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增梅  王星军  王国华 《活力》2013,(12):39-39
一、当代医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分析 (一)对信仰认识的基本情况 在问及到是否有信仰的问题上,53.09%的人回答自己有信仰.46.91%的人回答自己没有信仰,在这一问题上.可以看出当代医学生信仰缺失的情况很严重。在信仰是否重要的问题上.80.25%的学生都认为信仰重要.认为信仰不重要的仅占6.79%.没想过这一问题的占12.96.这说明在当代医学生心中认为信仰非常重要.不管是有信仰的人.还是没有信仰的人,都认为信仰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聚集最大的优势争取客户。在过去五年中,这种聚焦的战略给欧特克带来了很明显的效果。所以我认为关键就是: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之下.你也要坚持自己的信仰。”  相似文献   

3.
人生只有一次,也只需要一次,所以人要有信仰。我说不清楚什么是信仰,怎么才叫有信仰。我估摸着刘胡兰应该是有信仰的人,还有长征的红军。1986年3月,78岁的《纽约时报》资深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为他《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一书的中文版撰写序言时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如今,人们仍会时不时地回望那些激动人心、并不久远的历史,然后询问自己:我们的胸中是否还存有长征精神?是否还有理想与激情,还有信仰与使命?  相似文献   

4.
一个享有共同信仰的企业一定是个卓越的企业.因为企业无论是对外环境的适应还是对内资源的整合,所有工作都必须建立在公司清晰一致的信念体系下。一个信念紊乱的企业很难取得优异的经营业绩。即使一时取得好的业绩.也很难持续。这也是世界上公司从优秀到卓越都必须遵循“宗教般的信仰文化”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5.
前些天,有一位法律报刊记者采访我,问法律人应具有什么品性。我想了想,作为一般法律人,首先恐怕是相对于政治人(政治家与政治学者等)而言,其次是相对于经济人(企业家与经济学者等)而言,再次是相对于哲学人、文学人、科学人等而言。有了这么一个思路,我脑子里就开始有了法律人品性的概念。于是,我对记者说,法律人的品性主要有三:信仰法律、追求正义、崇尚秩序。信仰法律。法律人信仰法律就像政治人信仰权力、经济人信仰利润、科学人信仰真理一样。他们往往以法律为标准和尺度来衡量各种事物的是非曲直,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法律,而不会如同政姜明安  相似文献   

6.
我不爱急子     
刘建强 《中国企业家》2007,(20):124-124
在天涯网上看到一篇对《我爱急子》(本刊第17期《财富随想》)的评论,认为急子对于抢了自己媳妇并要杀死自己的父亲毫无怨言,引颈受戮,是一个有信仰的人。这不是我的本意。这篇评论与我的本意正好相反。在我看来,急子的行为所体现的并非信仰而是愚蠢。很多时候,这样的混淆,把愚蠢当作信仰,比根本没有信仰,危害大  相似文献   

7.
有幸阅读了《好心态比什么都重要》一书.让我感慨颇多.想起了西方名著中的一段话:“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新纪元.那是怀疑的新纪元.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  相似文献   

8.
《东方企业家》2014,(10):21-21
与其说孙正义投资年轻人的梦想,不如说是投资自己的梦想。孙正义说:“互联网是我的信仰,我希望专注互联网,做到行业第一。”阿里巴巴于9月19日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酋日股价大涨38%,报收于93.89美元,市值达到2314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我爱急子     
刘建强 《中国企业家》2007,(17):244-244
两位高手不明白,急子是有信仰的人。如果看见弟弟的脑袋,转身离开,就不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即使眼含热泪急子是个男人。我也是个男人。这就有点儿问题。听说有个叫李银河的女人一直在暗中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又听说有人一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2011,(10):4-4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可在酒驾这件事里.酒似乎战胜了命,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以身试法者前赴后继.要酒不要命?对生命都不热爱了,不同情了.不敬畏了.又怎么有幸福、有道德.有信仰?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企业做梦都想健康长寿一万年,要实现这样的梦想,就必然地要根植自己的信仰。 这不是庸俗的将信仰泛化.或是故作惊人语的哗众取宠。而是因为信仰不是宗教、政治、民族等领域的专利.它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之中。  相似文献   

12.
我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句话:“联邦快递,宅急送离你还有多远?”这就是我的目标。就像一个运动员,他眼里只有奥运会冠军这个目标,他敢休息吗?我自己的目标就是做好“中国的联邦快递”,我同样也不敢休息。这就是信仰的偏执。  相似文献   

13.
父亲李鹏     
耳闻目染之间,父亲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我一直说父亲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两点,一是他的品质特点,我觉得他对信仰、对信念都坚持和执着,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不同的信仰和信念,但是在父亲的一生当中,对自己的信念非常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总会处理好这件事情;  相似文献   

14.
真正的紧迫感跟错误的紧迫感是不一样的.真正的紧迫感我认为它是一种信仰,是你的一种决心,是内心所做出的一种积极反应。它不是由焦虑感引起的行为.它是一种正面的情感力量警惕虚假的紧迫感Q:对于公司的变革来说,是否只存在紧迫感和自满感这两种情绪?A:我本来认为公司里面应该会只有两种情绪:一种是紧迫感,还有一种是自满感。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还有第三种现象。  相似文献   

15.
我的信仰     
邱继宝 《企业文化》2003,(11):38-39
一个人的信仰或者理念或者追求,都有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可以坦率地说,在创办企业之前,我根本没有什么信仰,无非就是为了解决温饱。我初中毕业后因缴不起1.5元的学费被迫辍学。穷则思变。我开始用自行车接送客人,但三天后,连人带车被送到了公社,理由是说我搞“地下运输”。为了“割资本主义尾巴”,我被关了三天,自行车没收。之后,我就背起补鞋箱到东北三省补  相似文献   

16.
文化绝非文化业,而是涉及到整个民族的价值观、职业精神、敬业精神、信仰等等,全球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表明,唯有使文化现代化才可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我认为在我国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时.首要任务是使公民树立市场经济所需的公平、效率.重伦理,加快各项制度建设,提高执法文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净慧法师:人在世上能做的,只有结缘今天,我们与各位成功人士在这样一个时空环境下来探悉道德滑坡问题,我想这跟信仰有关。不管是从信仰的角度,还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讲,人有两件事  相似文献   

18.
小笺     
陈宝炎 《财会月刊》2010,(3):I0020-I0020
感谢上帝,给了我永恒的信仰,他迎我平安的归来,又要带着我一路飞到北非我丈夫的身边去。我何其有幸,在亲情、友情和爱情上,一样都不缺乏。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家面临信仰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龙 《中外管理》2004,(6):10-12
随着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神话的破灭.随着企业经营与社会发展的日益交融。随着企业文化开始超越制度管理成为瞩目的焦点.人们开始关注一个企业究竟信仰什么,而在其背后最关键的无疑又是。真正掌控企业行为的总裁们内心究竟信仰什么?  相似文献   

20.
范海燕  许丽萍  王婕 《企业导报》2014,(19):188+174
教师的教育信仰是保障教师成长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为此,本文分析了民办院校教师教育信仰的现实性与超越性,以期对民办院校教师教育信仰的培养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