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公司治理问题.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产权问题.故对企业理财目标问题的探讨。应置于不同的经济政治背景下的不同的经济企业理论背景中.并且应以企业产权理论的变迁为路径。本文试图沿着企业产权理论的变迁路径来透析企业理财目标的演变过程.从中理出具有规律性和趋势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产权博弈及其制度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现代产权学和受托责任观角度揭示会计信息本质,阐述会计信息产权的产生、交易及制度变迁对企业价值产出及分配的影响,由于企业产权结构的不对称分布,造成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会计信息产权的争夺,会计信息产权制度变迁为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分配企业现实及预期价值提供博弈动力,使会计信息产权制度存在一个持续博弈的变迁过程.通过产权博弈过程内部化和外部管制的双重制度规范,使会计信息产权分配不仅能有效解决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而且能解决企业价值分配问题,促使会计信息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3.
会计作为对产权价值进行计量和记录的技术体系.其变迁是由知识积累和产权博弈两个因素决定的。知识积累是会计技术进步的基本途径.但会计制度的变迁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产权博弈设定了会计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产权博弈实际上成为会计知识积累的一个筛选机制.决定了会计制度的变迁。本文就知识积累、产权博弈与会计制度的变迂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综述企业产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权优化的内涵、原则、核心及现阶段产权优化的关键、组织保障、会计保障和实现机制等问题;指出重复产权博弈均衡条件下的财权安排能够实现产权优化与财务治理的对接,并对产权优化与财务治理的互动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产权优化与企业财务动态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综述企业产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权优化的内涵、原则、核心及现阶段产权优化的关键、组织保障、会计保障和实现机制等问题;指出重复产权博弈均衡条件下的财权安排能够实现产权优化与财务治理的对接,并对产权优化与财务治理的互动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结合,会计信息依附于企业而存在,企业与会计信息的关系实质上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间对会计信息的博弈。由于会计信息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利益相关者可能会因会计信息供求而产生冲突,解决该冲突必然要求明确双方对会计信息的产权,会计信息产权交易费用的存在,奠定了会计信息产权博弈基础,这种博弈依赖于会计信息的管制和伦理道德产生,缓冲其负外部性效应。契约关系、管制、伦理道德,对会计信息产权博弈均衡有一定的功效,但要使会计信息利益相关者达到会计信息产权博弈均衡,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有机结合的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本涉及到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了人力资本产权界定问题。人力资本产权界定是企业治理结构的基础,决定着企业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而治理结构则是企业产权界定实现的具体形式,治理结构的选择会影响人力资本产权界定的合理性。从而形成了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与企业治理结构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宋胜菊  胡波 《会计之友》2009,(11):82-84
目前,基金会治理问题已日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学术界所提倡的基金会治理机制大多数源自对营利性企业治理的借鉴,这一借鉴过程忽视了对于基金会产权的分析一事实上,产权分析是基金会治理的理论前提。基金会产权与营利性企业产权结构截然不同。由此限制了治理机制的实施效果一由于公益基金会的非营利性以及多元关系人的存在,基金会的产权结构尤为特殊和复杂,主要表现为公益基金会产权主体缺位.  相似文献   

9.
刘学文 《财会通讯》2010,(6):123-125
本文认为,现代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公司治理问题,而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产权问题。对企业理财目标问题的探讨,应置于不同的经济政治背景下的不同的经济企业理论背景中,并且应以企业产权理论的变迁为路径。股东财富最大化由于过分强调出资者的利益,必然受到企业分享制日趋发展的现实的批判,人才资本地位的日趋上升、以人为本的新兴管理思想也都对此提出了挑战。相应的,股东至上治理逻辑也修正为股东主导下的产权安排,这是新古典产权学派"股东主权论"的内生结论。基于此,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理财目标合理的逻辑延伸应该是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突出股东主导地位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现有企业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忽视了整体分析方法的缺陷,从不同利益集团互动性选择的视角来研究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和产权改革的内在逻辑。指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须依据企业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并依据利益兼容与正和博弈的原则,动态调整所有权安排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企业是一个利益相关者权利的集合体,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安排。会计信息在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安排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在于企业的产权关系混乱、公司治理不完善、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本文分析了公司治理失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提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应当从实质着手,理顺企业产权关系,完善公司治理,合理构建权力制衡机制,改革董事会的成员结构,在公司董事会之下设立财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调配监事会人员构成以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两阶段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与国有银行之间的利益博弈行为,认为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之所以仍然不断涌现,是由于政府对银行产权份额的过多控制而导致的。提出了推进彻底的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以便从根本上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3.
郭文茂 《价值工程》2014,(30):244-246
近年来民办教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民办学校的发展日益迅速,办学实力日益壮大,其中非营利民办学校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结合厦门华厦职业学院非营利办学的实践经验,初步探讨了民办学校在非营利办学模式下必须坚持的四项原则—产权独立清晰,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办学盈余不分配,财务信息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外部性的存在带来会计信息供求的冲突,解决此冲突的规则就是会计信息产权。会计信息产权需要界定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取决于对企业所有权分享、管制和道德等因素,企业所有权分享下的会计信息产权界定是初始的界定,无法完成初始界定时可采用管制方式进行强权界定,道德是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不可缺少的因素。国企改革所滋生的各种问题的根源在于会计信息产权畸形性,欲抑制其畸形,正确处理国企所有权的分享问题的同时,建立“共同治理”的机制和“相机治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5.
会计有其固有属性和决定因素,但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角度、不同研究者去考察会得出不同结论。从产权理论视角来考察,会计本质是以企业财产权利为基础的各种契约集合体。在现实会计工作中,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由"会计契约"构成,会计工作的任何秩序均来源于契约,会计工作的目的在于履行和解除契约。研究会计契约有利于拓展会计学研究领域,为我国制定更加科学的会计准则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现行的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普遍存在的几种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内部治理(股东大会、董事会、常务委员会、监事会、经理层);外部治理(政府、银行、外部企业)。并对完善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China's non-state sector, with a focus on China's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TVEs).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n twenty TVEs located in Southern China provided the evidence that, as enterprises move towards a more formal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with clearer property rights relations, thei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tend to become more marketized, in order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increased competition in the highly dynamic, transitional Chinese economy.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2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下称新《办法》),于2011年2月1日起施行,原《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下称原《办法》)废止。  相似文献   

19.
理顺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是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保持稳健发展,转换经营机制的中心环节,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信用社产权问题,作者建议,从所有者、经营者、程序制度3个方面激活法人治理结构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