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年前,李宁相继被耐克、阿迪达斯赶下中国市场的龙头宝座,陷入了前有耐克、阿迪达斯两头拦路猛虎,后是晋江军团凶狠群狼的危险处境。7年后,李宁超越阿迪达斯,紧逼耐克,重握战场主动权。——戎马7年,左冲右突,于硝烟和炮火中,李宁成就了一段超越强敌的经典战例。  相似文献   

2.
曹一方 《商界》2010,(8):78-83
七年前,李宁相继被耐克、阿迪达斯赶下中国市场的龙头宝座,陷入了前有耐克、阿迪达斯两头拦路猛虎,后是晋江军团凶狠群狼的危险处境。 七年后,李宁超越阿迪达斯,紧逼耐克,重握战场主动权。 ——戎马七年,左冲右突,于硝烟和炮火中,李宁成就了一段超越强敌的经典战例。  相似文献   

3.
“用15年时间在中国市场上超越耐克,重夺王位。”这据说是2004年李宁公司在国内市场相继被阿迪达斯和耐克超越后下的战书,这一目标或许要提前实现了。3月18日,李宁有限公司(02331.HK)在香港发布业绩报告,2009年全年销售收入达到83.87亿元人民币,在2008年业绩基础上实现25.4%的增长。一时间,众多业内人士结合3月初阿迪达斯发布的2009年全年业绩报告,以及耐克最新的2010财年第三季度财报,纷纷作出“李宁超越阿迪达斯”的论断。  相似文献   

4.
与耐克、阿迪达斯相比,李宁的品牌塑造尚缺乏震撼性事件,其品牌内涵显得单薄,改变这一切非一日之功  相似文献   

5.
王益宝  张宇 《商场现代化》2007,(19):226-227
<正>国内日益膨胀的体育消费使国际品牌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逐鹿中原,但是由于国内个人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的停滞不前,使得在阿迪达斯、耐克、锐步蜂拥进入我国市场多年以后,以李宁、安踏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才开始觉醒。在专业体育服装市场,中、高端品牌榜首之争逐步显现:耐克、阿迪达斯稳居高端,而在中端品牌市场,继“李宁”成功在香港上市后,安踏也以20亿元的年销售额紧紧相伴;在低端市场,各个品牌在以运动鞋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格局也在逐渐改变。  相似文献   

6.
自1990年以来,李宁成为国内运动产品第一品牌的地位。随着中国加入WTO,李宁为适应国际市场及时地调整了销售策略并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目前李宁是继耐克,阿迪达斯之后国内年销售额最高的运动品牌。  相似文献   

7.
一切皆有可能70:47,这个比分让李宁有限公司意外成为今年男篮世锦赛的商业最大赢家。身披李宁战袍的西班牙男篮出人意料地杀入决赛,并且战胜欧洲冠军希腊队夺得世界冠军。让世界为之疯狂的聚光灯下,李宁——这家来自中国的体育用品公司战胜耐克和阿迪达斯,成为全场的又一焦点。  相似文献   

8.
早在2003年下半年,李宁在自己的“二次创业”阶段再次启动了一轮全新的品牌变革。长期在中低端大众体育用品市场徘徊的李宁,毅然将自己品牌推广的轴心转向了高端专业体育用品市场。李宁从此正式揭开了在高端市场与耐克和阿迪达斯直接交锋的一场全方位的品牌对决。一年  相似文献   

9.
李宁公司创办于1990年,李宁公司从品牌多元化发展策略转为国际化发展策略,致力跻身于国际市场。但是,由于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品牌的实力压制,导致李宁无法快速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国内市场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国内头把交椅也被中国安踏占领。因此,本文从产品本身的发展、多品牌发展策略等方面提出李宁公司发展策略的建议与优化,打造精准化营销。  相似文献   

10.
小艺 《国际广告》2010,(9):96-97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安踏并不具备天然的优势,它不仅要面对阿迪达斯、耐克这些国际巨头,更有李宁这类本土劲敌。这让它练就了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那就是——有耐心,更稳健。  相似文献   

