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是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告艺术的感染力和社会经济效益取决于广告语言的蚀特性,广告英语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修辞的魅力。该文从词义、结构、音韵三方面对广告英语中的修辞作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文化、跨国度的广告越来越多。作为广告的主体和传播介质,语言成了跨文化传播中的首要障碍。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和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着手,对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并且就如何规避和减少这一失误提出应对策略,为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幽默,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国内外许多成功广告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幽默的艺术感染力,在语言中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是增加广告幽默效果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搜集了一些幽默类广告实例,分析了常见修辞格在这类广告语言中的运用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5.
《红楼梦》是写情小说,更是“写心”华章,展现的人性特质以情节的连贯性、结构的整体性及人物典型性展开,充分表现了《红楼梦》为顶峰造极之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中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家族法的初步梳理,以期对家族法有进一步的了解。以小说为假定事实,置身于当时背景,更好地理解家族法、理解古代治国的精髓,为当代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运用顾曰国礼貌准则对《红楼梦》中的对话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人物之间利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进行交际,含有丰富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出现在十八世纪中叶的中国封建社会,简直使人感到是一个奇迹!这部小说在创作成就上,已经达到西欧后期现实主义的成熟水平,可是他的作者曹雪芹,却比托尔斯泰、狄更斯等闻名的艺术大师,还要早约一个世纪就登上世界文学的高峰,使得灿烂的中国文学,至今还有傲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超强自信.  相似文献   

9.
在今天的多元文化语境下,由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行为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广告宣传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广告语言就要具有预设性、审美性和劝服性的特点。而广告语言在实际运用上不但要更为强调个性化,还应充分利用传统民族文化,合理吸取外来优质文化,以及积极引领大众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0.
量体裁衣     
李方毅 《大众商务》2003,(10):20-21
“吟哦一个字,捻断数根茎”,讲的是古代人炼字炼句的推敲功夫,如今安到广告人身上,倒也蛮合适的。广告公司的才子才女们,为了一个好的产品名称、一句广告语、一篇案、一个创意常常练“捻断数根茎”的功夫,因为是有化的人,广告公司的才子才女们常常为觅得有化的句子殚精竭虑,甚至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当走出这个圈子,以  相似文献   

11.
王憬晶 《现代经济》2009,8(1):101-102
借助流行语言可以增强广告目标对象的指向性,提升受众对广告信息的有效关注度,加强广告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强度,而广告语言可以演化成流行语言,从而更促进广告信息的传播,形成良性循环。在广告文案的写作过程中巧妙地变流行语言为广告语言,变广告语言为流行语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衣料是服装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服装的载体,服饰衣料的运用反映了一个民族纺织印染技术的发展和文明程度.从《红楼梦》中所描写的服饰衣料的种类入手,进而分析清代的服饰审美观和纺织印染技术,以及红楼服饰衣料对现代服装面料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通过艺术创造。给我们提供了当时的婚姻道德观,即以尊重女性的合理妇女观为基础、以男女性爱即爱情为核心的新婚姻道德观。分析和研究这种婚姻道德观。对于进一步挖掘中国古典小说的精神财富、批判地继承中国历史化的传统、促进当代家庭与婚姻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普遍使用"酒"这一意象,作者借酒喻景喻人,生动地再现了社会人物特征和家族社会背景,也为后人了解其中的酒文化提供了参考。酒文化极大丰富了《红楼梦》的社会内涵和人物形象,据此,论文将对《红楼梦》中的酒文化做出具体详细的分析,探索其中的酒文化奥秘、酒文化的艺术性和历史性。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语言的研究虽早已引起学界注意,但《红楼梦》中的人物绰号还未被重视。《红楼梦》中的人物绰号很值得研究。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语言学功用——在小说创作中形成固定的人物塑造模式,而且还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即体现出传统释道文化对通俗文学创作的辐射作用。探寻《红楼梦》人物绰号独特的文化意蕴,会拓宽《红楼梦》语言的研究途径,并且丰富我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中国的艺术瑰宝。对于其翻译,历史久远,各个国家都在不同时期对《红楼梦》都进行过不同的研究,有关它的译本更是数不胜数。其中,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要属英国汉学家霍克斯和中国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译的两个译本,他们虽然从不同的目的出发,栗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但是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通过从这两种译本对《红楼梦》习语、人物语言、修辞艺术的比较研究,能让人更深切地领会《红楼梦》莫译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作品广泛地反映了17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其中有关于经济活动的描写,就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的具体表现。小说中诸如规避风险、合理融资、节能开源、承包租赁、典当借贷等等具有现代经济理念的活动,不只是为我们提供一个了解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的一个窗口,还能为今天的经济生活提供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红楼梦》中,作者或因情节发展需要而创作,或借人物之手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曲赋,可谓独具匠心。作为小说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诗词曲赋起到了暗示作品的政治主题,使小说中活跃的人物形象性格更突出,点明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并且记录了封建贵族阶级走向没落足迹的四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千古奇书,至今依然站在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上。缘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原因众多,但其中有一点不容我们忽视,那就是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对“诗的虚化艺术的移植”。虚化艺术的运用,使欣赏者的主观能动作用能充分地发挥,从而使得作品生生不息光景常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霍克斯《红楼梦》译本中人名的翻译进行了分析。根据翻译方法与模式对霍译本中的人名进行了总结:对译者的翻译技巧做了归纳.人名的翻译显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分析了由于文化因素造成的译者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失误与意义流失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