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税制改革以后,税收体系被划分为中央与地方两大部分,正式建立起以分税制为中心的财政分权体制。各地区的财政分权程度不仅对本地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还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间接影响,即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利用我国2005年至2018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估计和检验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的财政分权不仅促进本地经济增长,还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李星 《开发研究》2020,(3):90-96
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继续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创新要素流动和聚集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在总结和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以区域创新要素对创新效率的作用为切入点,对2012—2017年各省R&D经费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SDM)验证两者的关联程度,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效率评价、完善创新政策、推动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为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助力。  相似文献   

3.
要素流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背景下生产一体化进一步深化,国际直接投资超越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要素流动加剧。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强调要素积累的作用,忽略了要素流动本身对增长的影响。本文基于世界经济运行特征的变化,以要素流动的视角,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分析了要素流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4.
贺灵  蒋晨帆 《科技和产业》2023,23(11):190-197
要素市场改革和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两者间的关系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和工业绿色创新在省域间都具有空间关联性而并非随机分布。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偏微分方程的实证研究表明,各区域工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内在的惯性及自我扬弃特征,前期创新积累对当期的创新进程具有动态影响。从全国范围考察,要素市场扭曲对各区域本地工业绿色创新存在明显抑制效应,且长期效应超过短期效应。相对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各自在要素市场扭曲互动策略上的差异性致使本地要素市场扭曲对外地工业绿色创新反而存在正向间接影响即外溢效应。从分区域层面考察,东部沿海各省区其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要明显弱于中西部地区,其对域内工业绿色创新的抑制效应相比中西部地区要小。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区位熵对京津冀地区13市2008—2019年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并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对京津冀城市群高技术产业的空间关联性进行了探究,最后引入3种空间计量模型对其空间溢出效益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呈现出空间集聚特征,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政府干预、对外开放水平等对经济增长均有正向影响。文章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邹璇 《南方经济》2010,28(2):53-62
经济平稳增长和物价稳定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然而现实中难以同时兼得。经济下滑和高通货膨胀是人们最为担心的事情。一旦经济下滑就很难恢复,同样地,一旦形成了高通货膨胀,就很难使其下降。本文从全新的空间视角下分析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文章发现要素区际理性流动不仅能带来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的增长,而且能抑制通货膨胀。这一结论为我们运用非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解决高通货膨胀问题,尤其是“滞胀”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绿色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研究绿色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极其重要。本文以中国30个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绿色创新指标体系,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绿色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绿色创新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绿色创新在省际间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环境改善资金投入会抑制区域经济增长;环境改善项目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率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最后给出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派、结构主义、非均衡经济理论派的增长理论。第一,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即要素投入非均衡的经济增长理论;第二,论述了要素投入非均衡性是产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根本原因,在调控不平衡宏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治理要素投入的非均衡,才是治本;第三,建立了更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型;第四,证明了这一模型不仅包括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方程,而且也包括了结构主义的增长方程,更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大多数新经济地理模型主要关注产业空间分布的长期均衡问题,而忽视了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关注。本文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融入新经济地理模型,并在考虑到技术溢出与环境污染对企业固定生产成本的影响情况下,探讨了技术溢出效应和环境污染效应对产业空间演化和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本地技术溢出效应的增强和跨界技术溢出效应的减弱是促使企业走向集聚的动力,本地环境污染效应的增强和跨界环境污染效应的减弱是促使企业走向分散的动因。产业空间结构的稳态并非都必然表现为棒棒均衡结构的特征,贸易自由度的变化可以引起任何形式的产业空间结构稳态。当技术溢出向心力不低于环境污染离心力时,随着贸易自由度的增加,产业空间演变的总趋势为“分散-集聚”;反之,产业空间演变的总趋势为“分散-集聚-再分散”。  相似文献   

11.
