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IT经理世界》2011,(6):98-98
近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DI)有了显著增长。之前,研究者多把目光聚焦于来自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FDI)对发展中国家生产力的积极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的ODI对其自身生产力进步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技术导入和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5年中,全球化学工业生产基地发生了结构型转变,与之相对应,化工投资资本正在远离欧洲。最近,由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一项报告详细说明了近几年整个化学工业的全球投资发生了何种变化。OECD国家的净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已经从2001年的6140亿美元下降到2002年的4900亿美元。FDI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增强,在FDI接受国中,发达国家的地位有所下降。美国和英国曾是OECD国家中最大的FDI接受国,但2002年,它们吸纳的FDI却大幅度下降,共减少1380亿美元。其中,流入美国的投资仅300亿美元,比2001年下降了77%,使其在世界…  相似文献   

3.
结合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与FDI分布的现状,以产业竞争力为关键切入点,逐次分析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对FDI的影响路径以及FDI对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路径,并以日企在苏州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为例,对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与FDI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的行业,外资分布也较多;在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发展的成长阶段,FDI的进入对于产业集聚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该产业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吸引了FDI的进入,长三角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与FDI之间通过产业竞争力这一间接导体产生了一种"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取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程度、以及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第二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等构成因子,作为度量东道国区域FDI技术创新溢出“门槛”效应的关联因素;并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外资研发强度作为门槛效应因子代理变量,进行两两子样本间的内生门限回归。结果证实:我国区域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文化教育程度构成我国FDI技术创新溢出的主要“门槛”效应关联因子,各区域不同的“门槛”阀值跨越决定了各区域FDI技术创新溢出吸收的成效;中国作为东道国对于FDI的技术创新溢出吸收仅在其发展水平低于两者互动阀值时有效,且这一消化吸收关联效应随着其自主创新水平提升过程中的相对FDI技术优势及市场竞争威胁形成而逐步递减。  相似文献   

5.
英国Bath大学的两位教授扩展了陈明哲教授“警觉-能力-动机”的动态竞争理论,将其应用到外商直接投资(FDI)中。该研究认为,FDI埘本土企业产生的生产力溢出,例如创新能力增长、管理能力提升等,与本土企业的警觉、能力和动机二项因素相关。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自发达国家的FDI(往往足外贸出口导向)并不会与本土企业产生太多的直接竞争,本土企业对其警觉不强,但会有动机努力向这些外企学习,因此,生产力溢出比较正面。  相似文献   

6.
上期的《中国电业》刊登了“泰、印两国的电力改革与监管”一文,文章的按语发人深省。按语说:“对于电力体制改革,过去我们更多地考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有关情况了解甚少。而业已进行电力改革的发展中国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我们推进电力改革和加强电力监管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是非常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FDI利用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的外资利用,特别是FDI的利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绩效,但也一定程度地危及到我国的经济安全,由于FDI的利用,致使大量外资流入,同时进入我国的大型跨国公司具有巨额的外贸逆差,导致我国国际收支结构脆弱,伴随FDI利用规模的扩大,其利润汇出规模也日益扩大,因此,FDI利用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我国的金融安全,FDI凭借其强大的资本与技术优势在股权,技术、市场,品牌四个方面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而影响了我国的产业安全,由于FDI对我国金融安全与产业安全的影响,因而一定程度地降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与稳定性,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8.
FDI对于我国就业的创造作用一直是我国吸引FDI的一个原因。本文以我国东部地区8个省市作为横截面单元,利用各横截面单元1988—2005年的样本组成面板数据,进而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且分别以G/VIM和SYS—GMM估计方法来考察FDI对我国东部地区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我国东部地区而言,FDI对就业有显著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9.
FDI是吉林省获取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吉林省必须充分重视FDI的技术进步效应,尽可能地减少其制约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FDI的技术进步效应来提升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协定的缔结使得知识产权国际化、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发展中国家是积极地融入这一进程,还是不遵守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或者打折扣地执行这些制度,关乎其未来经济命运。许多学者认为严格执行既定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造成极大伤害,主张其应当采取较弱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一论调乍一看很有道理,但运用相关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后,其漏洞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我国FDI的利用及其金融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外资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外商直接投资(FDI),其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而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构成,并导致我国经常项目的对外偿付能力较低,资本项目承受FDI利润汇出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FDI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而使我国面临较大的外汇风险。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16日,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了《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该报告指出: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开始蓬勃兴起。2005年,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亿美元。特别是中国在吸收外资保持世界第三的同时,自身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而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领头羊,其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而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此,文章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分析上海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对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过国际贸易、FDI等渠道带来的技术扩散,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文章分别从贸易量、贸易结构、贸易条件等方面讨论了国际技术扩散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国际技术扩散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外贸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我国30个省市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强度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FDI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非线性空间关系。结果表明FDI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积聚特征,同时FDI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显著,且在各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此外,FDI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具有门槛特征。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FDI强度跨过门槛值时,FDI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会呈现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利用FDI的有效选择与合理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FDI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增长.FDI成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FDI接受国之一,2003年中国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FDI接受国.FDI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FDI在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负面效应日益凸现,本文在肯定FDI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的同时,针对目前我国利用FDI的不足,强调了FDI的有效选择和合理引导是充分利用FDI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30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增强,企业对外FDI的兴趣和行动不断增加,如何找到合适的投资区位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理论界对FDI区位选择的研究早已有之,从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到Kojima的比较优势理论,从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技术模型”到对“逆向投资”现象的研究等等。文章梳理了区位选择理论的发展沿革,归纳了相关实证研究,并回顾了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实践,提出了我国企业对外FDI应借鉴创新升级理论的观点,摒弃进军大国的思路,而选择与我国贸易联系紧密、GDP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政治经济稳定、“心理距离”短的周边国家。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庆君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10):139-14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出现了小幅度升值,而汇率变动必将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FDI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的分析可见,一国汇率水平下降,通过降低跨国公司在该国的单位生产成本,能够提高该国的相对竞争优势,从而能够促进FDI的流入;反之,会导致FDI流入的减少.为了检验这一结论在中国是否也成立,本文以香港、美国和日本这三个最大的对华投资国(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经济计量方法,检验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它们对华FD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合理把握数字经济与FDI的深度融合,对于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通过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和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FDI区位的影响及相应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地区FDI吸引力,FDI的引入又能促进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与FDI引入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对地区提升FDI吸引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深化了对FDI区位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中国工业行业的市场需求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该行业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工业行业 2003~2014年度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行业市场需求规模促进了FDI的流入,在外资集聚度较高的行业,该种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在考虑了FDI的动态效应后,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惯性”,前期FDI的流入会促进新的FDI流入。估计结果在考虑了内生性后,各检验结果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20.
与这一问题有关的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已为对第三世界提供经济援助的主要国际机构世界银行所汇集。在其最近发表的题为《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转换》的报告里,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能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从现在到1995年这一时期中能源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个吸引人的扼要方案,并对在这一问题上如何取得进展作出了建议。这是一项有启发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