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秋战国时燕国遭齐国大败,燕昭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招纳贤才,强盛燕国,但是一直收效甚微。心急之下,昭王亲自拜访老臣郭隗,向他请教寻求贤才的方法。郭隗给昭王讲了一个寻找千里马的故事:有位国君用千金求购千里马,三年未获。后来有位替国君寻马的侍臣用五百金买来了一匹千里马的骨头,结果天下的人都知道国君真爱千里马,此后不到一年,国君就得到了三匹千里马。昭王大悟,给郭隗建了豪华的住宅,像对老师那样恭敬地伺候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增.有些人求职时感到了压力,于是慨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各部门伯乐在选用“千里马”时都有其各自的标准,当代“千里马”要适应各部门伯乐的需求,才能够大有作为。现以石油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管理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管鲍之交想必是我们对管子的一个重要印象。管子曾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乱世之中,不患千里马,而患无识马之伯乐。从古至今,世上名垂青史、千古留芳之英雄豪杰、贤能志士,与其知人善遇的领袖和朋友无不有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徐立旄 《魅力中国》2014,(4):120-120
歌唱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基本方式,在进行歌唱的过程中。同样也是在表达自己情感,换一个方式来说,把歌曲比喻为一个人的,情感就好比他的灵魂,因此唱歌者把想这个人完美的展现给观众。那么本文以贵州的民族文化为例,研究贵州声乐文化中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相似文献   

5.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三国里人才济济,然而似伯乐者却寥寥数人。这当中,曹操属于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典型。"争天下必先争人",三下求贤令便可看出曹操对人才的渴求。  相似文献   

6.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三国里人才济济,然而似伯乐者却寥寥数人。这当中,曹操属于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典型。"争天下必先争人",三下求贤令便可看出曹操对人才的渴求。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人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开始时,都希望有效地学习,学有所成,善始善终,取得学习成绩,完成学习目标.然而,一个学习过程的终结,往往有三种结果:一是学有所获,成功名就者;二是虽有学历,但无学力,空有其名,自欺欺人者;三是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者.第一种人为成功学习的人,是下了功夫、用心学习的一部分人;第二种人是为功利而学的,而又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当然是一种镀金式的、空壳的学习过程而已;最后一部分人是不能吃苦,遇难而退的人,也是被淘汰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马,伟岸雄壮、英武高大;它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有多少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杰以骏马自比;又有几多身怀绝技的仁人志士,渴望做奔腾驰骋、自由自在的千里马!然而,“马”字加“户”便为“驴”,驴者,带户籍之马也;驴者,娇小孱弱,且有愚蠢之嫌疑,自古以来无人以  相似文献   

9.
基本观念的比喻 人类已有的各种制度,能做到既有公平又有效率的,是竞技体育.五环旗下,不分种族、国度和穷富,把一切参与者置于公平的竞争规则之下,使有潜力者可望得到最大的培养机会,有才能者可望得到最大的发挥机会.不仅如此,如今的竞技体育活动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和尊严.  相似文献   

10.
王星明 《发展》2009,(10):73-73
任何一个新闻媒体,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电视广播,抑或是报纸杂志,都少不了编辑。有人把编辑比喻成缝纫师,可以把一块看着平淡无奇的布料,经过设计、裁剪,最终缝制成一件合适、精致甚至可以说是光彩夺目的衣裙。笔者认为.这个比喻恰如其分地道明了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有许多人认为,编辑不外乎就是剪刀加糨糊,剪剪贴贴,或者就是“为人做嫁衣的人”。甚至有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认识到新闻界里,还有编辑一职。人们往往听到有人在某报社工作,通常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在报社工作当然就是记者了。其实在报社里,还有一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编辑,甚至现在有人提出,编辑就是具有“生杀大权”的“把关人”。  相似文献   

11.
晓鼎  国梁 《沪港经济》2002,(5):26-28
首先要说明的是,郑秀娟不是球迷,更不会踢球,把商场比喻为球场完全是我们的“自说自话”。因为听得太多诸如商场像战场之类的说法,总让人感到有点太“残忍”。于是我们就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商场比作是球场?谁知,这一来倒让我们找到了一个新的思路。其实,仔细想一想,商场和球场倒也真有相同之处,做生意和踢球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经商有成功和失败、比赛有赢和输,彼此却可以找到许多“共同语言”。  相似文献   

