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营造关爱自然、保护环境,自觉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只有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全社会每个人都积极响应和努力作为,才能加快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切实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是"两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界定城市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提出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与环境和谐关系、人类生态伦理文化,以及环境治理与生态安全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株潭生态文明水平较高,居中部地区前列,表现为经济发展较快、竞争力较强、生态保护法规较完善、环保力度不断加大等,但也存在产业结构重型化、工业"三废"排放较多和循环经济发展不快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生态危机下,生态道德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意识薄弱,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状况不甚理想。加强全民生态道德教育,增强生态道德意识,提高生态道德素养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确立"美丽中国"奋斗目标,昭示着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国的坚定决心.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加强以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些重要论断,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模式、重点领域和制度路径等重大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创新.突出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实施生态文明新的伟大工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已有三年,然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在理论上依然存在一些误区,在各地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应从广义“生态”内涵对生态文明理论内涵进行再认识,进一步科学界定生态文明的建设内容,尽快建立科学性、操作性、适应性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此外,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纲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评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绿色商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一致,发展绿色商业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文章从企业、消费者、社会三个角度分析了促进绿色商业发展的建议。发展绿色商业可以促使企业和消费者贯彻绿色意识,采取绿色行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报告提出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并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在消费领域出现了以过度消费、攀比消费、面子消费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消费方式,这种非理性的消费方式强调个体的消费欲望,结果造成极大的浪费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相悖,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有必要厘清生态文明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探讨现代消费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利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节约、公平、生态、理性的新型消费模式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科学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理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中华民族生态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传承,是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者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理论的借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科学实践和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态度、行为等状况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法,通过对上海6所高校572名学生的调查可知,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深入,存在"知行不一",生态文明行为仍存在缺位。基于大学生目前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高校迫切需要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最终达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1.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苏格拉底开始,人的主体性观念得以正式确立.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自身的价值被大大褒扬了.可是,就在人的主体性得以确立和获得发展之时,人类中心主义也如影随形,先后经历空间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基督教神学的人类中心主义.这样,人的主体性逐渐被异化了.在“人类中心主义”这种异化的世界观作用下,人类以主人的身份凌驾于自然之上,开始对自然界进行大规模的掠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因此,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行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之一,发展生态生产力和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便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习得外语"模式通过交换"分别操对方目的语的语言专业生"获取"语言习得"所需要素间的最和谐的"生态运作",具有生态的目的语环境、自然的习得手段、生态的课堂及和谐生态特征而获名"生态习得",从而使外语学习接近"母语习得"。  相似文献   

13.
长期不加控制和没有计划的活动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建立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人"是继"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之后对人性假设的发展.在西方管理学的理论中,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推动着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即与人性的假设"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的路线相对应形成的管理学理论是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生态人"的人性假设的提出,已经在管理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必然会推动管理学理论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两型社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生态消费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石。作为湖南最大的消费者群体,湖南农村消费者是湖南生态消费和两型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应当有所作为。但是现阶段湖南省农村生产消费中还存在着农业资源的高投入、非可持续发展、粗放式生产、资源浪费程度高等一些生产性消费问题和重消费、轻环保,消费观念相对落后、消费结构不合理等一些生活性消费问题,农村生态消费的建设和发展需要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激励,也需要通过加强农村的消费教育吸引更多的农村消费者来参与。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污染是区域内的整体性问题,治理其雾霾污染需要区域内所有城市共同努力,联防联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目前,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治理成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区域行政约束和治理模式的"碎片化"。面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京津冀地区各地政府应充分意识到彼此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各方应摒弃各自的"小算盘",着眼大局,努力打破原有的组织壁垒,共同努力以彻底解决区域内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山地旅游发展可以带来效益,但同样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比如环境污染、社区居民感知差、文化商品化等,要避免或者减少这些负面效应,在开发初始阶段提出一个长远性和针对性的理念就显的比较重要.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黔西南州山地旅游资源,把"三生融合"的理念贯穿到黔西南州山地旅游发展中,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方面提出黔西南山地旅游发展的思路,并对今后旅游发展路径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并构建多样的动态课程体系,满足不同专业学生需要和社会需求。通过在不同时期分别设置不同课程,必修和选修课程结合,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独特的发展特点,构建大学英语"三维一体"生态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加大生态移民力度 切实保护西部生态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呈加速恶化势态。实施生态移民 ,是保护西部生态环境和全体国民及其后代受益的一大善事。以债券方式筹资在粮足水丰的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建设生态移民新村和小城镇 ,将西部生态超载人口迁入 ,从事养殖为主的多种经营活动 ,可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和促进各项林业生态工程顺利实施 ;收到开发、脱贫与生态环境保护兼顾的多重效益 ,也是合理分担保护西部生态环境成本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