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5年前,梁女士为2岁的儿子购买了某款分红险产品,年交保费5000元,直到儿子年满18周岁,从第3年开始生存金返还。前2年还收到过分红通知单,后来就中断了。保险公司只是告诉我一串分红的数字,反正也不能领取,对当下没有实际意义,我就不太在意了。梁女士说,之所以不关心分红情况,其实是搞不懂分红的计算。虽然我和爱人都是研究生学历,但保险分红的计算对我们来说还是太复杂,搞不明白。买保险必须要看保险合同,但是相当多的投保人抱怨说保险合同让人看不懂,原因是里面的专业术语太多,过于晦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保险业的迅猛发展,分红险已成为保险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眼中的"香饽饽"。据统计,2012年人身保险业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2%,分红险业务占整个保险业的76.2%。面对这个在保险市场上日益崛起的新秀,人们不禁要问,分红险真的就那么牛吗?它有哪些优势?投保时应注意些什么?在这里有关保险理财专家为你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3.
2012年已然来临,在新年的理财篮子里作为压底的保险产品,自然不容小觑。保险的保障功能是每一款产品的根本,而运用保险产品安全合理地进行资产保值也是保守偏好型投资者的主流做法。业内人士表示,2012年百姓应在保障资金安全性的基础上关注资金的收益性,兼具保障功能和稳健收益的分红险依然是不错的选择。从2011年11月开始,国内各寿险公  相似文献   

4.
日前,中国平安向新老客户推出生存金累计生息服务,客户如果购买了平安富贵人生两全保险(分红型)等60款含生存金责任的产品,只需将生存金留存于平安,即可享受平安提供的生存金累积生息服务,让沉睡的资金实现复利增值。  相似文献   

5.
分红险受热捧,甚至有的机构言必谈分红,很多消费者也把分红险列为投保的首要标的。让人想起了菜市场的热闹喧嚷和打折品抢购时排起的长队。很显然,保险市场不是菜市场,分红险也不是萝卜白菜或打折品。那么,时下正红的分红险有什么特点,更适合哪些人群购买?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杨颖投保了某公司两全保险,每年的保费缴纳是保险公司直接从自己的工资账户划扣.投保之后,杨颖一直忙于生计,只是每年一次的扣款提醒她还有一份保险,但她压根忘了领取生存金一事.而杨颖在搬家之后也没有和保险公司联系更改通讯地址.  相似文献   

7.
来自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分红险的数量能占到市场销售险种的70%以上.分红险花儿别样红,但你要买的分红险对您而言是否就是最好的呢?买什么分红险好?  相似文献   

8.
继2009年崭露头角之后,2010年分红险一险独红,而在2011年,这一情况有望继续维持.相关寿险规划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市场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之下,分红险不仅能够获得保障,而且还有固定收益,这些都促使了分红险成为了众多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相似文献   

9.
国内分红险始于2000年4月,随后各保险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分红险。许多投保人都看中了该险种的分红功能,如在某款分红险宣传材料上,就印制着这样的内容:总收益=保底收益+累积年度分红+终了分红+保障,其分红功能非常吸引眼球。  相似文献   

10.
张先生一次性交纳保费4万元,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一款分红险,几年来分红基本上都在400元左右,与所交保费相比约为1%;最多的一次分了580元,与所交保费相比约为1.45%。他觉得还比不上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很不划算。与张先生持有类似看法的人并不少。他们在投保了分红险之后,往往把分红额与所交保费相比算出所谓"分红率",与1年期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信托等的收益率做对比,然后大呼上当受骗,有些人甚至据此不理性地作出了退保决定。不要把分红险看作纯粹的投资品!对一款具体产品而言,不能否认也许存在不适合你的可能,但"投资收益"不应该成为你拒绝它的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张尧  晓霞 《云南金融》2009,(5):36-36
现如今,很多人开始热衷于购买分红保险产品,一则有固定收入,二则还有红利可分。但往往都是盲目跟风,一旦提到分红保险的分红方式后,多数人都对两种分红方式——保额分红和保费分红,在认识上显得很模糊。不知道究竟这两种分红方式有什么不同?在选择分红保险产品时怎样分红才会使自己更实惠,保险方面的专家结合实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高端收入居民呈快速扩大的趋势。同时,这部分高收入者对高端保险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目前,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公司纷纷推出高端保险产品。据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通常认为,年缴费2万元以上或保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都是高端保险。  相似文献   

13.
王宇 《中国保险》2012,(4):45-48
保险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人身保险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其保费收入1993年过百亿元,2001年过千亿元,2010年过万亿元,仅用18年实现了三级跳.由1993年144亿元增长到2010年10632亿元,增长达73倍.就险种结构而言,我国加入WTO以后,分红险成为人身险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主力产品.2004年分红险在人身险中占比54%,到2010年占比超过了70%.  相似文献   

14.
人身保险实务中,体检并非所有险种合同的要求,体检的结果也不一定影响人身保险合同的达成,所以在实务中,很多保险公司在与投保人达成初步投保意向后,往往在体检结果未出之前,就收取投保人的保费。那么在体检期间发生的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是否有权利索赔?  相似文献   

15.
时下,人们的基本生活消费可以说基本满足了,口袋里有了一些闲钱。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两个数据充分说明这是现实:一是200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人均突破1000美元;二是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突破11万亿元。生活好过了,手里的钱多了,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唐元春 《理财》2011,(2):58-59
买保险是一门技术活,而退保更有讲究。假如你被保险代理人忽悠了,你会选择如何退保?  相似文献   

17.
公言 《云南金融》2007,(5):23-23
第一招:早买勿晚买 如果因为不想支付保费而推迟购买人寿保险,那么你的计划最终可能并不能如你所想。保险专家建议,投保人的年龄越小,那么支付的保费也就越低。另外,随着人的年龄增大,发生疾病的几率也就增高,保费会相对提高。同时,在购买健康保险前,保险公司会要求一些年龄较大的投保人进行体检(一般为50岁以上),在身体越健康的时候买保险,还可省一笔体检费。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入世以来,在储蓄利率分红保险,使得分红保险己成为目进入有史以来最低时期,传统保险价格上扬,聪明的消费者买保险时首选前保险市场上的热销保险产品。以2002年的寿险市场为例,分红险剑气如虹,寿险分红产品保费收入1121.7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49.39%,占新型产品保费收入的91.6%,几乎占了寿险市场的半壁江山。近几年来,分红保险更是成为世界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在北美地区,80%以上的产品有分红功能;在德国,分红保险占该国人寿保险市场85%;在香港,这一数字更高达90%。  相似文献   

19.
数据,成为保险与电子商务共同关注的话题。通过保险电子商务,保险产品由纸张印刷变成电脑显示,客户只要登录相应保险公司的网站就可以实现咨询、投保、核保、支付、理赔及保费的后续管理等“一站式”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大众理财顾问》2012,(6):40-41
五一过后,北京的气温突然飙升,然而这并没有给保险行业带来丝丝暖意。时至今日,整个保险业依然没有走过2011年的寒冬。上市险企业绩不佳据四大上市险企季报数据显示,1~3月份,新华保险保费收入351亿元,同比上涨16.0%;平安人寿保费收入为484亿元,同比略增1.7%;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