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因 1.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针对西部地区落后的根本原因提出的解决措施。 西部地区经济的落后,自然地理条件和政策因素无疑是重要原因,但本质上是人力资本缺乏,劳动力素质较低。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西部地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在业人口的39,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高出东部地区11个百分点。西部90年代在业人口受教育年限仅相当于东部地区80年代水平,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仅92人,还不到东部地区的十分之一。这一方面。造成了…  相似文献   

2.
中亚国家发展对中国向西开放战略的影响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西部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解决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环节。在中国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开放战略中,中亚国家是中国企业重点投资和开发的国际市场之一。而在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也需要引进中亚国家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以加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西部地区多个省区与中亚国家相邻。因此,它们作为开放度较高的经济区,加强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发展的作用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西部地区的消费水平及结构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目前西部12个省份的消费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据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Mark  Jocob 《浙商》2010,(7):28-28
对于中国西部发展计划,我有一个建议:可以让东部发达地区正式地承担起引导西部地区发展的责任,并作为领导业绩的评判标准,以政治手段发展中国的西部市场。  相似文献   

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已摆到党和国家的突出位置上。西部地区与十多个国家接壤 ,拥有 12 74 7公里的陆地边境线 ,具有发展边境贸易的显著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 ,对于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边疆的繁荣稳定 ,增强民族团结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友好关系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西部地区边境贸易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一 )有利于增强边境各民族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边境贸易的发展 ,边贸市场的扩大 ,国内外往来人员的增加 ,市场进一步的拓展 ,改变了边境地区居…  相似文献   

7.
曾培炎 《中国市场》2010,(42):91-95
<正>2000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谈到西部大开发的前景时曾提出:"力争用五年到十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明显进展,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进程,初步形成具有西部特色的地区经济,使西部与东、中部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漆亚林  王雪丽 《中国报业》2012,(2):8-10,12,14,15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已十年有余,在这十多年里,西部经济飞速发展,逐步缩小了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与经济发展同步脉动的西部报业亦然。10多年来,无论从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广告营收,还是从报道质量、策划水平、发行总量来看,西部报业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期,我们聚焦西部报业,通过这一组文章,从西北到西南,从一般到典型,我们可以窥见整个西部报业的景观与走势,探寻其发展背后的原因,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从今年开始着手西部地区大开发,其目的在于发展在经济上明显落后的西部地区,从而缩小东西部地区在经济上的差距。这是中国政府充分利用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招徕国内外投资的战略,专家认为,西部地区是中国内地发展的关键,也是今后维持政治稳定和经济腾飞不可缺少的重要地区。 一、西部地区的优劣势 开发西部,首先要认识到西部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西部的优势在于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劣势在于西部地区的资金和有效率的人才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落后。开发西部,就是要兴西部之“利”,革西部之“弊”。相对于空间狭小、人口密…  相似文献   

10.
一是湘西地区具有与中国西部地区相似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有望进入中国西部大开发范围。湘西地区与中国西部地区紧邻,属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且与云贵高原具有相似的地理特征,在自然地区上,湘西地区与云、贵、川、渝同属西南自然地区,在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利用和保护等方面与云、贵、川、渝地区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文心 《市场论坛》2005,(1):24-26
大漠楼兰、丝绸之路、桂林山水、可可西里藏羚羊……在我国广袤的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西部地区拥有全国2/3以上的国土面积,包含12个省,总面积68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7亿,与14个国家接壤。这么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长期以来却承载着历史的负重,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决策。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北、西南十省区、加上广西、内蒙古一共十二省区。这些省区的共同特点是基础设施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市场化程度较低,经济增长速度较慢。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旨在降低西部的区位劣势。而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等,希望能够吸引国内外大量资金投资于西部。  相似文献   

13.
建国五址多年,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和深化推动了西部地区从前工业化社会万入了工业化社会,对西部地区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基础,但是,进入“九五”时期,当竞争力成为决定地区工业发展关键之时,西部企业竞争力弱,结构老化等弱点充分暴露,以至于东西部发展差距在“九五”时期又有较大幅度的拉开,1999年西部工业增长率为7.43%,比全国平均增长率低3%,所以,研究西部地区制造业及战略性调整问题,对提高西部地区经济竞争力,实现西部大开发的终极目标,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永丽 《商业研究》2004,(7):163-165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有着瑰丽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旅游资源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中央和地方政府提出了旅游业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先导.具有经济和战略意义。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很多地方长期地处于封闭状态下,交通不方便,人们思想观念落后,致使旅游业发展落后。在概述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存在的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并对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樊五勇 《财贸研究》2000,11(4):14-17
<正> 西部大开发已吹响了号角。“超常规发展”、“跳跃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成为西部一些地区在西部开发中提得最多叫得最响的口号。提高发展水平,加快发展速度的热情,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指望在一夜之间造起一座天堂,建成一个经济发达区是不现实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持续的过程。任何短期行为最终都会导致一无所获。违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发展的速度,将会受到自然和实践的惩罚。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西部地域辽阔,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交通通讯设施和水资源严重匮乏,许多地区生态恶化,生存环境恶劣,劳动力资源不奉,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所以,西部大开发这样庞大的系统工程决不是三年、五年就能完成得了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几代人的同心协力和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扎扎实实的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律要为“西部大开发”保驾护航,促进西部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西部地区正在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如何搞好西部地区法制建设为西部经济开发服务,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对此,笔者谈点个人的看法。一、司法实践中要做到法律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西部与沿海和东部相比,经济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都相对落后。要加快发展的关键是解放思想,改变观念,改变价值观,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事就应去鼓励去支持,大胆地放开手脚去干。在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化工科技市场》2006,29(8):58-59
1)1~5月西部和东部地区进出口贸易增速在20%以上,增幅提高,东北和中部地区增幅回落。 1-5月,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个地区进出口贸易分别增长26.04%,14.38%,17.21%和24.51%。与上年同期相比,西部和东部地区增幅分别提高4.28和1.57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提高0.05和0.43个百分点;东北和中部地区增幅分别回落12.26和10.76个百分点,比重分别降低0.32和0.17个百分点;西部、东北和东部地区的出口增长均快于进口增长,中部进口增长略快于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西部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西部地区怎样突破传统观念的桎梏,突破机制、环境的障碍,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让千千万万人才脱颖而出?让人才的创造力充分展现?西部大开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吸引人才、配置人才、做到人尽其能、才尽其用?西部与中东部地区之间人才资源如何合理交流?  相似文献   

19.
王莹 《商场现代化》2007,(6S):301-301
本文的一个初步设想就是构建后发优势与西部地区建设之间的理论和政策框架。为此,在对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进行一般性描述的基础上,给出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西部开发中的难点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本文从西部地区的特征出发,运用经济学原理,深入分析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几个难点。一、农村贫困难点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国家重点扶持的592个贫困县中,西部就有307个。因此,在开发西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农村贫困问题。其实,国家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农村的扶贫工作,每年也有不少的财政投入到西部农村贫困地区,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仍有一些贫困地区难以脱贫。农村贫困难点是指在封闭落后的环境条件下,农村人口的变化远远快于其他生产要素的变化,人均消费水平受人口增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