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篙     
“竹竿”,广州话叫“竹篙”。“篙”,原指船篙。《广韵·豪韵》:“篙,进船竿,古劳切”。“篙”,《集韵·豪韵》也作“(木篙)”。《方言》:“所以刺船谓之(木篙)”。“居劳切”。音义与广州话俱合。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陶侃)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李白《涩滩》诗:“渔人与舟子,撑折万张篙。”韦皋《云溪友议》:“泊舟江瀨,俾篙工促行。”《太平广记·郑德璘》:德璘使佣篙工者五人而迎之”。“篙工”即撑船工人。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诗:“黄帽传呼睡  相似文献   

2.
侧近     
附近、傍边,广州话叫“侧近”。“近”字读平声如“跟”。“侧近”这个说法源于古汉语。《三国志平话》卷下:“使人问侧近庄农人家。”金人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中吕调·尾]白:“生至莺庭侧近”。同书卷四[中吕调·粉蝶儿]:“待侧近,转踌躇”。唐人王建《哭孟东野》诗云:“自从东野先生死,侧近云山得散行。”《旧唐书·睿宗纪》:“孔宣父祠庙,本州取侧近二十户以供洒扫。”更早的南朝乐府民歌《青溪小姑曲》:“侧近桥梁,小姑听居,独处无郎。”以上各例的“侧近”,都是“傍边”,“附  相似文献   

3.
    
躺、仰卧,广州方言称为“偾”,读音如“训”。“偾”作为古汉语词,有:仰卧、倒卧等意思,但广州方言引中为:睡觉,睡眠。例如:“偾着咗(睡着了)。”“偾”又用在事物上:“电单车偾喺马路心”(摩托车倒卧在公路中间)。《玉篇》:“偾,甫运切,僵也。”《尔雅·释言》:“偾,僵也。”晋·郭璞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普通话所说的“脖子”,广州话叫做“颈”。这个“颈”字是广州话保留古汉语影响的一个例子。据《说文解字》:“颈,头茎也。从页,(?)声。”《广韵》说:“颈在前,项在后。”《广韵》的解释,即前人所说的“析言”(分析地说),如果笼统地说(前人叫“浑言”),颈和项都是指脖子。所以《左传·囊公十八年》原注说:“颈之与项,亦一物也。”“颈”,可以用于人,指人的脖子,如《荀子·荣辱》:“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又如《荀子·强国》:“譬之是犹欲寿而(歹勾)(刎)颈  相似文献   

5.
    
铁锅,广州话叫“镬”。“镬”在上古是跟鼎之类差不多的东西。高诱注:“有足曰鼎,无足曰镬。”《广韵·铎韵》:“镬,鼎镬。”《太平广记·长须国》:“见铁镬数十如屋,满中如虾。”尽管“镬”的形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基本用途还是相近的。《冥祥记·赵泰》;“有三四百人,  相似文献   

6.
后生     
“后生”,广州话里常用作形容词,意即“年轻的”。年轻小伙叫“后生仔”,年轻姑娘叫“后生女”。“后生”作为“先生”的对义词,很早就出现了。《仪礼·有司》:“兄弟之后生者,举觯于其长。”其注云:“后生,年少也。”到明清小说中,后生一词是常用词。《古今小说》:“原有两房家人,只带一个后生些的去。”又:“(吕公)又道后生寡妇,在此居住不便,催他起身。”“后生”一词  相似文献   

7.
打阿嗤     
阿嗤,表声之词,北方人叫喷嚏(音替),广州的打阿嗤就是打喷嚏。嚏,最早见于《诗经·邶风·终风》:“愿言则嚏。”其诠释是:“愿,犹思也,盖他人思我,我则嚏之也。”又谓:“今俗人嚏则日‘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宋苏东坡《元日》诗:“白发苍颜谁肯记,晚来频嚏为何人?”诗人用的“频”字实在形象生动。元康进之《李逵负荆》杂剧:“打嚏耳朵热,一定有人说。”这个韵语料是当时流行的俗谚。又《散曲》描写闺情:“不怕人尤(歹带)(滞留),只怕被人调戏,因甚无个阿鹊地(的),没工夫说里(哩)!”(笺注:阿  相似文献   

8.
(多农)     
广州话中有一个方言词“农”,它是量词,形容面积广、数量大。如:地下有一蚁。又如:马路边企住一大人。这个词在《广韵·董韵》中注音为奴动切。“农”是一个古汉语词,《广雅·释  相似文献   

9.
许慎《说文·贝部》记载,“赀,小罚以财自赎也,从贝此声。汉律:民不徭,赀钱二十二即夷切。”以为“赀钱二十二”乃“二十三”之误,并引《汉仪注》及《论衡·谢短篇》论曰:“然则民不徭,谓七岁至十四岁,赀钱二十三者,口钱二十併武帝所加三钱也。”今本《辞海》似乎也是采用段玉者裁的解释,在“赀”字条目下,径云:“赀,汉代对未成年人所征的赋税。《说文·贝部》:‘汉律:民不徭,赀钱二十三’。参见‘口赋’。” 段玉裁对汉律此律文的解释似不确,因为“赀”,许慎释为“小罚以财自赎”,故“民不徭,赀钱二十二”一言中的“赀”,也应属于罚钱范畴。既然是罚钱,就不可能指尚未承担国家徭役的七岁至十四岁的儿童,而是指应服徭役但又未能亲往践役者。  相似文献   

10.
纸鹞     
风筝,粤语叫“纸鹞”。它源于古代的“纸鸢”、“鹞子”。《太平广记·纸鸢化鸟》;“梁武太清三年,侯景围台城,远不通问,简文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续博物志》:“今之纸鸢、引丝而上”。唐元稹《有鸟》诗:“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宋代  相似文献   

11.
勤力     
广州话的“勤力”有勤快、努力之意。如“个个后生仔好勤力”(这个年青人好勤快、努力)。“勤力”一词,《史记》已见。《史记·殷本纪》:“毋无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用法与广州话相近。《晋书·陶侃传》:“(陶侃)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勤力”之意也与广州话相同。至于古典小说中,例子就更多了。《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那周三直  相似文献   

12.
    
