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郑舒允 《科技和产业》2022,22(3):132-137
绿色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使命,而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契合了这一发展理念。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综合对比分析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系统阐述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世界性的石油争夺日益激烈,开发新能源将是重要的社会发展目标。作为石油消费大户的汽车行业,改进原有能源消耗方式,是未来发展趋势。文章总结当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对比分析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并从加大投入、提升科研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同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全球汽车制造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甘肃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一定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布局下,发展壮大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兴起,这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出更高要求,也为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文章在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要求、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SWOT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三化”引领、创新赋能、多元并举、集聚发展、绿色转型五个方面提出广西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世界各主要国家均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文章重点阐述了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剖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兴起的背景和发展机遇,针对当下产业发展形势,提出了江苏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是包含价值定位模式、能源供给模式、合作合资模式、市场运营模式等4个子模式在内的集成体系,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优势的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在对各子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构建方略,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天津市为我国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结合滨海新区生态城的建设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的发展潜力。通过实地调研和发放调查问卷,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了解到天津市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评价与态度;继而运用SWOT矩阵分析天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给出相关应对策略。最后,就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推广的相关政策进行评估并特出合理化建议,探索天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模式,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图片简报     
《首都经济》2009,(12):10-10
近日,北京市正式出台汽车、都市型工业、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五大产业振兴规划。其中,调整和振兴汽车产业实施方案提出要努力使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特别是电动汽车产业实现跨越,振兴发展新能源产业实施方案则提出实施千辆新能源汽车应用工程。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9.
方建国  刘玥 《浙江经济》2010,(20):40-4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升为国家战略,关系到下一步经济的增长和工业转型发展。随着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认同度不断提高,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后续政策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大有作为。而浙江企业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脚步也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10.
孙菲  陈亮  戴莹琦 《科技和产业》2022,22(10):366-371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代表了汽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国际共识。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早、发展快。为使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既有优势、持续健康发展,在安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和产业布局分析基础上,从政策和技术两个方面提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和不足,进而从产业链和创新链两链融合角度,给出未来技术创新方向和产业支持重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潜在狄利克雷分配模型(LDA)进行主题挖掘,以国家和中部六省两个层级的144个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从高频词汇、主题强度及年度变化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层级主题主要是节能发展、动力蓄电池回收等,从绿色发展的整体角度推动发展;中部六省层级的主题主要是设施建设和财政补贴等,更注重从基础保障方面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较为完善,但是层级间政策存在互动性不足、忽视传导渗透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韩世锋  程旖婕 《科技和产业》2023,23(22):199-208
随着2023年补贴完全退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政策从财政支持转向重点鼓励技术创新。在概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梳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补贴和技术创新政策,然后使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从多方面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明专利和技术创新情况。研究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持迅猛发展,且在重点企业和发达地区呈现一定的产业集中度,产业政策中更为注重技术创新方面,专利申请数量稳步增长,技术创新对于市场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也存在专利维持时间不长、市场价值不高、地区或申请人不能兼顾专利质量和数量等问题,就此提出国家细化技术创新奖励体系、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政策、领头企业示范引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赞  张欠 《科技和产业》2022,22(3):120-127
运用SCP范式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纯电动市场集中度、政策性进入壁垒以及产品的功能和技术创新差异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以至产业内价格恶性竞争行为频频出现;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面临难以开辟新市场的困境,并且内部资源配置低效率开始显现。最后,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提出相应的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EKC(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计量模型,运用"十五"以来江苏省纸和纸板产量以及造纸业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源SO2排放量、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和CO2排放量等特征污染物排放数据,对江苏造纸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造纸业主要特征污染物排放量随着纸和纸板产量的增加呈现出"N"型的曲折波动。究其原因,"十一五"以来快速增长的产业规模及其能耗总量,是推动江苏造纸业污染物排放重拾升势的主要原因。因此,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加大对能耗和特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以及加快绿色新产品开发等,将是促进江苏造纸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能源产业绿色效益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能源产业具有绿色产出、环境改善及可持续性等绿色效益,其效益的实现受技术水平、市场机制和政策机制的共同影响,基于此可以通过利用已有市场机制、完善能源市场机制以及加强宏观调控机制等方式实现新能源的绿色效益,在加快推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实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洁 《科技和产业》2023,23(6):60-64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信息产业革命的重要起点,对高质量发展有着巨大影响。采用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度模型对2011—2020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障碍因子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下游地区的耦合协调度高于中上游地区,绿色生态及数字产业规模等指标制约两系统协调发展。地区应发挥数字经济作用,促进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能源短缺和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行业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新兴产业。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然后重点分析电机技术,以电机驱动系统技术为例具体地探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访谈和数据搜集,应用UCINET软件绘制中国新能源汽车联盟网络图,细致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发展趋势的三个方面,联盟伙伴选择、技术创新平台搭建和组织管理创新进行深入探讨,最终提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路超越和管理超越的两大超越对策。  相似文献   

19.
查理 《特区经济》2014,(9):189-190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目前存在三大矛盾:一是规模化应用与充电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二是规模化应用与补贴配套政策不完善的矛盾;三是规模化应用与商业模式创新不足的矛盾。土地资源紧张和充电设施需求不断增大的矛盾迫切需要创新充电设施建设方式;优惠补贴政策需要从购买环节延伸至使用环节;需要完善"融资租赁、车电分离、充维结合"商业模式,解决了新能源车主买车时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