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华  王世雄 《经济师》1993,(8):46-47
<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时期,银行信贷资金管理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已成为金融界议论的话题。我们认为:必须改革现行信贷资金管理中以“规模控制”为主的计划手段,实现以“比例管理”为核心的信贷资金市场化管理办法。对此,略陈管见。 一、对信贷资金“规模控制”的看法 我国现行信贷资金管理主要采取由人民银行核定年度信贷规模,由专业银行层层下达实施的办法。这一办法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总体上较好地控制了信贷平衡,防止了信用膨胀,建立了一个“规模与资金”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新机制。同时,为信贷资金运用提供了信息等等。但是,由于“规模控制”是一种计划手段,在实践中往往与市场需求发生矛盾,具体原因是:  相似文献   

2.
<正> 一、现行金融体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原因几年来金融体制的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宏观控制“一刀切”、资金划地为牢、企业吃银行“大锅饭”、专业银行吃人民银行“大锅饭”、资金使用效益低等问题。现行金融体制还不能比较充分地发挥积极作用,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银行机构按照行政区划层层设置,致使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在客观上阻碍着资金横向流动。现行行政体制的最大特征是地方政府直接抓生产,所辖行政区域内生产增长速度是上级政府考核下级政府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地方政府要抓生产就必须抓钱,要抓钱就必然要抓银行。与此相对应,无论作为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还是各专业银行,都按照行政区划层层设置机构,新的银行体系仍然没有摆脱有一级政府就设一级银行机构的旧模式。在这种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1984年开始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其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各专业银行并不存在象西方商业银行那样的信用创造能力。我国的专业银行只能在计划和存款允许的限度内从事信贷活动,这并不能扩大社会的可贷资金总量。因此,现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只能紧缩专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正常周转量,这同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目标是相矛盾的,所以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央银行对金融的宏观控制,应当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经济手段来调节专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即通过间接控制手段来实现。而中央银行的这些宏观金融控制能真正生效,势必以专业银行实现企业化经营管理为先决条件。银行实行企业化的紧迫性商品经济日趋活跃,要求银行有更多更灵活的资金融通方式。目前,专业银行信贷资金实行严格的指令性指标管理,基层银行只能被动地按计划贷  相似文献   

5.
<正> 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能否“化”起来,与客观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理顺与财政的关系。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本应是两种职能不同的资金,但信贷资金财政化的现象日趋严重,阻碍着专业银行企业化的发展。首先应妥善处理已经积存的信用财政化的资金,通过清理,逐步加以解决,让专业银行卸下沉重的包袱。其次,改革目前专业银行交税又交利的体制,同其他企业一样实行依法纳税。二是理顺与中央银行的关系,一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不动产经济波动与周期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中国对银行信贷资金的管理,从“统收统支”、“差额管理”到“实贷实存”,特别是在促使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过程中,信贷资金管理方法从传统的指令性方法向现代的、科学的资产负债比率管理的转化,标志着中国对银行业管理的进步,向国际惯例的靠拢。然而,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化才刚刚开始,《商业银行法》中规定的资产负债比率管理还需要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经济运作中的风险会越来越大,政府将不会象过去那样替银行和企业承担风险和经济损失,银行和企业自我承担风险将成为必然。所以,如何完善我国…  相似文献   

7.
十年改革,我国的金融体制在机构设置、业务范围、企业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与蓬勃发展的国民经济的需要相比,现行的金融体制还很不适应。社会上对改革现行金融体制的亟切要求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现行金融体制进行反省和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反思之一:传统的金融管理手段无法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 按照西方国家的经验,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进而控制货币供应,以达到调控整个国民经济的目的。为了调节金融、稳定货币,中央银行通常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经济手段,控制和调节市场货币流通量。 第一、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规定法定存款准备率,除了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行外,主要是为了控制各家行的贷款能力。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影响各家专业银行的贷款能力,最后达到控制市场货币流通量的目的。在我国,由于专业银行没有实行真正的企业化管理,企业不是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专业银行可利用的存款虽然减少,但因此而短缺的资金可以向中央银行追加借款,对贷款总规模的控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第二、再贴现。再贴现是发生在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各金融机  相似文献   

