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红玲 《理论观察》2012,(4):168-169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女大学生在数量和群体特征方面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点。为此新时期在加强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贴近女大学生的实际.根据女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从价值观、环境氛围、教育体系及学生主体意识等方面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才观,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完善的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2.
李龙 《新西部(上)》2013,(Z1):180-181
文章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此,在工作中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坚持公正公平、适当照顾、相互交流的原则;探索他们融入高校学生群体的有效途径,是关系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此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设成长成才的环境;加强政治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把准人生的政治方向;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训练等。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  相似文献   

4.
当代女大学生的成才障碍主要来自传统观念、性别歧视、自我塑造的偏差、不健康的心理、成功焦虑等因素。而要克服这些障碍,则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是打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的现代意识,积极鼓励女大学生成才;二是有针对性开展“差别教育”;三是建立“成功女性网”,帮助女大学生克服成功焦虑;四是重视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关怀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农村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了农村籍在校大学生思想状况形成的原因,提出加强农村籍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加强农村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投入以及扶持力度;加强农村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咨询工作;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促使这一群体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以及有力保障.在当代大学生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也存在着是非、善恶边界模糊等问题的大背景下,要解决大学生荣辱观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帮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7.
叶忠华 《老区建设》2011,(10):41-43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女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女大学生是大学生人群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受性别角色的影响,她们在心理特点上表现为高焦虑性、低成就期望以及强烈的自卑意识。针对当前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对女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远 《黑河学刊》2006,(3):84-86
诚信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诚信教育效果,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实际中,要加强诚信舆论宣传;要形成诚信校园氛围;要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管理者对学生的示范、指导作用;要从建立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和构建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两方面构建大学生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9.
张娟 《新西部(上)》2007,(9X):244-244,250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  相似文献   

10.
论"80后"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后"青年群体是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的一代,对他们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必要.在教育中,要重视德商教育,更新家庭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利用网络开展荣辱观教育;商业组织应采取人性化管理,重塑"80后"的新型荣辱感;营造宽客的社会环境,创立良好的过渡环境;重视"8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校要不断拓展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路径和载体,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积极利用新媒体,拓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树立典型形象,加强学风建设,搭建学生成长成才平台;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适当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探讨女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女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性别意识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立"社会-校园-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环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3.
深刻认识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今社会,女大学生作为当代新女性的代表,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自我觉醒首先在文学中得到张扬,其中最能够代表女大学生的文学应该就是女性文学.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影响高校女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女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接受审美教育,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背景下产生了恋爱动机自由化、婚恋观念物质化等新特点.校园文化作为隐性因素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婚恋专题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引导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5.
茹欣欣  安彬 《魅力中国》2010,(5X):62-62
思想政治教育是强化高校大学生学习理论修身成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社会发展和人的思想和心理发展,注重挖掘人性化特色,以人为本,让大学生更好的发挥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16.
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心理适应、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多社会化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经济的原因,也有农村家庭和学校先期教育的影响,更是不同文化价值观念冲突和自我认同危机引起强烈震荡的结果.通过加强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成才观教育,给予大学生活的全面指导,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关怀及完善贫困生经济援助机制等,以促进其社会化过程的完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新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将现实生活与网络相结合,丰富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生活;利用信息时代推崇传统主流文化;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鉴于新疆地区在地理环境、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进一步弥补传统思想教育的不足,更好地满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此,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加强人文关怀职能机构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法.  相似文献   

19.
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现实,投射到大学校园中,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态培育、心理健康以及行为选择,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成才。为此,可以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大学生形成阳光心态和健康心理,建立完善的帮扶资助体系,保障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这三个方面寻求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择业观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的指导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