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柳林县统计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做好新时期基层统计工作,创建了统计工作的"柳林模式"品牌.机构建设网络化.柳林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计工作机构.柳林调查队(正科)、柳林县城调队(副科)、柳林县企调队(副科)、吕梁市统计局柳林县调查监测中心(正科);全县15个乡(镇)成立统计工作站,257个行政村成立统计组;260个行政和企事业单位成立财统股.  相似文献   

2.
2012年是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柳林县"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2012年不断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柳林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努力为加快柳林县转型跨越发展步伐、实现"三晋一流、全国百强"宏伟目标,着力构建"富裕家园、绿色家园、幸福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3.
王胜 《品牌》2012,(Z1):60-61
山西省柳林县向现代化城市翻天覆地的跨越中,离不开该县广大房屋征收安置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近年来,山西省柳林县房屋征收安置管理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住房保障及城乡建设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在主任张进兵的带领下,紧紧围绕"服务城市建设,服务广大被拆迁群众"这一工作主线,努力发扬不怕苦不怕累、敢拼敢打、坚定顽强的工作作风,推进房屋征收安置工作,为"经济成果早显现、城市形象早提升、百姓民生早受益"提供有力保障,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了柳林县民生工程历史上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柳林县地处吕梁山西麓,黄河中游东岸,全县国土总面积1931万亩,辖15个乡镇,有30万人,是山西省林业建设重点县.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以省级六大造林绿化工程为重点,按照"全民动员、科学部署、集中精力、分片作战、明确责任、限期完成"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努力建设绿色柳林.  相似文献   

5.
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陕西凤翔,是中华民族仰韶文化、周秦文化和古酒文化的发祥之地,是神农炎帝的故里、中国青铜器之乡、中国白酒的发源地。酒中凤凰——西凤酒就孕育、诞生在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西凤酒在先秦时期称之为"秦饮",汉代更名为柳林酒,唐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我国即将跨入“十二五”伟大征程的关键之年,与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并肩而行的山西柳林,也迎来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新时期.柳林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十二五”期间将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88亿元,比“十一五”期间的200亿元增长5倍以上.高标准规划,大手笔投资将开创柳林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柳林县电力公司是全国首批国家二级企业和国家二级节能企业,担负着全县15个乡镇的工农业生产和30万人民的生活供电任务,在总而积1278平方公里的供电区域内,坐落着110KV变电站一座,容量65000KvA、35Kv变电站6座,总容量47700KVA.10KV及以上输配电线路116304公里,农村低压线路1125公里,供售电量已突破6亿KwH大关,为柳林的县域经济发展,为"和谐柳林"的建设输送着光和热.  相似文献   

8.
柳林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践促发展,全力推动全县林业工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柳林县林业局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把生态基础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一是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生态建设.特别是从全省"六大造林工程"实施以来,随着离军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从2007年开始在全县组织开展了新一轮"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的造林机制,围绕这一中轴线,集中在沿线两侧第一山脊线以内建设生态林4.04万亩,掀起全县以造林绿化为主的生态建设新高潮.  相似文献   

9.
柳林县经济贸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推进新型工业、新型农村、新型城市进程中拓展新空间,培养新领域,实现新发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柳林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王晓东 《品牌》2011,(9):64-65
<正>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的山西省柳林县三交镇,地处黄河东岸,是全国八大名枣之一的木枣产区,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红枣集散地之一。出产红枣个大、核小、肉厚、皮薄、糖份高、口感好而闻名于世……伴随着枣乡"王者风范"的历史文化,山西柳林达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率先承继优秀文化,吸收黄河沿岸,肥沃土地的精华和天然  相似文献   

11.
孙健 《消费导刊》2012,(10):68-68
信访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各级信访机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教育预防为基础、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氛围营造为途径,坚持抓教育、抓制度、抓监管并举,自觉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和信访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促进信访工作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柳林县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举措,积极探索打造绿色生态新柳林的有效途径,不断完善思路、激活机制,在大搞造林绿化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建立了一矿一企开发治理一山一沟的有效模式,取得了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柳林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吕梁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大局,维护稳定;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公正执法,构建和谐"为目标,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契机,以"严打整治"为内容,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公安工作任务,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莒南县物价局建立内外联动的价格信访举报联动机制,及时化解社会矛盾。首先,建立信访、"行风热线"、"12345"和"12358"群众服务热线联动工作机制,以12358价格举报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四级联网为契机,设立价格信访举报受理办公室,健全群众信访举报受理登记台账,对价格信访举报统一编码,统一受理,统一督办,统一答复,及时解决群众价格诉求。  相似文献   

15.
王胜 《品牌》2012,(6):60-61
山西省柳林县向现代化城市翻天覆地的跨越中,离不开该县广大房屋征收安置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近年来,山西省柳林县房屋征收安置管理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住房保障及城乡建设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在主任张进兵的带领下,紧紧围绕“服务城市建设,服务广大被拆迁群众”这一工作主线,努力发扬不怕苦不怕累、敢拼敢打、坚定顽强的工作作风,推进房屋征收安置工作,为“经济成果早显现、城市形象早提升、百姓民生早受益”提供有力保障,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了柳林县民生工程历史上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利益格局大调整时期,这既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也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大量社会矛盾和问题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本文以毫州市为例,简要分析了当前环保信访潮呈现出来的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防止信访潮和解决信访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在接访方式和方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吕伟 《中国电子商务》2014,(17):303-303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利益格局大调整时期,这既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也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大量社会矛盾和问题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本文以亳州市为例,简要分析了当前环保信访潮呈现出来的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防止信访潮和解决信访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在接访方式和方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06,(7):75-75
<正> 山西柳林汇丰煤焦(集团)有限公司座落在山西省柳林县,是以煤炭生产经营为主,集电力、化产、建材、城市供水(包括纯净水)、房地产、宾馆餐饮服务为一体,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山西百强"大型民营集团企业。现拥有资产9.8亿元,职工总数2800人,专业技术人员328人。生产矿井5对,生产原煤150万吨/年以上,精煤洗选厂3座,生产洗精煤120万吨/年,在建洗煤厂1座,建材厂1座,4×500kw 瓦斯发电厂1座,房地产开发小区1块、自来水公司、商务会馆等三产企业各一座,公司年实现总产值7.2亿元,实现税利1.6亿元。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公司确定了"做精、做强、做大煤炭  相似文献   

19.
当前,身处职能转变期的工商部门面临的信访问题日趋纷繁复杂,职能交叉、职业信访人等带来的新情况、新矛盾层出不穷,而多数群众由于对政府处理信访问题的过程及政策不了解,存在着不信任甚至抵触的心理。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两方面入手,以上海市工商局青浦分局实践为例,探究政府引入"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化解信访矛盾的"可行性"及"不足之处",对如何优化该模式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基层社会维稳工作的特点及不和谐因素的特性,创新提出"一格四员"维稳工作模式,目的在于通过网格化管理,细化并明确网格责任,把一切不和谐因素消化在基层,推动分散式、粗放式、应急式管理向集成化、精细化和常态长效管理的切实转变。并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与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窗口,对维稳综治、信访和应急等力量进行有机整合,实行合署办公,实现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一个机制监督落实的"四个一"运作方式,建立街道办事处"大综治"一体化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