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放  王楠 《活力》2014,(5):51-51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部分媒体为了吸引受众,不顾新闻职业道德,肆意发布虚假新闻,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本文旨在揭示当今社会环境下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徐惠 《活力》2012,(6):224-22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近几年来,我们却看到了像《金庸去世》、《纸箱馅包子》等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在互联网横空出世,各大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媒体记者不惜制造假新闻来吸引受众的眼球.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正义的使者像《新闻记者》一直在坚持评选虚假新闻,十年以来.他们在100条虚假新闻的评选上为媒体记者做了榜样,践行了新闻真实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朱悦 《活力》2014,(16):60-60
尽管人人皆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近年来,虚假新闻却不断涌现。虚假失实新闻不仅对媒体自身造成了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公众进行最真实的新闻报道.维护好新闻的真实性。在树立高度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同时,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为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杨大维 《活力》2010,(6):241-241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假新闻时隐时现,一些报刊盲目跟风问题也不少见,而且大有屡禁不止之势。有的未经核实即公开引用或转载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虚假新闻被放大,媒体公信力下降等许多问题。因此,这种情况必须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孙英 《活力》2011,(7):197-197
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新闻媒体如果有失实、虚假报道,不仅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更会伤害广大读者.失信于读者,使媒体威信扫地。  相似文献   

6.
赵芊 《数据》2022,(4):38-41
<正>真实是新闻自身的第一生命。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权利,所以虚假新闻随即乘势泛滥。由于网络传播环境的开放性、传播主体的多样性和传播形式的交织性,网络传播过程中“把关”过程越来越简化,所以对网络虚假新闻的把关刻不容缓。当前,我国的媒体融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李振宇 《活力》2013,(19):111-111
真理和阳光同在,真实与媒体共存。虚假新闻是社会诚信的“杀手”,更是破坏新闻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毒瘤”。只有痛打虚假新闻。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才能塑造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封娇 《活力》2011,(8):172-172
随着中国娱乐事业的不断发展,娱乐新闻已经深入到大众生活的每个角落,围绕着大众的生活与娱乐,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的存在着。然而。在这许多的娱乐新闻中,不仅鱼龙混杂,有些甚至是子虚乌有。是什么促使这些低极甚至是虚假的娱乐新闻见诸报端,侵入大众的生活,摇身一变登上大雅之堂的呢?怎样才能避免这些娱乐新闻的过分炒作呢?首先,这些低级甚至是虚假的娱乐新闻之所以出现。一方面是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为始作俑者赚取最大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媒体把关不严所致。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秉承新闻真实性原则也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良知和道德底线.虚假新闻是相对于正常新闻(全面、准确、客观反映新闻事件本来面目的新闻)而言的,它与新闻真实性格格不入,本文从"虚假新闻定义及表现"、"为什么要造假"、"如何杜绝虚假新闻"三个层面,深入剖析虚假新闻的危害以及坚持新闻真实性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至关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李凯歌 《活力》2011,(5):172-172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秉承新闻真实性原则也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良知和道德底线。虚假新闻是相对于正常新闻(全面、准确、客观反映新闻事件本来面目的新闻)而言的,它与新闻真实性格格不入,本文从“虚假新闻定义及表现”、“为什么要造假”、“如何杜绝虚假新闻”三个层面,深入剖析虚假新闻的危害以及坚持新闻真实性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至关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王彬 《活力》2013,(5):58-5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不仅要求新闻反映的具体事实准确无误,同时要求从总体上、本质上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但近年来,新闻的真实性受到了严重挑战,一些虚假新闻、失实新闻和失实情节,也竟然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新闻版面,造成这些虚假新闻、失实新闻和失实情节的原因是如何产生的呢?又如何避免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是质与量的统一.质的真实即与虚假对立,是性质上的定义.量的真实即真实是有限度的、有程度的,是在度上的定义.新闻真实也包括新闻真实性和新闻真实度.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要求我们杜绝虚假新闻,同一切造假现象作斗争.在追求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追求新闻真实度最高化.  相似文献   