用语言软逼,说服,或者追问不放,广州话称之为“鞫”,读如“谷”。例如:“佢唔去都要鞫佢去”(他不去都要说服他去)。“鞫佢讲出嚟”(逼他讲出来)。广州方言的“鞫”源出古汉语。《尔雅·释言》:鞫,究、穷也。”《集韵》训“”引《说文》云:“穷理罪人也,亦作鞫。”《汉书·车千秋传》:“虽然,巫蛊始发,诏承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宋书·夏守恩传》:“其子元吉(守恩之子)通赂遗,市物多不予直。定州通判李参发其赃,命待御史赵及与大名府通判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开始注意发挥城市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重视对城市问题的研究,有的学者还提出创立从总体上研究城市的“城市学”。什么叫城市?其实,早期的“城”和“市”并不是意义相同的概念。古代的“城”,本来的意思是指“盛民,自守。”《说文解字》:“城,以盛民也。”段玉裁注:“言盛者,如黍稷之在器中也。”《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欧美国家旧城所用地名,其词尾多为“堡”(——burg),如汉堡(Hamburg)、威廉堡(Wilhelmsburg)等,究其原始,同样含有城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辞海》、《新华字典》均以“膊”作“近肩的部分”解释,以致广州话也作“肺头”“膊”应作“甘享,。《说文》:“骨罄,肩甲也,从骨寻声,补各切”。又:“肩,骨亨也”知“骨辱”印“肩”。《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井遣宛马一匹,血从前膊上小孔中出,()舀部)。实l示上,。肩、棍尊互刃一l,可 常闻武帝歌天马沾赤汗,肉干”。今亲见其然也”。“前骨尊”即指“前肩”。再看膊字,《说文》:“膊,薄脯”。“膊”原来是“薄《广稚》更直截了当:“膊,脯也”。因l七,表示“靠肩的部分”应是豁字。尽管“释”“号享,二读字音相同,但意义有别,绝不能相…  相似文献   

15.
    
广州方言形容稀疏,通常用“秝”字形容,例如“疏秝秝”。郎击切。“秝”字是上古语词,作为稀疏意,它又通“历”。“秝、历”甲骨文中就有这两个字,《龟甲兽骨文字》、《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殷虚文字甲编》等都收有。由于“历”字通用开来,“秝”才逐渐废止。《说文》:“秝,稀疏适秝也,”段注云:“历行而秝废矣,从二禾,禾之疏密有章也。”《广雅》:“秝,疏也。”  相似文献   

16.
    
《广韵·歌韵》:“酡,徒河切。饮酒朱颜貌。”《集韵·戈韵》:“酡,唐河切。食而赭色着面。或作酏,”粤语今读与古同,音“驼”。广州人把喝酒过量称之为“饮到晕酡酡”。这里的“酡”,不仅指“饮酒朱颜貌”或“赭色着面”的  相似文献   

17.
颜夏 《经济》2004,(5):91
在外企里做事的人取英文名时无非遵循两种规律。一是按中文的谐音:如名字里带“佩”的,大多叫“Peggy”;叫“晓玲”的,一般就是“Shirley”了。二是根据个人的喜好:如果你喜欢三毛,没人反对你叫“Echo”;有位同事叫“Lucy”,因为喜欢美国的一部肥皂剧《我爱露西》。不管叫什么,总的原则是符合中国人的发音习惯,  相似文献   

18.
“归”     
广州话中的“去归”、“翻归”(有时“翻”“去”二字连用作“翻去归”)的“归”,表示“回家”、“返家”的意思,这个“归”字,保存了很古的意义。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归”字条解释说:“归,女嫁也。从止,从妇省,声。”《诗经·周南·桃天》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句,这里的“归”,意思也是指女子出嫁,出嫁的女子又是以男家作为自己的家的。  相似文献   

19.
以民为天     
偶翻《汉书》,读到《郦食其传》中“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深以为然。兴之所至,又查阅到汉初民本思想之集大成者贾宜在《新书·大政上》云:“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又,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读通鉴论》有云:“人之所同然者即为天”,“民心之大同者,理在是,天即在是。”综上可知,所谓“以民为天”,就是当权者要把人民作为安身立命的依靠,要把人民的利益看得最高、最大、最神圣。“以民为天”,乃治国之本。《书·五子之歌》曰:“民惟(通‘为’)邦本,本固邦宁。”意即百姓乃国家之根本,唯民生安宁…  相似文献   

20.
心唈     
内心痛苦,难于启齿,愁闷,心情抑郁,广州话形容为“心唈”。唈,遏合切,高调字,被切字与上切字同调(清浊)。《集韵·合韵》:“唈,遏合切,呜唈短气.”明·杨慎《开庵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