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宪桂 《商》2014,(19):37-37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上议事日程。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势在必行,取消药品加成,提高体现医疗技术和医护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制定,以及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以弥补取消药品加成带来的损失并切实减轻患者医药负担,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本文分析了原价格体制存在的缺陷并就如何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改进定价方法,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和促进县级医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将取消医院药品加成,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通过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本文对医院药品加成的历史背景、取消渊源及部分区域取消药品加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取消医院药品加成的影响,从主客观两方面探索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将取消医院药品加成,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通过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本文对医院药品加成的历史背景、取消渊源及部分区域取消药品加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取消医院药品加成的影响,从主客观两方面探索对策。  相似文献   

4.
阐明药品在医疗行业的重要性,什么是"以药养医"及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市场经济转化条件下这种弊端日益严重,公立医院改变"以药养医"模式势在必行.控制措施:首先,严格规范各项生产成本指标,避免在源头上药品成本价格虚高,加大监管力度;其次,应逐步转变机制,提高技术劳务收费价格,还技术劳动本身的价值,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再次,国家应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最后,对医院内部药品采购的种种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沈静华 《商业会计》2021,(15):100-102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药品零差价”“耗材零加成”实施,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优化了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同时也促使公立医院在保证公益性的基础上加强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以保证医院健康、良性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就医获得感。文章探讨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下医院成本精细化的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推行和不断深入,医院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取消药品加成。针对当前的医疗环境,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医院既存在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果。本文从药品加成政策产生的影响出发,重点分析了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给医院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保证取消药品加成政策顺利实施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公立医院改革势在必行,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是其重要措施之一。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随着药品价格的降低,患者就医压力和医患紧张关系得以缓和;另一方面,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医院收入来源,虽然增加了医院运行困难,但从总体上看,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利大于弊。文章主要从药品加成政策取消的必然性、取消后的影响和医院的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了2016年政府的重点工作包括:"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范围,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药品流通等改革。"由此可见,政府对此次医改的决心之大前所未有。医改后所有销售的药品取消了药品加成,没有了利润,如果有药品过期或者破损,那么单药品一项甚至是亏损的。目前唐山市范围内已经有16家公立医院进行了医疗改革,取消了药品加成,医技检查类项目收费下降10%,同时提高了护理费、处置费、手术费等体现医护人员医疗技术的收费项目,此次医改后仅开滦总医院一家公立医院就预计损失652万元的收入,在国家补贴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医院资金链异常紧张。企业的生命血液是现金流,而医院的现金流的保障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保证应收账款及时回收,避免出现坏账;二是减少医疗欠款。文章只对如何减少医疗欠款进行简单的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港澳价格信息》2014,(2):57-57
<正>《广州市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获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广州市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试点将正式启动。作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重点是通过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县级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按照2012年10月广东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广州市将在从化、增城进行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10.
药品零加成后,为弥补公立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而减少的合理收入,各地财政都会给予医院补偿。本文介绍了取消药品加成财政补助收入的背景,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当前公立医院对取消药品加成财政补助收入的不同会计处理,及其对医院本期结余、药品收支配比、耗占比等方面的影响,并结合当前医改政策及医院经营状况,提出了财政以基本补助收入下达拨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药品加成是我国医院中现行的补偿医院经济亏损的主要方法之一,取消药品加成这一措施,会让医院失去药品的补偿,降低医院的资金来源,大幅度地影响医院的经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公立医院将会因为取消药品加成导致负债状况的出现,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进行有关解决方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各类公立医院从2017年8月31日全面取消药品15%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后,给公立医院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回顾我国药品加成历史、取消缘由,基于药品零加成给医院带来的收入亏损为切入点,分析并提出促进新医改方案中全面取消药品加成顺利运行的建议及对策,为医院在该政策实施后的良性发展提供政策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刘骁骊 《商业文化》2021,(6):102-103
取消耗材加成的背景医用耗材费用虚高一直是百姓"看病贵"的重要原因,增加了患者负担,增加了医保压力,而且公立医院长期以来"以药养医"、"以械养医"既影响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也不能体现医疗行为自身的真正价值。2017年,我国已经全面取消了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取消耗材加成也迫在眉睫,2017年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重点提出要"进一步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彻底改变"以药养医"、"以械养医"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新医改政策明确指出取消药品加成,然而由于政府补偿水平偏低,医院自身的医疗服务补偿成为公立医院补偿的重要渠道。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完善离不开政府层面的政策扶持和医院层面的协力配合,而充分发挥医院的自身管理效率和效益是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建设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省卫生厅《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院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并从2013年10月1日起率先在全省开展取消药品加成试点工作。一、改革方案(一)目标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通过取消药品加成,积极推进补偿机制改革,实现县级公立医院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向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转变,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政府补偿  相似文献   

16.
根据省卫生厅《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院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并从2013年10月1日起率先在全省开展取消药品加成试点工作。一、改革方案(一)目标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通过取消药品加成,积极推进补偿机制改革,实现县级公立医院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向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转变,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政府补偿方式,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新医改中有一项重要的举措---取消药品加成。为分析这一举措带来的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本文从药品加成政策的影响和取消药品加成的影响出发,提出一些完善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医改中有一项重要的举措---取消药品加成。为分析这一举措带来的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本文从药品加成政策的影响和取消药品加成的影响出发,提出一些完善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以下简称《新规范》)是在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卫计委、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充分认识到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实施对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控制医疗费用的重要作用的背景下出台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项目收费依据。在目前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取消药品加成后医疗机构的收入将更加倚重医疗服务收费。《新规范》在操作和制度层面进行了很大的改变,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引导良性循环,呈现以下几个亮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2006年以来全国各地区陆续推行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这一举措旨在压缩药品流通环节,取消药品加成,抑制虚高药价,让利于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