12.
民企管理和发展面临四个挑战 我们和一些朋友探讨企业管理时,对不同的管理方式有三个比喻:第一类人把企业当成自己的老婆,是私人的,别人不能动,公司内任用的全是自己的亲信,第二类人把企业当儿子,在经营时考虑到未来发展,目标是基业长青。第三个比喻是把企业当成一个商品,当猪养,目标是让它增值。我比较倾向于第三种,企业和个人之间的联系并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一则成语称为“水火不相容”,还作“水火不容”、‘如火不相入”等。大意是说,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能同源和互相容纳。比喻人或事物彼此本质相反,根本对立,不能相容。然而,在我国的台湾省台南县白河镇东5公里处,有一个台湾著名游览胜地关仔岭(又称关子岭,古称火山)风景区,关仔岭海拔457米,其中有一座碧云寺(古称火山庙),在寺的附近却有一处水火相容的绝妙景观,俗称“水火同源”景观。多数游客均慕名而来,游览后普遍感到十分惊奇,又不甚理解。这一世界上罕见的古今中外空前绝后的绝妙景观是于清·康熙…  相似文献   

14.
小康路上千里马盛广炎,张作兴江西省德安县委常委、县纪检委书记黄松如在高塘四年蹲点没挪位,还推出了一匹小康"千里马"。深秋的一天,慕名同黄书记一道驱车来到离县城Zo里的高塘乡。在乡政府会议室里,黄书记热情介绍:"他就是你们要找的人,叫邬德林"。站在面前...  相似文献   

15.
追逐梦想     
张晓甦 《发展》2014,(10):51-51
正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梦想,对每一个人来说,并不遥远。它是深邃的、模糊的,甚至是陌生的,但深深地埋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试问,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的梦想在哪里?我们不能茫然,不能沉默,更不能冷漠,我们要解放梦想,不断追逐梦想,因为每一个个体都有追梦的权利。每一个人一出生就注定有不一样的起点,但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无论出身名门显贵,还是来自社会底层,都同样有追求幸福和获得的幸福的权利,也同样有选择如何生活、更好生活的权利。21世纪,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通过对汪曾祺小说中比喻的分析研究,探讨其小说的语言特色。在汪曾祺的小说中,比喻修辞使用的次数很多,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人、事、物、理都可以用比喻来加以表达,而且表达得十分恰切,富含韵味。在使用比喻的时候,汪曾祺主要使用的是方言、口语,这与他小说的主体风格是一致的。同时,比喻手法的使用也使得小说在表达意义上更加生动和准确。  相似文献   

17.
宋会良 《宁波通讯》2011,(11):58-58
人力资源是最具活力、最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每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能量,都希望能遇"伯乐"而后成"千里马"。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因为自身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抱怨生不逢时,自暴自弃,整日一副落魄的样子,而一旦被委以重任,就会变了个人似的马上精神抖擞起来。  相似文献   

18.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在2020年12月31日举行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被广大网友形象地合称为"中国牛"精神,无疑已成为新一年的网络热词。事实上,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离不开这股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的"中国牛"精神。  相似文献   

19.
刘智慧 《北方经济》2007,(11):77-79
管鲍之交想必是我们对管子的一个重要印象.管子曾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乱世之中,不患千里马,而患无识马之伯乐.从古至今,世上名垂青史、千古留芳之英雄豪杰、贤能志士,与其知人善遇的领袖和朋友无不有重大关系.刘备知遇诸葛亮,也是由于徐庶对诸葛亮的深刻了解和力荐,才有了三国的鼎立和蜀国的强大.公元前708年,管仲在贫穷中度过了童年.因家贫,做过马夫、小商贩.在那一年,管仲与鲍叔牙相识,结拜为兄弟,协手经商.鲍叔牙知其怀雄才伟略,常善待之.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一生中将做什么事的人,不但不能体 会人生的快乐,也会失去生存的意义。 [日本]松下幸之助 王乃廉,这位齐齐哈尔市烟草分公司经理,对于齐齐哈尔市商业系统及嗜烟者来说并不陌生。熟悉他的人说,他是一个很标致的男子,高高的个儿、俊俏的脸,配上那副近视眼镜,乍看上去是一个十足的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