8.
(一)推进信贷机制的改革。我国银行信贷机制从实质看还是供给制。它是产品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不注重资金使用效益的。经济体制由产值经济转化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信贷资金商品化,当然要求信贷机制也要发生根本变化,实行信贷资金的僻贷制。由于信贷资金供给制的存在,会支撑低效,无效甚或亏损企业的继续运行,助长仓业重产值轻效益,保护产值经济的延续,助长了信贷资金的非商品性。而信贷资金借贷制的实行,使得银行在掌握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后,根据企业还本付息能力决定贷与不贷及贷多贷少、贷款期限等问题,这样可以促使信贷资金的商品化,促进产值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为金融体制的改革勾画了一幅完美的蓝图。今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充分发挥筹集、导向、运用资金和调节社会总需求职能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前进行的城市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对信贷资金管理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使信贷资金的管理能适应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1993,(7):40-41
<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金融体制的改革日趋向以商业化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制转化,而如何将我国的专业银行改造为国有商业银行,加快目前作为专业银行的直接经营行——基层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就成为目前在市场经济趋向下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仍受计划经济体制因素的束缚,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仍然不相适应。专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判断,我国现行的专业银行在其基本性能、产权制度、外在制约以及内在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都应当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杨彤  伏耀东 《经济师》1993,(10):43-43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金融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多家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金融工作的要求。但专业银行的改革仍然没有跳出“行政编制、事业管理、企业经营”的老框框。究其原因,有经济体制转轨的惰性及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留下的负效应难以革除,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不同步,专业银行兼具行政机关和企业性质双重职能的碰撞等原因,造成现有专业银行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的法人经济实体,而是名符其实的“准企业”,致使专业银行的改革步履维艰,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使专业银行转轨为商业银行,而应运而生的地方性、区域性,股份制的城市商业银行一成立,就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轨,并按照现代化商业银行机制运作,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不仅为金融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显示了国有城市商业银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正> 一、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1994年已进入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过渡阶段,从而使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家银行从根本上认识了存款是立行之本的深刻含义,都靠组织存款来平衡资金,同时也产生了银行资产总值和资产负债方面的危机感和紧迫感。面对资金紧缺的严峻现实,控制货币,搞活金融,增加存款就更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5.
高天鹏 《经济问题》1990,(1):32-35,49
(一) 资金供给制的金融体制造成巨额“金融赤字” 自1984年,专业银行分设,建立中央银行体制以来,在政策上要求,中央银行不包专业银行的资金,专业银行不包企业的资金,专业银行的资金要求自求平衡。但在实质上与过去并无本质差别,都是统包企业资金需求缺口—资金供给制。现在,一方面要求专业银行资金自求  相似文献   

16.
调整信贷结构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民经济稳定地发展。由于现行信贷结构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因此,要促进信贷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我认为应当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一、强化信贷资金管理,促进信贷结构的调整。当前,银行贷款管理没有统一的实施办法和标准,各行自行其事,这是形成信贷资金占用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之一。因此,强化信贷资金管理是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其一,贷款决策科学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企业经营管理状况,采用科学方法确定企业信用等级,保证资金投放的合理性和时效性。其二,贷款管理制度化。人民银行应会同各专业银行统一制定银行贷款的审查审批程序,规定审批贷款的权限,严格贷款手续。对违反制度办事给银行贷款造成损失,要严肃处理,情节  相似文献   

17.
杨瑞 《当代经济科学》1993,15(4):98-100
在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朝着建立—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迈进,金融工作将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转换经营机制,强化信贷资金管理,开拓金融市场,促进资金融通,维护金融稳定,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金融机构日益扩大同国际金融机构交往的需要;为了适应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的需要,作为银行管理的会计工作,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遵循中央提出的向国际会计接轨,向西方会计靠拢的战略部署,要认清自身肩负的历史重任,认真总结经验,学习和借鉴国际金融会计的科学理论和工作体系,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特点,搞好自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20年的改革岁月中,我国的金融体制以市场经济作为依据,取得了重大成绩,通过改革银行调控与信贷资金管理,完善了我国金融市场框架,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辅相成的经济体系制度。本文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阶段金融系统当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许文峰 《经济师》1992,(11):28-29
<正>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要求外部环境与其相适应。协调配套地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是创造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外部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还比较缓慢,银行信贷资金效益严重滑坡,资金非商品化、融资非市场化、调控非间接化的状况仍没有根本改观,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步履维艰。要使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有突破性的进展,必须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胆地推进“市场取向”的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20.
明确经营策略提高管理效益李晏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改革,其目标就是把专业银行办成符合《商业银行法》要求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国有银行。围绕这一目标,专业银行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寻找促进自身发展,提高经营效益的管理策略。由于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