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战略性系统性长期性重大举措,既要全国一盘棋谋篇布局,也要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落好棋子,这对区域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需要发挥区域重大战略引领作用,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机衔接起来,向我国多梯度增长、多样化发展的广阔纵深区域要动力,为新发展格局构建提供高效、安全、韧性、有力的区域支撑。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从阶段性发展特征出发,对地区文化、产业技术、地缘格局及资源要素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空间拓展,发展区域的战略空间,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1—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勇 《中国市场》2013,(4):6-13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格局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的排序,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格局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格局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态势。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扩速放缓"态势;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各地区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区域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和城镇化重点地区将呈现新变化等基本趋势,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出台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利用结构性减税的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建立全国性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RCEP、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的重点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打造国际一流枢纽平台是江苏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了新发展格局对江苏省构建物流枢纽提出的新要求,阐述了新发展格局下江苏省双循环物流枢纽的构建基础,分析出江苏省物流枢纽仍存在着未充分协助形成和融入统一大市场等短板。提出新发展格局下,江苏省应加快推进物流枢纽融入统一大市场、增强物流枢纽的国际化水平、提升物流枢纽内园区建设质量和提升物流枢纽的现代化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建海 《商展经济》2023,(1):139-14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建设步入新常态。新发展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定挑战。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加剧、区域产业与能源分布不协调、区域经济布局趋向碎片化发展、偏远地区发展速度依旧滞后等问题,应以高质量导向推动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发展,以高质量建设布局产业能源基础协调发展,以高质量标准提升区域经济政策制度优势,以高质量要求构建特殊区域振兴扶持体系,从而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相似文献   

6.
耿雁冰 《商界》2010,(4):46-47
中国的区域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不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也逐步在得以修正。在密集出台的区域振兴规划背后,我国区域经济版图已形成东、中、西部并行,东部沿海地区较为集中的新区域经济版图。  相似文献   

7.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本文概述了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演进过程,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对新发展格局进行解读。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性扩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发展中国家崛起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收入分配格局、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刘勇 《中国市场》2013,(12):13-17
本文从地带、大区和省区三个层次,对2011年我国区域商品房价格上涨格局、水平格局以及与人均GDP之比格局进行了具体分析。区域商品房价格上涨格局连续两年呈"中西部远快于东部"态势,其中远西部、黄河中上游和陕西上涨最快;中西部商品房价格增速继续远快于东部,各省区商品房价格均超过3000元/平方米。区域商品房价格水平格局继续呈"东部高、中西部低"态势,其中新东部、华东沿海和北京最高;区域商品房相对价格格局继续呈"中部高、东部中、西部低"态势,地区间差距缩小。最后,在分析2012年我国区域商品房价格上涨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商品房价格合理回归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实行了一系列的促进宏观经济、区域增长的战略规划和政策,使我国区域增长格局逐渐趋于科学、合理。本文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区域增长格局进行了概述,然后重点从"先发展沿海区域、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三个阶段简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演变,最后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增长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建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统一。立足于我国国内大循环、坚持独立自主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开放共赢的国际大循环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是促进新发展格局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加强科技创新、深化改革与优化分配制度则是新发展格局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杨兰 《商展经济》2023,(11):67-70
现阶段,我国逐步构建起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一新发展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发展挑战,因此,如何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推动跨境电商企业的持续发展、探索跨境电商企业的新发展路径成为各方主体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概念出发,针对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现状展开探讨,分析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影响,包括带来的机遇和形成的挑战,进而针对如何探索跨境电商企业的新发展路径及促进跨境电商企业的转型发展展开探讨,以期为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顺利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国内经济南北发展差异呈现出扩大趋势。南北方地区在经济总量、工业生产、创新能力、生产要素等方面差距持续拉大,对我国区域产业分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及“共同富裕”战略目标产生潜在影响。应理性分析、辩证看待南北差距问题,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我国战略发展的整体需要,在不同的地区实行了不同的经济政策,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了一定的格局,而且这种格局随着我国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着演变。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研究基础,从聚集和分散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丝路基金:“一带一路”建设的启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顺应全球发展格局新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长远培育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平台,是我国推动的新型国际区域合作战略倡议。"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我国推动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区域合作协调互动、为经济新常态寻求新动力的重大战略部  相似文献   

15.
为构建新格局发展指标体系,本文从畅通性、内需水平、开放性、创新性和协调性五个维度综合评价新发展格局,并以我国2015—2019年各省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运用熵值法与CRITIC法相结合得到各指标层的组合权重,接着使用耦合协调机制测度了各省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协调水平和综合评价指数,并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对中国新格局发展整体水平、地域差异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目前在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中,畅通性和创新性影响最大,而协调性的影响最小。2015—2019年大部分省份新发展格局构建水平处于波动状态,且整体分布格局由东往西降低。本文建议:构建新发展格局需尽力打通我国经济循环中的堵点,并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应重视新发展格局构建水平的地区不均衡性,努力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我国战略发展的整体需要,在不同的地区实行了不同的经济政策,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了一定的格局,而且这种格局随着我国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着演变.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研究基础,从聚集和分散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力 《财贸经济》1996,(6):31-33
民族地区财政经济发展的困难、机遇与把握李力一、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对民族地区财政经济的影响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经济体制下是不同的,因而对民族地区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采取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格局基本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新地区专业化角度,探讨了新地区专业化对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国际分工格局演化过程中,各地区对外开放也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化道路。东部新地区专业化特色更加明显,中西部基于产业间、产业内国际分工下的地区专业化特点则更为突出。考虑到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新地区专业化发展通过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等,呈现对区域经济增长更稳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面临内外部环境双重压力,建设具有韧性的区域经济体系,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测度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韧性,采用shift-share方法将其进一步分解为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并通过三次产业分解分析经济韧性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1997-2022年我国区域经济韧性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在不同时期区域经济韧性表现差异明显;在经济冲击中,产业的竞争力对提高区域经济韧性发挥主要作用;由于发展阶段和冲击类型的差异,不同时期各产业竞争力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不同。基于此,应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从而提升我国区域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服务贸易获得迅速发展,但从区域分布来看,呈现明显的不平衡局面.我国贸易格局的不平衡,影响了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和抵抗危机的能力.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服务贸易提出了挑战,我国服务贸易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本文从空间的层面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区域格局以及形成原因并指出现有格局的缺陷,并就如何更好地优化这种格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