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控股银行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既区别于一般国有企业,又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国有控股"导致了一系列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及问题,从而降低了国有控股银行运行的效率和安全系数。国有控股银行内部委托代理关系及问题的分析将有助于其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经典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问题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认为市场竞争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其替代作用表现在市场竞争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以及市场竞争对国有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治理行为的影响上。同时文章也分析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中企业不可让渡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经典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问题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认为市场竞争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其替代作用表现在市场竞争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以及市场竞争对国有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治理行为的影响上.同时文章也分析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中企业不可让渡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代理成本理论最初是经过研究代理成本与资本结构的关系而形成的,随着理论的发展,代理成本理论逐步扩展到用于研究所有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经济行为中。基于我国内部控制概论,通过尝试运用代理成本理论分析在银企借贷关系中存在的两方面委托代理关系,即银行自身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这两组代理关系所产生的代理成本会给银行带来了相应的信贷风险。因此,提出减少这两方面代理成本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措施,即银行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信贷管理内控机制建设,另一方面要持续关注和评估借款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从而达到促进银行信贷风险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吴冰 《现代商业》2014,(4):192-193
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委托代理问题重心的转变,剖析了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方式,并结合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就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进一步规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规范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良军 《现代商业》2008,(11):88-90
本文主要通过对三层委托代理模式下的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这一层特殊团体所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分析,探讨了优先股对我国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起的全球金融动荡使得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再次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委托代理问题更为严重,导致了银行的脆弱性。本文在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分析的基础上,从考虑激励相容的角度,分政府监管、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和市场监管三方面提出相关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云钊 《商业研究》2001,(2):129-130
随着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形成了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从委托代理的范围,可  分为外部委托--代理关系和内部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的实质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减少信  息的不对称程度,可以采取激励与监督机制缓和企业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框架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国有企业内部仍然存在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本文通过对国有产权委托代理关系和国有产权及国有企业特点的分析,认为国有产权采取市场化委托代理方式,更有利于选择国家股东代理人和构造国有公司内部有效治理结构等,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我国国有股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探究,从而得出解决我国股份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一要完善内部治理,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机制;二要通过市场机制及政府职能来完善外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石伟 《商业研究》1997,(6):20-22
在国有外贸企业中存在着广泛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其进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多方面采取措施,更好地解决国有股权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上市公司,如公司与客户,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与雇员之间都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为此,研究了公司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分析了委托代理的产生原因及上市公司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温海珍  贾生华 《商业研究》2003,(22):125-126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理论之一,委托代理关系在企业中普遍存在。导致委托代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等和契约不完全,委托代理风险的防范可以从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要解决国有企业问题,必须减少代理关系的层次、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从根本上有效地处理好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第三类代理成本是由于第三类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而产生的,即企业内部不同层级经营管理者之间因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成本。在明确第三类代理成本涵义的基础上,通过阐释第三类代理成本对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影响,并按照降低代理成本的要求、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提出了规范相关制度、完善组织机构、设计控制指令的传导机制和传导方式及将内部审计机构纳入经营管理者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委托代理理论在西方经济理论界早已提出,在中国上市公司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正方兴未艾并进一步深入。但是,有别于西方国家,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又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对上市公司委托代理的特点、代理人的激励问题以及大的宏观环境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国家)与银行经营者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应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进行分析,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合约设计中应包括以激励合同为特征的内部利益激励和以竞争性市场为特征的外部激励两个方面。应采取相应措施,将银行的整体发展与银行经营者(代理人)的自身利益联系起来,使得银行经营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银行所有者的盈利目标。  相似文献   

17.
王莉  顾晋婧  高飞 《现代商业》2008,(14):10-93
企业内部实施承包制度由来已久,它既是一种经营方式,又是一种管理方式。在餐饮业中,内部承包制越来越收到关注,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微观经济学的领域,我们会在如何解决“委托代理关系”的问题中找到答案。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一个理性的委托人自然希望其代理人能够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行动。但在现实中,由于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加之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必然导致“代理问题”出现.而内部承包制成为了一种有效解决“委托代理关系”的约束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第三方物流的兴起及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引致了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并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的出现。基于委托代理相关理论,本文从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这两种存在于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非效率角度分析了第三方物流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委托代理制的最优状态及优化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的两权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不同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阐述了委托代理制的最优状态,指出追求最优状态的关键在于降低代理成本,并结合现状提出了降低代理成本、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任何理论和实务的研究总是源于一定的需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也是源于一定的需求。现代企业管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企业管理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所有权人与经营总负责人,经营总负责人与经营分负责人,经营分负责人与具体操作人员之间,都会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与所有的协议一样,这种委托代理就自然会导致一定的风险存在。因此,企业代理关系的各方会催生共同的需求,即内部控制的实施,来控制代理风险。这就是内部控制的内在动力。而内部控制的外在动力则来源于监管层的要求。本文从了解内部控制理论出发,指出内部控制现状,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