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兴起了一场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知识精英推进的大规模的乡村社会建设运动。而在这场运动中,晏阳初通过社会调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当今的大学生村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项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建议采用基于360°绩效考评方法,建立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制度,以期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张托托 《理论观察》2023,(3):103-107
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是一次对当时民族出路问题的可贵探索,这场运动与同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相比具有更完备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特色。梁漱溟在理论上将文化失调归结为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以民族自救为主旨构建了一幅极具东方色彩的社会蓝图。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这一乡村建设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架构以及当代价值进行剖析,挖掘其思想和实践中的现实借鉴意义,从而为我国现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可借鉴的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4.
张春林 《黑河学刊》2013,(1):171-174
梁漱溟基于对中国"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性质分析,认为中国的一切问题是深层次的文化问题,为此,要从中国的乡村入手,鼓励知识分子下乡、建立乡农学校等一系列乡村建设的主张。他的"老根发新芽"的文化重建理想虽然落空了,但对现代文化建设仍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择业农村时存在着观念、知识和技能的差距,这反映出当前高校教育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制定"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毕业生"村官"的跟踪服务,以便培养和输送更多合格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刘传初 《乡镇经济》2010,1(3):58-63
大学生"村官"对促进新农村建设以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文章主要对大学生"村官"出现的背景、现状、作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选聘大学生担任“村官”是十七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但近年来大学生“村官”对工作的满意度越来越低.本文从南充市大学生“村官”对工作自身、工作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关系、自我发展五个维度分析研究,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分析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提出如何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的对策,为推动基层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鹏飞 《发展》2010,(6):9-11
2010年4月18-20日,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陕西省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在延安市宝塔区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300多名大学生"村官"代表和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以"弘扬延安精神,创业兴村富民"为主题,探讨和交流了全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情况及成功经验,对大学生"村官"工程建设起到了有效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一种设置安排,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效果与预期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村官"职能设置的不尽合理,不能满足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本文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背景,根据我们近几年来对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农村真实情况的调研,针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转型期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偏好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阐述了大学生"村官"的职能从经济型、行政文秘型向社会服务型转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推动大学生"村官"职能转型,创新大学生"村官"工作方式,完善相关制度设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两千多名北京首批大学生“村官”背着行囊走向乡间。2009年,期满卸任的他们开始了第二次人生选择。如今,他们在哪儿?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migration experience of village leaders on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village-level data of the 2005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human capital of village leaders accumulated during the migration period has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per capita net income and per capita non-agricultural income in rural China.The migration experience of village leaders also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in rural regions.From a policy perspective,these findings call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harnessing potential benefits of return migration to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China.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使我国走上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经过实践,全国涌现出许多新农村建设的优秀典范,文章以环北部湾地区的壮族村落、全国文明村——广西南宁市武呜县大皇后村为个案,探析其发展模式,总结其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寻找其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路径,旨在为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模式参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先前的适应城乡二元结构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已经不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弊端突出,问题、矛盾突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在诸城市进行"村改社区"过程中将会对农村宅基地进行置换和复垦,不仅增加了耕地而且还节约了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4.
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村财建设中的作用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大多数原有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已越来越不适应,需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必须重视地方政府创新在村财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六个一"措施的实施,福建省永春县村财建设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扶持、村民参与"的路径,从而化解了村财困境,保证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持续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15.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农村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考察,分析了农村现行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所有权残缺",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探讨了以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指导思想的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路径选择,提出了构建以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产权为核心的农村新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原动力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了宁波市慈城镇五星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环境与市场条件、组织结构与区位条件、优势项目与政策条件,通过当前新农村建设主要制约瓶颈的讨论,揭示出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三大重点领域和五个关键结合。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统筹背景的空间发展:村落衰退与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红波  张小林 《改革》2012,(1):148-153
在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我国的乡村发展进入加速重构的关键期。应结合乡村发展的特殊性,以村落重构为切入点,系统分析村落重构的类型、特征及原因,在城乡统筹发展前提下对重构村落进行改造或引导其合理消失。  相似文献   

18.
关系网络、文化规范和制度体系是农村社会资本的主要内容,它们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规范政府、企业、组织和村民等主体行为,促进各类主体在信任、团结、协作的基础上采取有效集体行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新任领导者常常陷入具备领导者头衔,但下属尚不认可其能力和身份的困境。为了探究他们是如何摆脱困境并构建领导者身份的,本文对王品集团"幼狮计划"中的五位新任领导者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多案例研究方法,我们发现他们刚到组织时面临充满挑战的情境,这激发了他们的心理韧性,进而使他们产生主动行为,而寻求反馈、搭建人际关系网络和搜寻信息这些主动行为又影响着身份构建结果。而且,借助领导者身份构建的互动视角,我们得知下属感知的新任领导者的善意和能力对身份构建结果有影响。综上,我们开发了一个基于互动视角的心理特征对新任领导者身份构建影响机制模型,本文的结论对于揭示新任领导者的管理困难和身份构建策略有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建友 《乡镇经济》2009,25(4):67-71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各地农村的发展状况千差万别,由此应该因地制宜创新农村建设的模式。“联众模式”是地方政府引进工商企业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全新尝试。这种尝试以市场为手段,推进了农村土地资源、社会资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要求。而“联众模式”在浙江部分农村的成功运作,可以为现有的新农村建设模式选择带来借鉴、创新思维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