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无处不在的网络这个提法现在频繁见诸于各种媒体。大家都知道,网络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那么无处不在的网络是不是仅仅指这种现象呢?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前的媒体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并不完整和系统。  相似文献   

2.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改革带来的重大的契机。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传输方式,从而也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为现代教育向民主化、终身化、个性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做出指引,引发学习社会化或社会学习化现象的出现。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特点,根据理工本科生教学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课堂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白发新世界     
老龄化趋势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错综复杂的影响?它将带来世界大同,还是会引发人口摩擦,引起世界格局转换?  相似文献   

4.
当前,P2P技术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在文件交换、网络交流、服务共享、分布式计算等方面处于业内领先地位。P2P技术运用得最广泛的应用要属即时通讯系统,这种系统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因此,网上阵地一定要加强控制管理,加大对即时通讯系统的信息监控力度,坚决打击各种非法信息渠道采源,这是做好网络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品牌》2016,(1)
在互联网即时通讯服务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网络服务企业即时通讯服务的实证研究对企业品牌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以即时通讯服务质量与企业顾客忠诚的相关关系为研究目的,以网络即时通讯用户为研究对象,构建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主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得出结论,为网络服务企业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从诞生起,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生活,从最初的网络新闻、资讯到网络游戏、QQ、MSN等即时通讯、各种群组,各类专业网站,及至出现网络视频,形成了由在线音乐、即时通讯、新闻资讯、网络视频等组成的庞大的互联网应用体系。从家庭到办公室、到网吧,网络触手可及,加之手机上网,还有无线上网的逐步普及,网络几乎无处不在,而且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习惯,甚至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更重要的是,网络还在一天天发展,在发酵,在裂变,我们不知道未来的网络会怎样,如同仰望浩渺的星空。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虚拟实验成为教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好的系统需要网络功能,要完成这些功能,就要把网络通过某种方式连接起来,这就存在穿透NAT的问题,利用UDP实现P2P网络穿越NAT的即时通讯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商务周刊》2009,(21):70-70
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即时通讯服务提供商,它的QQ聊天软件已经拥有93亿的挂册用户,活跃用户超过4亿。为了吸引手机用户使用QQ.腾讯开发出“移动QQ”?利用手机短信模式实现即时通讯。  相似文献   

9.
刘意 《中国报业》2013,(8):36-37
网络传播方式的出现到底带给人们自由和便利,还是用过量的信息束缚了人们,使其逐渐丧失思考能力?知识和资讯获得的极大便利会使人们之间文化素质的差异缩小,还是扩大?网络技术到底是"普罗米修斯的神火"还是"潘多拉的魔盒"?本文将从网络传播方式对人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电话到电子邮件再到如今的即时通讯,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成员沟通的方式。IM虽然还未像电话、电子邮件那样普及,但是其巨大潜力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即时通讯对组织沟通的影响和启示,为组织作出关于即时通讯的决策和管理这一沟通工具的使用提供依据,并探索即时通讯的流行背后所代表的人们沟通和管理理念的变化和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正>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了以因特网为基础的网络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当代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也给企业的营销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网络营销是适应网络技术发展与信息网络时代变革的新型营销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营销理念、营销策略、营销手段和方式,将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的主流。与传统营销相比,网络营销显现出更为广泛性、  相似文献   

12.
IM:硝烟再起     
庄也 《电子商务》2006,(7):9-11
我们可能无法知道同时拥有几个即时通讯(IM:Instant Messaging)号码的人的数量,但是我们却可以断定连一个IM号码都没有的人肯定会很少——MSN、ICQ、Yahoo、QQ、UC或者别的什么,绝大多数经常使用网络的人至少都会有其中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一款适合自己的即时通讯软件已经成为了现阶段绝大多网民的必备软件。截至2005年底,全国IM总注册用户数为7.47亿,根据中国1.11亿互联网用户来算,大约平均每个人拥有7个IM帐号。现如今,即时通讯软件已经在最基本的文字聊天功能基础上增加了语音和视频功能,使网上的交流越来越方便,越来越直接。除此之外,它还逐步整合了其他的通信方式,如Mail和短信等功能,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网上通信交流平台。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软件,IM已经突破了作为技术工具的极限,被认为是现代交流方式的象征,并构建起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它是迄今为止对人类社会生活改变最为深刻的一种网络新形态——没有极限的沟通将带来没有极限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P2P即时网络技术在通信平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P2P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P2P即时网络技术在通讯平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P2P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服务器客户端(C/S)的交流模式,使得利用网络开展即时通讯成为可能。利用P2P即时网络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通讯费用,且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相比于传统的BBS、电子邮件等通讯方式,提高了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就P2P即时网络技术在通讯平台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讨,分析了该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和安全性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傅蓉 《商》2013,(24):348-348
网络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在思想和价值观念上不断地改变看人类的生活。但是,网络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作为技术发展的产物,网络就是一种工具。随着功能的日益完善,从工具层面发展到了经济层面,人们可以借助网络实现时空的对接,最后再到网络社会化的实现。三个发展梯度是层层递进,相互咬合的。网络的发展不会停止,它会纵深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传播的经济杠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平夫 《商场现代化》2006,(11):166-167
有一位西方学者说,互联网是上帝惠赐给发展中国家的一件珍宝。网络经济正在迅速崛起,它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经济模式,它是目前人类经济活动的一种最高形态。网络传播与国民经济信息化将会对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冲击。本文从网络经济概念、特征及影响等方面,对网络传播的经济杠杆作用做了探析。  相似文献   

16.
准备起跳     
2011年全球网民数量将达到30亿,这个数字有什么特别的意味吗?按照《起跳点:网络文化是怎样改变商业的》一书作者TomHayes的说法,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影响文明进程的逐渐加深,商业文明及其操作理念也将在这一年迎来历史性的一跳,从此彻底换个轨道。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2011年会是商业模式、营销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起跳点。  相似文献   

17.
《大经贸》2005,(9):80-80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阿里巴巴”)即将正式宣布收购YAHOO中国所有业务,包括门户网站、YAHOO搜索、即时通讯及拍卖业务等。  相似文献   

18.
一、电子商务与对外贸易lnternet互联网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研究成果之一。它的出现将人类带进了信息化、网络化社会,人类将进入一个电子商务时代。网络和电子商务在人类经济活动中不仅给人们交流信息、购物带来了方便,更将会带来很多与对外贸易业务有关的重大变革。这个变革不仅推动经济增长,而且为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的应用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电子商务(EC,ElectronicCommerce)亦称电子贸易,它是指采用网络技术实现数据的交换,并完成一整套的商业交易过程。电子商务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经济模式,最初它是在20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这个信息时代使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实现了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及信息资源传递的目标.本文基于网络技术的影响分析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成功营销》2008,(2):101-101
前瞻观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和结构组织的不断扩大,企业内部更有效率的管理和沟通系统将对企业运行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有关企业即时通讯平台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多,在这个还较为新兴的市场上,2008年将会充满机会。 2007年影响力:正式公布Lava-Lava平台战略,同时发布了基于该平台的两款即时通讯产品——Lava-Lava个人版和Lava-Lava企业版(即竞开通讯之星,GK-Express),扩大了在即时通讯平台领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