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面临的挑战中国企业跨国收购并非易事,一般要遭遇四大挑战: (一)经济威胁论 非经济因素已经成为阻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重要因素。2009年,中铝公司并购全球第二大铁矿石公司力拓受到重重阻挠。并购过程中,力拓部分机构投资者表示,如果必和必拓能够对力拓公司发起新一轮的收购,那么他们将提供融资,以全力阻止中铝与力拓总价达195亿美元的交易。在中铝与力拓的合作上,澳方一直担心力拓持有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矿石资源被他国投资者轻易买走。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并购动因、并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以及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出建议3个部分进行阐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也不是所有的行业和企业都需要走出去。跨国并购并不是单纯的企业行为,也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并购后的整合更不容忽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应和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中集集团并购荷兰博格功败垂成一案,引发了对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并购之路的思考。以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为背景,通过对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及现行政策和跨国投资并购相关理论的分析,提出中国海外并购之路的选择与目标,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从我国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确立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实现扩大出口、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为加快海外投资企业的成长,应鼓励实力强、经营机制健全的企业,选择适合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投资方式“走出去”;同时,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应加强对海外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资金、税收、保险、法制建设、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海外并购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利用了中国海外并购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并购动机相验证;接着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的海外并购会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迎来一个新的高潮,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宝 《国际贸易》2006,(2):8-1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跨国购并再次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到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发达国家寻求购并目标,而且目光也不再局限于当地小企业.中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的跨国购并战略中,除了中石化、中石油、宝钢等大型骨干企业表现突出外,中海油、海尔集团、万向集团、华立集团等一批正在崛起的企业也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据英国学者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一国的人均净对外投资额随着该国人均GDP的增长而变化,在这个曲线上,中国正处于曲线底部的上升阶段,有强大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7.
2004年以来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如火如荼,在并购过程中,“走出去”战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先简介了“走出去”战略及其带来的优惠政策,然后分析了优惠政策对跨国并购的利与弊,并提出了解决不利影响的思路,最后,本文提出“走出去”战略应该包含更多有利于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框架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2004年以来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如火如荼,在并购过程中,“走出去”战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先简介了“走出去”战略及其带来的优惠政策,然后分析了优惠政策对跨国并购的有利与不利方面,并提出了解决不利方面的思路,最后,本文提出“走出去”战略应该包含更多有利于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框架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由于目前金融危机的国际经济环境特点,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要注意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特别是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更为严重的跨国并购风险:政治法律风险、战略决策风险和资本筹集风险。为防止风险,跨国并购要分析东道国的政治法律环境,选好目标企业,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作好人力资源、技术文化整合等。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到全球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要求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从事跨国经营。在“走出去”的同时,如何获得全球竞争优势,是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我国的跨国经营企业必须适应国外的市场环境,实现规模经营,正确选择投资区位,充分利用各区位分支机构的资源,以确立我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成败并购     
薛长青 《新财富》2006,(8):10-10
中国企业目前正处在并购高发期,尤其是“打进来”和“走出去”的跨国并购。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收购,尤其是国际化的收购,对收购者来说蕴藏风险:一是信息不对称导致估价失真,一是收购后的整合变数多。输赢往往在收购过后的一段时间改写,收购的大赢家,成为投资大输家,这被称之为“赢家诅咒”。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7年之后的今天,中国的市场已全面开放而被完全纳入到全球市场之中,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去“寻求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已是毋庸置疑。通过对中国企业出口、跨国战略联盟、跨国并购、新建企业四种主要国际化途径的综合比较得出跨国联盟是目前中国企业实现“走出去“最合适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卜姗姗 《商》2012,(1):88-90
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并受益于"走出去"战略的中国企业争相实施"走出去"战略,涉足海外的各类投资或并购活动,其中不乏矿业企业的身影。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其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矿业企业的海外扩张显得更具特殊性。在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制约下,一方面过度开采导致多种矿产资源濒临枯竭及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上升;另一方是快速发展的经济及庞大人口规模对资源的需求激增。为了解决我国的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及获得国际矿业市场上控制权和话语权,需要国内矿业企业尽早实施海外并购和跨国经营,在实践中贯彻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愈加激烈,不同国家和地区都逐渐被卷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洪流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更加深入,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名片,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指导下,进行对外扩张,自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是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走出去”过程中失败过也成功过,针对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进行积极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向优秀跨国企业学习,从国家宏观调控到企业微观改善,全方位提升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正在不断崛起,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中国必然实施的发展战略。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丝毫没有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情,本文通过时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热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风险,以及化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西方各国经济受到重创,企业市值大幅缩水,这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海外并购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并不是一条康庄大道,很多失败的案例值得我们探讨.海外并购也不只是资盒问题.对被并购企业的消化和吸收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如何使中国企业抓住这次机遇,不仅能够走出去,而且走得稳,走得远,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分析我国软实力的基础上剖析了软实力的影响因素,认为金融危机对软实力的相关因素影响较大,进一步提出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是提高中国软实力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一方面给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打击,同时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尤其是过分依赖出口的相关行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的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提供了契机,许多优质品牌的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急需资金的注入。此时,中国的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大大提高并购成功的几率。同时,我国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跨国并购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关键契机,大力推进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战略: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走出去"并购战略是我国新阶段对外开放中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这一现象正方兴未艾。但对并购中的高度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问题却缺乏系统的认识与关注。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走出去"并购的"风险链",指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现实风险,并提出了相关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我国跨国并购规模呈显著上升态势,但大规模海外并购引起了外国及本国监管机构更加严格的审查,且受限于单一融资方式,不仅民营企业发展动力有限,使得跨国并购规模强势上升态势下所隐藏的企业财务风险也呈现同步上升的趋势,加之有限整合能力更是带来了企业后续经营危机.未来应更关注在"走出去"后的跨国竞争力的培养、明晰并购战略减少投机性并购动机、明晰并购战略减少投机性并购动机,以及改变单一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