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小英 《商》2014,(32):150-151
自2009年中央部署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以来,各级治理机构扎实开展工作,着力推进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小金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如何构建基层单位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控制防范"小金库",标本兼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清理整顿和治理"小金库"对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单位私设"小金库",主要是为了谋取小团体或个人利益,逃避财务监督和群众监督,从事违规、违法活动。文章研究了"小金库"的概念及内涵与外延,探讨了"小金库"的社会危害,主要针对基层单位治理"小金库"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小金库是一个在我国财经领域长期存在的违规问题。国家对此多次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但仍然屡禁不止。经过一次治理后,情况会有所好转,但治理活动过去之后,小金库现象又会死灰复燃,呈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由此可见:治理"小金库",集中清查只是治标之计,我们必须从更深的层面上分析原因,寻找对策,真正建立起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最终杜绝"小金库"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如今"小金库"已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到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为应对这一形势,企业必须加大对"小金库"防范和治理力度。笔者从国有企业"小金库"治理检查工作背景入手,结合实际,对"小金库"检查常用方法和手段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小金库"防范措施的几点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公安消防部队按照中央治理"小金库"的统一要求,在部队内部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小金库"治理工作以及回头看整治活动,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笔者结合实际从"小金库"形成原因及防治的对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曹宝忠 《现代商业》2013,(34):208-209
本文分析了高校"小金库"的危害及治理的必要性,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提出应从构筑道德防线,理顺财务关系,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打击力度等方面着手治理"小金库"。  相似文献   

6.
刘文霞 《商》2013,(8):97-97,65
"小金库"具有极大危害,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还扭曲了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削弱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影响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本文以"小金库"的形成方式为切入点,探索"小金库"审计的常用方法,提出"小金库"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小金库"是滋生腐败现象的肥沃土壤。"小金库"问题屡禁不止,其原因是:部门和个人利益驱动、监督制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支持力度不够、惩处不力等。从源头上治理"小金库",必须要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有重点地加以治理。其关键是要加大惩处力度,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资金渠道,培育有利于治理"小金库"的人文环境,从而建立起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小金库”是滋生腐败现象的肥沃土壤。“小金库”问题屡禁不止,其原因是:部门和个人利益驱动、监督制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支持力度不够、惩处不力等。从源头上治理“小金库”,必须要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有重点地加以治理。其关键是要加大惩处力度,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资金渠道,培育有利于治理“小金库”的人文环境,从而建立起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刘智军 《消费导刊》2013,(11):144-145
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广东调研“小金库”治理工作中指出要积极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长效机制建设是“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从根本上铲除“小金库”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将“小金库”专项治理与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和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相结合,认真总结日常管理和专项治理实践中的好经验、发做法,积极推进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吴奎 《消费导刊》2009,(17):106-106
针对目前开展的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本文对"小金库"这颗顽疾难以根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小金库"的措施,特别强调了"小金库"的治理,不能仅靠几年一次的专项整治活动,要建立常态监督和长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小金库",但"小金库"仍然存在并花样翻新.为此,近期中办、国办发出通知,在全国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要治理"小金库",必须在透析设"小金库"的手法及根源的基础上,出重拳下猛药,严教严管严惩,才能从根本上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2.
张永勤 《现代商业》2012,(35):212-213
"小金库"现象是当前市场经济中的顽疾,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如何以有效的方法查处"小金库",杜绝"小金库"的产生,恢复正常经济秩序,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小金库的现状和审计难点,通过实例探讨了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小金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以此促进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小金库",但"小金库"仍然存在并花样翻新.为此,近期中办、国办发出通知.在全国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笔者认为,要治理"小金库",必须在透析设"小金库"的手法及根源的基础上,出重拳下猛药,严教严管严惩.才能从根本上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4.
尽管"小金库"治理整顿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每次治理整顿后,"小金库"却犹如烧不尽的"原上草",总也容易春风吹又生。由此可见,如何构建"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小金库"治理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关键应在五个方面常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小金库"的存在危害巨大,影响了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导致国家财政资金、国有资产以及税收的流失,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更变成了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究其原因是法纪观念淡薄、有法不依、财政资金补给不到位、财务管理存在漏洞、对"小金库"处罚不力等。应采取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法纪政纪约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加大处罚力度、完善防范长效机制等治理措施,标本兼治,实施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姜凯 《现代商业》2012,(36):239-240
所谓小金库,又可称之为"小钱柜",指的是在单位财务以外另设账目的公款,其属于违纪行为,但不违法。其的资金来源全部通过隐匿收入、公款私存、转移收入等不合法的方式而获得,用于滥发资金等违规支付。本文首先对导致"小金库"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次,阐明了防治设立"小金库",加强工程项目资金监管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小金库"虽"小",却危害极大,它诱发和滋生腐败现象,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要彻底根治小金库,必须从切断"小金库"资金来源入手,消除其产生和存在的主客观条件,建立包括思想教育、制度保证,组织协调和监督惩处为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小金库"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标本兼治。财务部门要坚持原则,坚决制止"小金库"的设立。通过分析和查找现行制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小金库"是滋生腐败的一个根源。近年来,随着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的实施,"小金库"违规现象明显减少,但并不意味着治理小金库的工作可以松懈。阐述了"小金库"的危害、成因及治理措施,意在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小金库"的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玉英 《北方经贸》2011,(11):104-105
“小金库”的治理已经历了三个年头,经过不断地宣传和检查,小金库的基本含义和设置方式、手段已经广为人知,但“小金库”却依然在有些单位和个人身上存在,屡禁屡不止,这也暴露了“小金库”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小金库”治理如何突出重围,就必须从分析“小金库”的“围”开始,有的放矢,真正铲除“小金库”成长的土壤,收得治理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