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石油问题引起了业内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关于石油战略储备的话题沸沸扬扬。中国石油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世界石油资源的短缺或长期供应能力不足;也不是由于政治、军事冲突而对我国可能实行的石油禁运,中国石油能源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东地区突发事件引起的国际油价波动,以及其他国家间的重大冲突造成短期石油供应受阻而波及中国。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而且应根据我国的生产和消费状况确定合理的储备规模和储备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油供需与石油安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中国是世界上石油生产与消费大国之一。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逐年加深,如何保证石油供给已成为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中国石油供需形势,在结合世界石油资源及供应前景的基础上,对21世纪的中国石油安全战略进行了思索,并指出了保证中国石油安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石油供应形势和资源及安全战略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可采石油资源量相对不足,而世界石油工业一直处于资源保证程度稳步提升的良性循环中,石油储量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鉴于和平时期的石油供应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石油安全问题的核心,我国应采取如下的石油资源战略:(1)树立全球化的石油资源观,优先利用世界上廉价的石油资源以实现经济发展;(2)经济开采国内石油资源,不以降低经济效益为代价,片面追求产量的稳定;(3)把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区域重点放在中东、俄罗斯,并积极进行中亚、非洲和南美等地区的工作。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战略的构想是:(1)把石油进口战略部署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有机地联系起来;(2)在石油进口方面进行认真的经济比较分析,实行进口渠道多样化(俄罗斯天然气东输管线的建设可一并考虑);(3)从建立和增加民间商业储备起步,逐步达到战略储备的目标;(4)推动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5)开展区域性能源合作,建立互利的集体石油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4.
美国应继续维护战略石油储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美国石油工业研究基金会认为:战略石油储备是美国能源政策的一块基石。在今后世界石油市场将长期保持原油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为了维护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安全,美国仍然应该继续维护战略石油储备。 一、战略石油储备的作用 1.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在美国对于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要远远高于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之初的70年代中期。1975年美国进口石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36%,1997年为48%,而能源情报署的一项预测表明:2015  相似文献   

5.
关于能源安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能源的主要矛盾是石油的供不应求。因此,有必要加快发展我国天然气工业,发挥我国煤炭资源的优势,研究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生产醇类燃料等能源优化和替代措施,来缓解石油供需矛盾,还应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确保石油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6.
美N能源部称.皇家壳牌和Vitol公司赢得美国战略石油储备4个月供应合同,运输量为78000桶/日。  相似文献   

7.
8.
试论石油安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油安全的实质是稳定的供应、合理的价格。同时还有使用的安全——符合环保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石油安全的国际因素包括:美国对世界石油市场、资源和技术的控制;资源国和消费国之间的矛盾;消费国之间对石油资源的争夺:主要产油国政局的动荡;输油管线、油轮等能源设施面临恐怖袭击的威胁,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关注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当前,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很突出,而中国的石油问题解决得好,无疑是对世界的贡献。因此,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一是加强国际能源安全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构筑石油安全战略,“走出去”、“请进来”,与相关国家共筑安全大厦;二是厉行节约,降低能耗,从三个方面加快建立节约型的石油消费模式和经济结构;三是发展替代能源,尤其是加快天然气的发展;四是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包括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企业石油储备、石油资源的战略储备,并保留一定的剩余石油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两伊战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第一次海湾战争和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等,无一不与石油有着密切关系,由此石油安全日益受到各国重视.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基础能源和基础原料,确保稳定,安全,可靠和经济的石油供应是石油安全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种种挑战,本文提出我国石油安全的基本内容就是要求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多渠道,多国别,多通道进口石油,走出去到国外拿资源;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提高原油加工收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立法和执法.  相似文献   

10.
中外专家论石油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一种重要战略物资。21世纪,随着亚太地区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据预测,2005年亚太地区将超过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我国在2006年左右将超过日本,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油品消费国。如何保障21世纪我国的石油安全,这一问题正在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10月中旬,国家计委所属机构与日本通产省能源厅联合举办了中日石油储备研讨会。来华出席“中国能源与西部开发”的国际能源机构总干事助理陈新华博士就石油安全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态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系统进行了界定,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并就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态势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提高油气安全程度的战略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油进口安全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石油消费在未来十几年内将会急剧增加,由此引发的石油进口也势必会进一步扩大。石油进口突然中断或积聚减少必将危及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而诱发一系列的政治问题。因此,石油进口安全已成为一个关系到石油安全、经济安全及政治安全的战略性问题。文章在对石油进口安全的内涵及中国石油进口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石油进口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客观地记载了同价改革前后的基本情况,及改革中的表层问题,并了新的市场机制形成改进过程中尚待逐步完善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再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一部分人们的心目中,石油已从战略性资源和“武器”回归到一般商品的属性。应该承认,产油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关系正在向以互相依赖为共识的合作方向发展,但是发生大规模石油供应中断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我们对石油安全问题必须坚持“两点论”,丝毫不能麻痹大意。近两年我国的石油消费呈现高达两位数的增长,面对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抑制油气消费,节约和合理使用油气资源已刻不容缓。为此,文章从大力节油、加强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展石油资源的国际化经营、保障运输通道安全、燃料替代和石油储备方面评述了我国的石油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经济评价中“决策油价”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油销售价格是油田开发项目必须及石油石化项目经济评价应采用的重在参数之一,但随着我国与国际原料市场的接轨,近年来原油价格变化非常大,油田开发项目的建设周期又比较长,原油价格常常具有可变性,如何利用该参数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引入“决策油价”的概念,并根据对世界的油价史和油价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油介变化动态,确定“决策油价”进行经济评价工作,对冀对进一步开展该类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2年以来的国际原油价格在一系列基本面和非基本面因素作用下持续上涨,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但将导致全球经济活动减速,从而影响原油需求的增加。通过对2002—2004年的国际市场油价走势的回顾,并对影响2006年国际油价走势因素分析,预期由于需求增加减慢,供给增加,如果不出现重大突发事件,2006年国际油价将较2005年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17.
保障我国进口石油海运安全的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石油进口大国,进口石油运输90%左右由外轮承担.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石油海运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提出我国应尽快加强石油海运运力控制,提高"国油国运"比例,以保障我国进口石油海运安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能源需求旺盛,如果不能改变能源严重依赖国外的现状或者取得能源供应的控制权,很有可能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就我国目前各种能源资源状况以及未来能源需求和能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做出分析。对解决我国未来的能源供应与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甲醇供需现状及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醇面临着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甲醇的生产、消费、应用结构和市场需求 ,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甲醇的供需及价格走势。  相似文献   

20.
大秦线的春季检修是历年上半年北方下水煤供应波动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发现大秦线检修带来的供给波动在历年的夏季价格大跌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除了大秦线检修之外,需求的波动、运输计划的调整等都会带来市场的波动。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价格易跌难涨,波动对于短期价格变化有重大影响。价格的下行实际上是在各种供需波动作用下,少涨多跌的动态调整过程。因此,在当前的煤炭经营管理中,应强化波动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供需波动、平滑煤炭供应、稳定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