11.
前面有“虎”——阿迪达斯和耐克,后面有“狼”——安踏等本土其他品牌。李宁公司就像一个三明治夹层被夹在中间。该如何摆脱这种前后夹击的境地呢?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奥运会上。实力雄厚的耐克和阿迪达斯延续了一贯的强势做派,营销影响力与效果依然无人能敌。但实力不断壮大的李宁、彪马等二线体育品牌凭借其独到奥运赞助策略而崛起也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成功营销》2012,(9):51-51
签约孙杨的成功,让361度的公关负责人非常忙碌。如何在阿迪达斯、耐克、安踏、李宁众多中外高手中一击即中?是幸运还是别有内情?这是一份如何的协议?《成功营销》第一时间采访361度。且看他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国际广告》2011,(5):13-13
“产品价格定位是李宁品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他们不愿在低端与匹克等品牌在二三线市场上竞争,但高端又比不了耐克和阿迪达斯,在体育品牌的夹缝中生存,经销商也会比较难受。”  相似文献   

15.
李小 《中国海关》2010,(10):28-29
"让改变发生"—在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李宁大张旗鼓地启动了品牌重塑计划,以凌厉之势剑指耐克和阿迪达斯。实际上,许多世界知名品牌都经历过不止一次品牌重塑,而且都将标识和广告语变  相似文献   

16.
叶生 《中国品牌》2008,(10):68-71
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和全民健身热潮的蓬勃兴起,体育服饰及种类体育用品将成为中国2008年走俏市场的一大亮点。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级体育品牌及李宁、安踏等国内各大体育用品品牌正磨刀霍霍,加紧备战,期望在中国"奥运年"赚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丰  相似文献   

17.
张芃  李冰  曾婧 《市场研究》2013,(2):48-49
<正>2012伦敦奥运会落下帷幕,在这届被称为"史上最差"的奥运会上,场上申诉、争议不断,场下的营销大战也硝烟弥漫,中国各大运动品牌在"兵家必争之地"上各显身手。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中国体育品牌就与奥运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梅花"到"李宁"再到现在的"安踏",奥运领奖服和比赛服赞助一直是体育品牌在奥运中营销的主要方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宁作为最后一棒的火炬手点燃奥运火炬,让"李宁"品牌打败阿迪达斯、耐克等,一举成为北京奥  相似文献   

18.
《商业故事》2022,(1):前插15-16
2021年3月24日新疆棉事件爆发,H&M,优衣库、耐克、阿迪达斯等一众跨国品牌遭到抵制,股价大幅下跌,其代言人陆续宣布终止合作._x000d_在爱国情怀的驱使之下,中国服装品牌关注度增长达137%,李宁、安踏、特步等国货品牌股价一度强势攀升甚至涨停.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家体育用品公司耐克与阿迪达斯分别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21%和15%,而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李宁的全球销售份额大约是1%。数字比例悬殊的背后也显示了各自所属市场的悬殊。  相似文献   

20.
孔鹏 《新财富》2007,(1):70-73
“李宁”对耐克的模仿,尚停留在最容易复制的“明星代言”的营销方式和“轻资产运营”的资本模式上。“李宁”的这种跟随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公司的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较高。而这也使得“李宁”保持了较快的扩张速度,其分销网络是国内服装和鞋类厂商中最广的,2008年门店总数预计达到5000家。 问题是,“李宁”的销售收入增长较慢。而耐克与锐步的竞争历史表明,锐步在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均超过耐克的情况下,正是因为销售收入差距扩大,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数据说明,锐步高市场推广赞用的方式并未提高销量,耐克实现产品延伸是其制胜的关键。 国际巨头的中国战略及其均借延伸市场崛起的经验显示,目前的中国市场可能为“李宁”等制鞋企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从“模仿到超越”的机会。此外,上世纪90年代阿迪达斯赶超耐克的经验说明,利用收购抢占优势市场和差异化竞争,也是完成这一转变的有效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