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晓波 《中国石化》2001,(11):33-35
石化建设监理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八五”、“九五”建设和发展,在队伍的建设、工作范围和规模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截至2000年底,石化行业内建设监理企业共有47个,其中甲级18个,乙级29个,注册建设监理工程师2125人。2000年石化建设监理企业完成建设监理投资项目总额80亿元左右,监理费收入1.63亿元。  相似文献   

2.
张潇 《化工管理》2013,(12):28-29
烟气脱硫是石油化工企业的重要建设工程,同时也是石化企业的重要环境保护建设要求,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建设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项目对兰州石化实现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和维护企业形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重大意义。烟气脱硫项目建设中的吸收塔的制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烟气脱硫项目工程的质量,监理控制在吸收塔的制作中非常关键,文中依据工程实践提出吸收塔制作监理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3.
石油和化工行业工程监理企业改制与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工程监理企业改制分流,成为独立的股份制企业的改革工作,正在全面进行中。监理企业改制,不仅是监理企业自身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监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石化行业监理企业面临的形势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我国正式加入WTO后,处于第三产业之首的咨询(监理)业,面临日趋激烈竞争的局面。国外咨询(监理)公司即将纷纷进入我国,我国石化监理业也将面临着外部日益严峻的挑战。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行业都普遍建立了各类工程监理企业,甚至较为偏僻县区也都成立了工程监理企业,全国监理企业已多达几千…  相似文献   

4.
刘昭武 《中国石化》2008,(12):69-71
石化施工企业承担着中国石化集团大型石化装置的建设和检修重任,施工企业广大员工通过不懈的奋斗,为我国石化事业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扬宣 《中国石化》2006,(5):42-46
企业发展短期靠产品,中期靠人才,长期靠文化。扬子石化长期以来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扬子企业文化,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06年1月,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在扬子石化召开了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现场会,授予扬子石化“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称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浅谈我国监理企业竞争力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在加入WTO后,我国监理企业竞争力不足,而提出我国监理企业的发展战略。首先,引入监理企业竞争力的定义;其次,阐述我国建设监理工作的现状及监理企业的竞争力现状;再次,论述了入世给我国监理行业带来的影响、机遇和风险;最后简要地提出我国监理企业的发展策略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翔鹭石化企业(厦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鹭石化)是一个新兴的大型石化企业.系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大型外资石化企业。在公司成立之初便对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甚至在投产之前,翔鹭石化先完成了公司内部的局域网络的建设。目前,翔鹭石化希望借助信息化改造,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本文记述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翔鹭石化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理评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规制不力,工程监理招投标市场问题不一而足: 实行建设工程监理招投标,一方面可以择优选定监理企业,促使监理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合理引入竞争机制,规范监理市场秩序和市场主体的行为,是市场经济加快发展和建设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石化行业是高能耗且容易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生产行业。因此,石化企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不仅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更是石化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速发展中等规模──石化企业的探讨赵维民随着石化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大型石化装置的建设,我国石化企业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但是,仍有一批类似林源炼油厂这样的中等规模的企业,其发展的难度比较大。怎样合理规划,搞好这类企业的发展,是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一、...  相似文献   

11.
使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1997~2007年期间7种所有制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和拆分,结果发现,我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来自于技术进步;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虽然曾经一直领先于内资企业,但是却处于不断下降的过程,很多地区内资企业生产率都已超过了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目前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与社会责任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4  
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社会对国有企业行为的客观期望,它由国有企业的性质所决定.具体体现为国有企业的非经济目标和经济目标。本文分析了当前一些国有企业因为追逐经济目标而舍弃非经济目标的案例。我们认为,重申国有企业的性质和目标,强调宏观层面的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以克服当前我国市场化进程中不断滋长的国有企业逐利冲动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至今获证企业已近两万家,建筑企业占了一定的比重,由于建筑施工领导特殊性,这些获证的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章根据我国建筑企业的贯标实际,从建筑企业如何有效地实施标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三个界定,并分别提出实现有效性的若干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危机下许多企业的生存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中国企业缺乏什么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有人说中国企业缺的是人才,有人说中国企业缺乏先进的管理模式,也有人说中国企业缺少的是创新……然而从宏观角度讲中国企业缺的是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日趋同质化的市场中,良好的品牌形象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协同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提升作用。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廉  陈强 《工业技术经济》2017,36(10):108-116
以中国汽车制造业32 家上市企业为例, 本文将产出为导向的可变规模收益作为回归假设,利用VRS 径向DEA 模型确定无效企业应当依照“投入- 产出”矩阵中对标的效率企业。研究表明:(1)在研究样本中,15 家企业能够成为参考标杆的效率企业。(2)在规模效率方面,10 家汽车企业规模收益不变(CRS),19 家企业规模收益递增(IRS),3 家企业处于规模收益递减(DRS);(3)通过分析32 家上市企业投入和产出的松弛变量,明确17 家无效企业各指标的效率的改进空间。本研究为上市企业效率评级提供了一种方法,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并购提供一个框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7~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工业企业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探究企业金融化对工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企业金融化的“投机-挤出”效应大于“储蓄-维稳”效应,总体上增加了工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且非国有工业企业金融化对其风险承担水平影响更大;(2)作用机理分析发现企业金融化主要通过资产渠道和收益渠道作用于工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即“工业企业金融化——主营业务投资减少/金融资产收益占比增加——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上升”;(3)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企业金融化对工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存在基于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和财务杠杆率的门限效应,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门限效应使得工业企业金融化的边际影响依门槛值减弱,且国有工业企业的门槛值要低于非国有工业企业;而财务杠杆率的门限效应使得工业企业金融化的边际影响依门槛值增强。  相似文献   

18.
在工程建筑领域,一些涉外施工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众多企业的竞争,同时,还要面临国外同类企业的有力竞争。在这双重压力下,涉外施工企业不仅要在提高市场份额上下工夫,而且要从战略高度入手,强化最能体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建立与国外先进标准接轨的企业标准化信息平台,推行海外项目标准化管理模式,依靠高标准占领国内外高端市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考察行业特征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1)在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我国2006~2008年高技术产业数据,应用整体性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识别了影响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2)应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我国各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排序;(3)应用GM(0,N)模型量化分析了行业特征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D密集度、技术密集度、行业开放程度、外资企业规模比重等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相对显著,而国有企业规模比重、市场集中度、本土企业消化吸收能力等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弱。根据研究结论,为提升我国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将政府行为细化为政府效能、监管质量、法律规则和腐败控制四个变量,并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建立了衡量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指标,对政府行为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政府效能、监管质量和法律规则是影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效能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呈现正相关关系,政府效能越高,越有利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监管质量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较为显著,监管质量越高,越有助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法律法规对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越大,越有利于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腐败控制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尽管也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并不很显著,这表明腐败控制的效果并没有直接反映为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