13.
徐秀雾 《活力》2012,(8):188-189
公共新闻正越来越多地占据我们的视野,受众与媒介之间扮演的角色也随之转变,甚至出现异化,受众不再是传统新闻中扮演的接受者或者受害者,目前的受众正在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成为新闻的传播者,更成为新闻的参与者和制造者。与此同时受众收到网络手机等媒体的影响而产生异化。  相似文献   

14.
近几十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电视、广播、报纸已经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精神甜点,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网络新闻。由于互联网所容纳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信息及时、准确,更有相关信息的全面介绍与比较,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阅读,因此在短短几年里,互联网便跻身于众多媒体之间,并具有相当一部分媒体人群。本文介绍了企业新闻发布系统的开发目的及意义,国内外开发现状及开发本系统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胡迪 《活力》2011,(12):246-246
当前正在开展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是加强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此次教育活动的宗旨是教育我们充分认识虚假新闻报道的危害.充分认识到杜绝虚假新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通过这次专项教育活动,切实使虚假新闻报道增多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使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得到显著提高,使新闻媒体内部管理机制得到进~步完善.使新闻工作者队伍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消费     
姜垌羽 《活力》2014,(10):84-84
今天中国的传媒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不仅是新闻的娱乐化,更有包括党报在内的传媒生存危机、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以及传媒内容的低俗化等等。显而易见的是,中国的传媒正面临着这样的复杂语境。一方面是中国加快融入世界体系;网络使知识实现超越时空的极速和无界传播;以高端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成为大众的日用品;信息传播的手段和形式向着以“电视为中心”的图像化转向。这一切都显示今天的传媒行为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媒介自身的言语行为,而是在全球跨文化、跨文明传播中携带着数字技术的各种权力资本激烈冲突的社会信息交流复合系统。另一方面中国自1992年以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社会运行体制到媒体管理机制;从精英文化到大众话语;从国家政府到市民社会。新闻从话语霸权的神坛上一步步走向百姓言说;新闻形态从严肃、端庄日益坠入娱乐、庸俗等等。笔者认为这一切都是市场经济确立以来社会消费日渐繁荣影响的结果。新闻的属性和本质受到了当下社会复杂的消费语境的深刻影响:一方面是新闻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新闻由受众关注的事件报道转为新闻是社会日常生活的全面反映,新闻是娱乐,新闻需要策划;另一方面是新闻的形态由传统的文字中心变成图像为中心;新闻结构也由“倒金字塔结构”转化成“故事性写作”,毫无疑问,新的新闻传播时代到来了。  相似文献   

17.
马庆平 《活力》2013,(6):90-90
当今社会,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竞争空前激烈,一个新闻事件在发生之后.就能在多个媒体上收听或收看到.如果一个媒体在报道中仅满足人云亦云,就会缺乏竞争力。在报道新闻时加强策划.做好深度报道,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网上播报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越来越多,社会大众已从传统的新闻信息的接受者转变为新闻的传播者和制造者。传统的由上至下的新闻传递方式已经很难适合新闻发展的节奏,这对新闻采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自媒体时代信息发展的途径,净化网络信息传播氛围,从而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玉娇  谢李化 《活力》2014,(7):107-107
随着民生新闻在媒体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民生新闻已经开始改变主流媒体特别是城市电视台的生存状态,也渐渐成为媒体间竞争取胜的法宝之一。鹤岗电视台的《百姓百事》栏目,以“新闻故事化,故事新闻化”的语言方式进入百姓生活空间真实记录百姓的生活状态、生活矛盾以及感情困惑的民生新闻,集中勾勒了百姓的生活全景,被老百姓称为自己的新闻。  相似文献   

20.
赵志刚 《活力》2013,(6):127-127
信息时代。读者获知新闻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纸质媒体,人们可以从电视、网络。甚至是手机新闻中就能轻松地得到有关自己需要了解的各类信息。因此,地市晚报要扩大自己作为城市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除了有效地增强其新闻容量外.加强新闻本土化.是必须花大力气去做的真功实招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