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汇率问题逐渐成为国际金融的焦点问题,国际上的观点大致分为两种:一是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二是认为人民币升值毫无益处。本文就人民币升值与否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各种因素,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最终得出人民币升值弊大于利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焦点,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人民币汇率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否、以及如何升值,应该是中国政府本着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通过综合利弊权衡之后作出的选择。此外,对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行业与资产价格的不利影响,存在着夸大与误读,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误读进行解释和澄清。  相似文献   

3.
《新疆乡镇企业》2002,(2):34-34,36
日本的政策制定者抱怨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了,因为中国的工资水平有时甚至只相当于日本的3%。其潜台词是,要么人民币应该升值,要么日元应该贬值。然而,在1990年至2000年期间,日本的贸易顺差高达1047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总和的13.5倍。以此来看,相对于人民币,日元其实应该升值才对。  相似文献   

4.
顾云昌:人民币升值对热钱多的城市影响大 精粹: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对热钱多的城市有影响,影响最大的城市,可能在上海。人民币升值从长期来看,可以降低房地产财务的成本。这对于买房者的按揭成本,开发商的建造成本,应该说都是有一定的利好的。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问题又成了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向中国施加强大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最激进的观点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三成至四成。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学家也几乎异口同声地主张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6.
对于所有对赌美元的投资者来说,一窝蜂地跟进肯定存在风险,特别是物流资本一定要谨慎行事经济学家樊纲最近撰文指出,应该正确看待美元升值的问题,认为最近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变化,其实不是人民币贬值,而是美元升值,两个货币之间的关系,一个升值,就直接表现为另一个的贬值。但如果只看一边,就容易看不到变化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7.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影响 (一) 对外经贸受人民币升值影响的总体判断 不论是赞成还是反对人民币升值,大部分人都认为,人民币3%左右的小幅升值对中国外经贸的影响可能并不大.从当前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看,对于人民币的升值,只要是在可控制范围内,应该都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8.
李明非 《活力》2008,(6):40-40
当前在我国经济界反响最为强烈的是人民币升值问题,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全球的瞩目,争论较多的是“利”与“弊”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早已在几年前就已明了的。我们中国人历来遵循辩证的思考原则,善于在消极因素中寻找积极的因素,而面对人民币升值这一现象与其站在单纯指责的立场上去讨论它带给我们的损失,不如以积极的态度冷静地面对它,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升值给房地产业带来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是近年经济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特别是西方一些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方面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对经济发展与调控问题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地提高了社会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到底应该如何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如何判断国民经济是否过热,人民币有无人  相似文献   

10.
4月14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收盘报6.2191,和去年底605的水平相比,人民币贬值幅度为2.8%,接近2013年全年的升值水平。这一阶段的贬值,让一些使用高杠杆压注人民币升值的外汇投资者遭遇了滑铁卢,也打破了长时间以来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与此同时。原本少人问津的美元理财热度悄然攀升。不少投资者想知道:人民币贬值之后,手中的人民币资产可能面临价值“缩水”,是否应该买入一些美元资产以分散风险?  相似文献   

11.
抓住大机会     
中国入世前后,有两种极端的思想针锋相对:一个极端是盲目悲观,妄自菲薄,以为人家是“狼来了”,我们是“羊”,就等着任人宰割了;另一个极端是盲目乐观.狂妄自大,以为没什么了不起的,没有紧迫感,就好比躺在水温逐步上升中的大锅中的青蛙,在悠然自得中坐以待毙。应该说,两个极端思想都是不正确的。“以机会为中心”一文代表了积极乐观的理念。这里所谓的“机会”就是跨越式、超过常规发展的可能性。作者的基本判断是,完生存在着机会,我们必须抓住机会。  相似文献   

12.
张筠  郭茜 《财会月刊》2005,(11):60-60
2005年7月21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揣,这意味着人民币以升值2%和与美元脱钩的办法进行“解冻”。这被认为是我国灵活转变汇率体制的第一步。可以预见,人民币NDF市场在未来势必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于人民币升值有一个所谓的“阴谋论”,它经过《货币战争》一书在中国民间得到广泛流行,读书作者提出,人民币升值是西方金融家对中国的一次剪羊毛,是对中国财富的掠夺。日本就是一个例证,“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十几年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调整对外贸和外资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何帆 《中国审计》2003,(10):73-74
2002年世界经济一片灰暗,中国经济却光彩照人地站在舞台。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关于人民币应该升值的言论在国际上传得沸沸扬扬。今年2月份,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在七国集团(G7)财长会议上抛出了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的所谓反通缩计划。在G7会议的历史上,像这样旁若无人地讨论非成员国货币问题还是头一次。尽管这一提案遭到否决,但这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鼓吹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舆论”。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最近一个时期,公众的升值预期也悄然出现:自从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汇率的黑市价格一直高于官方价格,但是,从2002年下…  相似文献   

15.
许怀斌 《中国审计》2005,(G00):52-53
我国汇率的改革,其中人民币升值后,同等数量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到更多的美元,这就有利于国内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增长期,就意味着在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的致富机会,从而在汇率反映应该为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和人民币的升值。我们称之为“通货升值”。随着“通货升值”派生出了“预期利润效应”。就我们本行业来看,于是就产生了房地产市场中的国际投机热钱,可以肯定地说,今后来势将会更猛。如7月22日英国《金融时报》从央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等公告内容的解读得出:“由于中国的贸易顺差数量庞大且仍在增长,因此央行提及国际收支均衡表明昨天的升值只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美国财长斯诺访问中国,与中国当局讨论人民币是否升值问题,备受各界关切。人民币升值议题受到高度关注,主要外部压力来源有二:一是中国拥有大量国际收支顺差。二是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中国自1994年起便采取盯住美元的实质固定汇率政策,维持1美元对8.28人民币的汇率。根据美国经济学者的计量分析,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20%。人民币升值面对国际压力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认为美元的贬值,将造成采用单一盯住美元固定汇率的人民币也出现贬值,这“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  相似文献   

18.
孙瑜 《英才》2010,(3):98-99
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在金融危机中出口不降反升,说中国是搭了很多国家的“便车”,又指中国的经济恢复并没有给很多国家带来好处.称人民币估值过低,应该升值。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当下,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同时,通货膨胀卷土而来。这让不少人感到疑惑为什么人民币一方面变得相对于美元更值钱,可又在购买东西时变得更不值钱。有人干脆把这称作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升值与“广场协议”后的日本面临的并非同一发展阶段 一段时期来,人们经常听到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我国正面临日本在1985年“广场协议”后的情况,房地产业将因人民币升值而出现大量“泡沫”,国民经济已被房地产价格的快速膨胀所胁持,日本10年衰退的教训有可能在中国重演。前段时期,在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的确出现了价格过快上涨现象,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市场预期一直很强烈,出现这样的舆论声音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联想缺乏客观依据,很大程度上是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