空间的分析,对该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有一个宏观认识.本研究主要采用遥感与GIS技术,以TM遥感影像为基本数据源,在对影像准确分类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干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特征,建立了干旱区土地利用/覆被相关模型,讨论了干旱区典型代表区域--新疆于田绿洲土地利用/覆被过程固有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7.
以2005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及景观格局指数来研究甘井子区10年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甘井子区各类型用地变化显著。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增加最大,自然保留地、园地减少幅度大。(2)景观斑块数量、斑块密度、蔓延度呈增加的趋势,而分离度、多样性、均匀度呈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榆中县作为兰州市城市副中心,过去近40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本研究基于榆中县5期土地利用/覆盖数据,采用状态转移矩阵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1980-2018年榆中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川塬河谷区,且主要集中在2010-2018年。(2)大面积耕地、草地、未利用地被建设用地置换,耕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分别从1980年的988.99 km2、1 971.94 km2、40.05 km2和62.27km2变更为2018年的962.11 km2、1 963.29 km2、36.58 km2和102.18 km2。(3)景观多样性和优势度未发生显著变化,草地和耕地始终是优势景观类型且两者面积占比接近景观总面积的90%,但是景观破碎性增加、斑块形状趋于复杂。(4)工业园建设、科教城建设、优势/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和县域人口增加是榆中...  相似文献   

9.
大庆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庆地区为例,融合ETM 与SPOT遥感影像,结合GIS技术,定量分析研究了区域内土地观结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各类型的相互转化状况,基于生态学中的马尔科夫模型,通过1986~2001年的转移矩阵,分析了土地利用各种斑块的转化状况,其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研究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核心计划之一,通过对它的研究,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对全球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动态过程的认识,以增进规划土地覆盖变化的能力,因而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一个关键而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通过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变化幅度、数量变化动态度、空间变化动态度以及变化趋势与状态指数来表征研究区LUCC的过程与趋势,分析了山东省嘉祥县1996-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嘉祥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是人为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人口因素、政策因素,以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或类似区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促使其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合理利用土地,保护好耕地。  相似文献   

11.
3S技术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学问题;3S技术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技术支撑它为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极为有效的一系列工具,成为资料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所不可缺少的手段;对当前国内外利用3S技术在景观数据的获取、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景观生态监测、评价与管理、景观空间模拟、景观生态规划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概述,旨在为3S技术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广泛应用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2019—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动摇。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是河北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通过观察2003—2018年河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状况,收集基本数据,确定城镇化水平、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和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四个影响因素;其次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Eviews8.0软件进行分析和检验;最后根据拟合后的计量模型,得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和城镇化水平两个指标都成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其他指标不变时,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每增加1元、城镇化水平每提升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分别增加0.88元和129.11元。本文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对策及建议,并结合实际为河北省农民增收探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县区为研究单元,使用人口密度作为测度因子,运用ESDA方法对2013年河北省县域人口分布差异进行定量测度与空间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河北省人口分布存在相关性;局部分析,以"高高"区、"低低"区为显著,主要集中在冀中、冀中南和冀北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差异较小;"高低"区、"低高"区数量较少相关性不明显,人口分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景观格局变化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1989年和2001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RS和GIS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该绿洲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2年间,盐碱地、水体和灌丛斑块数目增加,农田和荒地斑块数目减少;占景观基质面积较大比例的农田和荒地相对较为稳定,而盐碱地变化最为显著,73.40%的盐碱地转化为其他类型,其中向灌丛和荒地转移的数量分别为27.20%和36.93%;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稳定性指数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优势度指数呈上升趋势,而破碎度指数的变化并不显著,绿洲生态系统向无序和不稳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徐州市主城区1990~2005年间四期Landsat TM遥感数据及其它相关非遥感数据,通过处理获取主城区景观空间结构信息和景观格局的各种指数、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和景观演变动态度来定量测评主城区的景观结构在时间维和空间维上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徐州主城区景观类型格局发生了很大改变。建设用地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以耕地面积呈逐步下降的态势;林地、水体和未利用地变化呈起伏状态,幅度较小,总体上没有太大变化;徐州市主城区景观破碎度增大、优势度指数降低、整体分维数略有增加,城市景观格局趋于复杂化、破碎化和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湿地资源及管理的景观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科学解决黑龙江省湿地资源的管理问题,将黑龙江省湿地资源分为西部松嫩平原区、东部三江平原区、南部长白山区及北部大小兴安岭山区等四大湿地生态区,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分别对四大湿地生态区进行景观格局的分析,提出进行生态管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开发区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发展受到政府、社会、研究机构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建立了经济开发区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11年河北省111家省级开发区发展状况进行了排序。基于评价结果,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开发区的主要特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近十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河北省近10年土地利用的类型变化、数量变化、程度变化和区域变化;指出了当前河北省土地利用中存在的诸如耕地占补平衡在空间上不对称、平原地区林地减少、北部山区和平原地区未利用地增加等问题;得到了人口、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效益等影响河北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给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制定和完善土地管理机制、发展经济和保护耕地并重、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并重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水资源-产业系统协同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复合系统的特点,以协同学的协同理论为基础,确定了水资源系统和产业系统的序参量。用序参量描述系统有序程度,构造了水资源-产业复合系统发展协同度模型,分析了影响系统协同发展的因子,并对河北省水资源-产业系统协同度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水资源-产业系统协同度不高,通过农业节水缩小农业用水比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产业结构调整可提高其协同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