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薇  刘会会 《商》2014,(49):186-18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民法典的制定工作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关于人格权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是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通过比较域外国家典型的人格权立法模式及其立法背景,分析国内学者的不同观点,对于优化人格权立法模式,完善人格权法独立成编的立法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动物的法律人格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睿 《华商》2008,(6):46-47
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动物权利论"开始流行。自《德国民法典》第90条规定"动物不是物"开始,关于赋予动物人格权的说法开始越来越多。然而无论从对该条文的考证还是从现实出发,动物都不可能具有独立的人格权,法律人格无法扩张至动物。动物在法律上只属于特殊的物,享有一定的动物权利而非人格权。不过对动物的保护也势在必行,在民法中应将物具体物格化。  相似文献   

3.
《商》2015,(44)
"人格权",顾名思义,即人格权益,于当今而言,一个并不陌生的概念。"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由此看来,人格是作为民法主体的"人"所与生俱来的、固有的。人格权的确立不仅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亦是人权运动的硕果之一,是现代化民法的标志之一。当下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已然启动,其过程中遇到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人格权将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如何立法)如何?对此各学者秉持己见。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民法典的编纂势在必行,人格权制度成为未来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个人信息具有特殊价值,《民法典》在“人格权编”专设“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一节,突出了新时代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自然人涉税信息属信息范畴,理应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保护自然人涉税信息应以界定涉税信息范围为起点,并构建以合法性、关联性和必要性为一体的涉税信息认定标准。在确定自然人对其涉税信息所享有的各种权能的基础上,推进与《民法典》相衔接的制度立法,提升税收征管的技术手段,针对侵害涉税信息行为,建立违规问责机制,并赋予其权利侵害的救济渠道,以求建立健全自然人涉税信息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施行。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牵动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编"中有哪些新的规定呢?这些规定将对老百姓的婚姻家庭产生什么影响呢?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新规进行一下解读。  相似文献   

6.
2020年5月2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面世并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分七编,其中第三编为合同编,合同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为基础,进行了百余处修改。合同编在修改时汲取了司法解释的经验,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预约合同”的定义及其法律责任。略留遗憾的是,对于“预约合同能否强制履行”这一争议性问题,合同编未予明确。本文从投资并购项目的预约合同纠纷视角进行分析,可见目前最高院和大部分地方法院倾向于不支持通过预约强制缔结本约,这意味着投资并购项目的交易双方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需审慎选择交易文件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民法典》合同编是对原《合同法》的修订和完善,是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体现,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文章从《民法典》合同编的框架体系入手,首先分析了合同在签订、履行、终止、后评估四个阶段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然后根据这些风险提出合同各阶段要审计的重点内容,并对合同审计程序进行了优化,最后提出加强合同审计、规范合同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虽然《民法典》第1133条在涵盖《继承法》第16条的基础上,增设第四款"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使信托出现在《民法典》的条文当中,但纵观全典,其不仅对遗嘱信托与继承法的衔接未继续予以细化规定,而且未在更为基础的物权编、合同编,抑或是总则编对信托进行吸收。因此,我国目前在法律制度上可谓采取了一种将信托作为民事特别法、单行法的立法模式。无法回避的现状是,我国信托法制发展至今,信托的基础理论研究始终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尤其在信托财产归属、财产权结构、信托财产独立性的解释上仍存较大争议。如何引进信托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我国《信托法》已实施20年,信托基础理论的争议始终与实践遭遇的各种法律障碍密切相关。如何构建起能凝聚共识的信托法财产权结构,如何衔接《信托法》与正式颁布的《民法典》,是否需要对我国《信托法》进行更新和完善,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尝试通过对已有信托财产权学说进行分析,并运用所有权权能理论进行探究,最终得出如何在一物一权的前提下理解信托财产权及其独立性的思路,并对信托财产权与物权法定原则的冲突提出较为妥善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9.
人格权独立成编象征着我国对人权的重视态度进一步得以体现,人格权的保障制度日渐完备,途径愈加清晰,也体现出国家对于人民的利益的保护之切。而凡侵犯人格权的行为,无不侵犯人格尊严。而本文从人格尊严角度出发,明晰人格尊严内涵,讨论人格尊严权利能力,以阐释人格权编所体现和追求的价值基础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合同行为是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民事法律行为,新实施的《民法典》中的“合同编”内容相较原来的《合同法》变动较大,中小银行普遍具有资产规模较小、业务多种多样、管理相对粗放、法律人才缺乏等特定,中小银行的各类合同承载着绝大多数业务和管理活动,一些新规定将对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基于此,文章就“民法典时代”下合同管理工作实践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性自主权问题论及不多,在目前民法法典化的背景下研究性自主权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性自主权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其具体属性应当是具体人格权而非一般人格权。性自主权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性保持权与性决定权两个方面。性自主权应当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得到规定。  相似文献   

