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生财政”与现实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财政”是我国学者基于当前民生问题及财政支持民生的现实而提出的.本文首先对如何理解“民生财政”进行了梳理,然后从体制、收入和支出三个方面对现行财税制度中制约“民生财政”的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探讨了构建“民生财政”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完善,县级的基本财力保障基本建立,构成了一个以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基本预算为基础的政府预算体系框架。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十一五"财政改革成果,以及当前依然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国家税收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深化预算管理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望对我国当前的财税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财税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健全的都市圈公共服务均等化财税政策对于推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至关重要。我国目前的都市圈公共服务均等化财税政策面临着地方财政政策保障不足、财政支出政策亟待优化、财税激励政策偏弱、财税共享政策不健全等困境。美国在促进都市圈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财税政策。我国可借鉴美国的有益经验,构建多层级的地方财政保障体系,拓宽都市圈公共服务融资模式;完善都市圈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制度,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强化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财税激励,提升都市圈公共服务的总体质量;建立健全都市圈财税共享政策,畅通都市圈公共服务资源循环流转。  相似文献   

4.
《中国税务》2014,(1):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定位于"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赋予财政"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战略定位;做出了"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的重要概括;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5.
住房保障是国家社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向中低收入者提供财政补贴或实物援助,以解决社会成员的基本居住问题、改善其居住质量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以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了部分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但是由于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还在建设之中,因此对于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问题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本文主要从财税政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住房保障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房地产财税政策的建议,以进一步支持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完善,更好地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莹 《财政科学》2021,64(4):145-151,160
"十四五"时期,四川产业体系将面临后工业化阶段产业加速融合、成渝经济圈建设重塑产业空间布局、新基建与数字经济助推产业体系向高端延伸、生态文明建设倒逼产业发展绿色化等机遇与挑战.以此为契机,四川将聚焦"5+1"现代工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财税政策作为调控产业结构最直接、最有效的杠杆,应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角度出发,优化财税政策的制度与设计,以新的思路实现财税政策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对接.基于此,四川财政应加大财政投入,出台制造强省系列配套财税政策;优化财税投向,引导产业深度参与双城经济圈建设;创新支持方式,抢占新基建与数字经济产业先机;实施绿色财政,引导产业向绿色化专业化转型;深化财税改革,营造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良好生态,进而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贡献财政力量.  相似文献   

7.
住房保障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民生财政应有之义,我国住房保障改革的历程不长,财税政策运用方面还很不成熟,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本文总结了日、英、美三国财税政策实践中的主要特点,在合理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住有所居”财税政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财税金融制度”。2021年,财政部国库司指出“2000年启动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继分税制改革后财政管理制度又一次重大变革”,“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主体的现代国库框架基本建立,成为我国财政收支运行的核心基础”。当前,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9.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以建设民生财政为导向,积极建立和完善各项民生制度,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民生各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善。但民生领域涉及面广量大,民生建设与人们的期望和发展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有待进一步积极推进和改善。  相似文献   

10.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引领、规范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以财税法治化为总体法治目标,确保改革和法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预算法定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首要法治任务。现代预算制度必须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发挥预算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税收法定原则的进一步落实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法治目标。健全税费法治体系,推进税费法定进程,实现全部财政收入法定是财税法治化的核心指标。实现转移支付法定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法治目标。优化税费征管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李建军  王雯 《税务研究》2012,(11):14-18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对我国的冲击表明,构建可持续消费驱动型经济是当务之急。总消费不足、居民消费差距大、大量居民仍处在生存保障消费阶段、过度消费与谨慎消费并存、公共部门消费失度等是我国消费驱动不可持续性的表现。而当前的财政体制、宏观税负、公共服务供给、税制结构和税制设计等财税制度也与可持续消费驱动型经济不相适应。为此,应改革完善相关财税制度,构建促进可持续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改善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项都与财政密切相关,是公共财政的题中应有之义。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构建民生财政体系,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构建民生财政体系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3.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晋城市而言,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更是正当其时,势在必行。一、构建民生财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一)民生财政建设是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晋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8年就超过3000美元,社会发展已由生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研究》2013,(3):F0003-F0003
征文背景社会救助是解决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民生的重要防线,也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层的安全网。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中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由此推动民政工作获得长足进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作为民政工作的核心业务,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令世人瞩目。"十一五"以来,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供养顺利实现转型,住房、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制度基本建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升华,是我国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市场化与国际化加深的新时期,党统领全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与体制机制保障。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财税改革与制度创新始终走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沿。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财政以放权让利为主线,调动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逐步打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财税政策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职业教育财税政策存在制度不完善、财政投入总量不足与地区差异大的问题。完善职业教育财税制度,构建阳光职业教育财政,加强财税政策的杠杆功能,构建职业教育财政考评机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郐宾  杨朔 《齐鲁珠坛》2023,(6):45-49
<正>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是国家保障基本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其制度运行的可持续性需要财力予以保障。自1949年以来,我国社会救助支出责任先后经历了中央政府主责、地方政府主责、央地共担的模式转变,并逐步形成了现行“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各级财政共担”的基本框架,保障了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最近又再次强调要继续深化财税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它将成为财政宏观调控的五大着力点之一。税制的改革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提高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对抓好财政预算工作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理论界和财税部门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县级财力构成,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的状况,基层财政困难、财政保障能力薄弱的成因,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意义,提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对策建议等五个方面。现有研究的不足是缺少针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整体分析框架,对县级财政保障范围、县级财政保障能力的衡量标准、提高县乡财政保障能力的办法等问题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20.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话语体系是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综合表达,梳理研究财政治理话语体系,对审视中国财政发展历程以及深化财政领域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81—2020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讲话文本,运用LDA主题模型分析方法,深入研究1980年代以来中国财政治理话语体系变迁。结果显示:(1)中国财政治理话语体系具有阶段性特征,即在1981—1993年、1994—2002年、2003—2012年、2013—2020年,分别呈现出“国家性”“公共性”“科学性”与“民生性”;(2)中国财政治理话语体系演化具有四条鲜明的主线索,分别是健全完善财税体制、服务保障民生需求、防范和化解风险以及加强对外交流合作;(3)中国财政治理话语体系表现出“薪火相传的继承性”“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的双重特点,表明中国财政治理话语体系不仅是一个前后传承的接续形态,还是一个推陈出新的演化过程。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廓清中国财政治理话语体系变迁,为观察审视中国财政发展历程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