马志越 《科学决策》2023,(3):99-114
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及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对区域经济增长将产生重大影响。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无法考量其空间相关性,因此需要深入探析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文章构建双向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具有空间外溢性与空间关联性,不论是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对经济增长,还是资本与劳动产出对经济增长均有空间溢出效应。同时,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作为资本与劳动集聚的空间载体,其通过资本与劳动的聚集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分空间区域检验中心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京津冀地区对其经济增长有较强的虹吸效应,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对其经济增长有较强的辐射及空间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12.
贺灵  柏华 《科技和产业》2022,22(11):17-24
对2008—2019年30个省区市的环境规制强度及工业绿色创新绩效的空间相关性检验表明,地方政府间存在环境规制竞争行为且绿色创新在省区间具有空间关联性。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偏微分方程的实证研究表明,从全国范围考察,命令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的本地影响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正向且影响系数较强,说明其明显发挥了创新倒逼效应,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倒逼效应相对较弱,规制效果存在明显的政策差异。因一部分地区环境标准的提高促使污染企业或项目向环境标准宽松的地区转移,从而阻碍了承接转移地区的工业绿色创新进程,致使环境规制对其他地区绿色创新的负向溢出效应显现。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投资外溢与江苏经济增长:一项实证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借鉴菲德模型,在收集1992—2006年江苏省经济发展数据的基础上,对教育在江苏经济增长中的外溢作用进行了量化分析。由实证结果可知,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外溢作用是巨大的,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江苏教育部门与经济中其他部门相比生产力较低。最后就提升江苏教育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发展了新经济地理学中包含垂直联系的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放松"总资本不变"的假设,将垂直联系、资本积累和知识溢出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以此分析资本积累和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发展成为核心区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资本积累水平和掌握先进技术、核心技术来实现。对于欠发达地区,既可以通过地方保护或加大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其资本积累水平,也可以通过增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知识溢出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5.
通过“纵横向”拉开档次、核心变量法,分别测度2003—2020年中国沿海地区制度创新和海洋经济韧性,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制度创新对海洋经济韧性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海洋经济韧性存在波动,各水平区在空间上均衡分布;制度创新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显著空间分异;制度创新能够提升当地海洋经济韧性,但对邻近地区海洋经济韧性的正向溢出效应只有在制度创新高水平状态下才能充分展现。总体上,制度创新有利于海洋经济韧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1-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XTSCC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FDI溢出及其交互项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和FDI溢出均显著促进了中国创新绩效的提高,且金融发展水平强化了FDI溢出对创新绩效的促进效应.分区域来看,金融发展均显著促进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创新绩效,而FDI技术溢出虽然显著提升了中西部地区的创新绩效,但是对东部的促进效应并不显著,并且当地区金融中介深化水平不足时,FDI溢出难以起到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作用.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发现,当金融中介深化程度低于0.6713时,FDI溢出对创新绩效有不显著的抑制效应;而当金融发展水平超过0.6713时,FDI溢出对创新绩效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表明金融发展有助于增强FDI溢出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杰  徐伟 《科学决策》2009,(8):48-52
产业创新的外溢效应一直是实证分析的难点。Dietzenbacher(2000)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建立了创新外溢的实证模型。基于Dietzenbacher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产业创新外溢主要以过程创新为主,但总体上外溢效应逐步下降。根据对各产业部门创新外溢效应的分析,我国应加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食品制造业)的研究与开发投资力度,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投入,发挥其较强的创新外溢效应,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跨省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采用空间偏微分法深入估计了电话与互联网两类通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同时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分析。实证发现:电话普及率与互联网普及率对经济增长均有不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前者有不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后者则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二者的交互项在长期与短期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且长期表现均优于短期,两个时期发挥的总效应均主要来自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东部地区二者的交互项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中西部地区二者的交互项则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为此,今后应建立电话与互联网两类通讯基础设施的动态耦合协同机制,提高区域联动性与整合度,充分发挥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9.
陈建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2-14
政府管理创新是新时期政府对自身进行的深入改革,经济发展是政府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是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在致变因素,政府管理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文章旨在对这种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对政府管理创新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