12.
聚焦民法典     
民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1月5日2002年12月23日上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一次会议,常委会成员每人都拿到了一本厚达216页、共有九编1209条、十多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草案,也就是《民法典》。有法律界人士称,这一草案开创了共和国的立法之最——此前条文最多的法律是1997年修订的刑法,共有452条,而民法草案有1209条,不仅是刑法条文的近三倍,更相当于大多数单行法律条文的二十倍到三十倍。民法典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3.
金鹏 《北方经贸》2013,(1):49+51
人格权系以维护人格自主与人之尊严为己任之权利,先经由民法而获承认,后为对抗国家权力,上升为宪法上之基本权利。所以人格权具有多层次的复杂性,本文以《侵权责任法》为视角,探讨《侵权责任法》中对人格权保护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情势变更原则是在"公平原则"之下孵化,其产生后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其旨在矫正合同履行中的利益,是平衡合同当事人双方权益的重要原则。目前,我国情势变更不仅在内容上不够完善,且在立法体系上的地位也略显尴尬,以至于在司法实践的适用上问题重重,且这种问题越来越明显。既没有明确其自身的界限,又没有足够的构成要件和商业风险、不可抗力与政策变更等其他规范区别开来。鉴于《民法总则》已经颁布实施,情势变更原则只能在合同编加以确认。未来民法典的合同编应当继续采用二元模式,将情势变更原则规范在合同编第一章节或合同履行的章节中。同时,明确其适用的程序和条件,并引入"再协商义务"条款。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探讨了《民法典》人文关怀的本土进路。文章提出了《民法典》人文关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包括近代《民法典》人文主义价值的局限性、实证主义法学的影响以及“应然—实然”二分思维的束缚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对《民法典》人文关怀的影响,并结合本土实践探索人文主义与本土性的融合。最后,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思想对《民法典》人文关怀的指导、结合本土实践探索人文主义与本土性的融合,以及发挥公法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物权法》:2005年最值得期待的一部法律。作为规划中民法典最早问世之第一编,《物权法》需要通过对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相邻关系等基础性问题作出准确界定,将已入宪的私产保护原则落实在具体条文中。该法律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将在今年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进行审议,并有望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17.
传统大陆法系民法典不存在独立的人格权编,这是有缺陷的。民法本质上是权利法,从民法权利体系的角度来看,人格权应该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传统民法过分注重财产权制度,未将人格权作为一项独立的制度,甚至对人格权规定得极为“简略”,这本身反映了传统民法存在着一种“重物轻人”的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8.
放管服”改革政策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市场经济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营商环境的良性发展。《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也推进了我国法治化的市场经济建设。结合“放管服”改革强调的简政放权的背景,基于《民法典》第502条第2款的规定,着眼于《民法典》合同行为中须经批准的合同效力形态之认定,分析合同无效与合同未生效产生的不同法律后果,进而论证合同未生效制度设计对于私法自治与行政管制的衡平作用。以小见大,搭建起《民法典》实施与“放管服”改革之深入二者的理论联系,并总结《民法典》对“放管服”改革推进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商活动中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民商活动的基本法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在国外的立法中,诚实信用原则更是司空见惯,著名的《法兰西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美国统一商法典》以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相似文献   

20.
褚畅  郭静娴 《商》2014,(48):186-186
1804年公布施行的《法国民法典》是第一部资本主义国家的和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民法典,其开创了近代民法历史,为资本主义社会开辟了道路。而1900年施行的《德国民法典》是资本主义社会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资产阶级国家编纂的规模最大,对现代资产阶级民事立法影响最广泛的一部民法典。两国民法典虽然同属大陆法系,但在诸多方面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