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袁燕 《消费导刊》2011,(9):97-97,69
如何培养一支优秀的国企高管人员队伍是一个多年以来一直困扰社会的问题。改革途径是明确激励主体、建立以利益激励为核心的激励原则、建立和完善企业年金、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以市场为价值取向的高管人员选聘机制和职业风险制度、大力引进高管年薪制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监事会特征对上市公司高管变更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高管变更的1368次案例为研究样本,用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监事会对企业高管变更机制的影响,发现监事持股与上市公司高管变更呈显著正相关,监事会规模与高管变更呈负相关关系,高管持股与高管变更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小规模监事会在高管变更决议中更有效率,上市公司在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时,不能单纯关注激励的效果,也应考虑高管持股对高管约束作用的弱化.  相似文献   

3.
陈革 《北方经贸》2004,(5):25-26
现代企业制度中 ,企业所有者和经理人员形成委托代理关系 ,所有者设置激励机制来获得最大效用。经过双方长期博弈 ,我国所有者改变了原来经理承包责任制、年薪制等激励因素 ,开始实行股票期权制度。文章简要介绍了股票期权制度和产生的积极作用。然后通过分析期股计划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介绍股票期权制度的缺陷与不足 ,最后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韩辉 《北方经贸》2003,(1):31-32
股票期权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激励约束机制 ,它把经理的报酬和企业的长期发展联系起来 ,从而能够克服经理的短期行为 ,这也是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 ,在我国建立股票期权制度十分必要。但是股票期权制度的运行 ,需要相应的机制的配合。这里从经理人市场、证券市场、产权市场、评价考核制度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观点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知识经济时代遵循以人为本管理规律的具体体现。目前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入分配的方式主要有年薪制、期股和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计划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人力资本的要求,我国需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内在要求相适应的分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陈效东 《财贸经济》2017,(12):127-144
如何优化人力资本激励制度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公司治理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关注2006-2015年实施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通过对比核心员工持股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试图回答这两种激励机制谁才是企业创新激励效应的主体.研究发现:核心员工持股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核心员工持股的创新激励效应显著高于高管人员的股权激励;相较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核心员工持股通过缩小核心员工与高管人员之间的薪酬差距,降低了高管人员与核心员工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上述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寻找企业创新能力的源泉,也为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推广实施核心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作为西方企业对公司管理层进行长期激励约束的重要制度形式,自引入中国以来,对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推行的现实意义着手,分析了我国企业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营者年薪制已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和经理阶层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特别是公司制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确定,对经营者年薪制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在1999年主持召开华东七省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讲话时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显然,实施年薪制已成为推进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企业  相似文献   

9.
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明确了国有企业可以“试行经理(厂长)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方式”。在这一政策引导下,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作为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下激励经营者为公司长期发展努力工作的一种薪酬激励制度,开始步入我国公司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高层经理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胡铭 《财贸经济》2003,(4):59-62
理论上高层经理的持股比例、年度报酬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通过选择样本上市公司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原因在于高层经理持股是内部职工持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福利制度;持股制度僵硬;持股比例偏低,年度报酬过低,再加上旧观念的影响,很多高层经理不敢拿属于自己的那份收入,因此不能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首先逐步改变上市公司高层经理的报酬结构,将以年度会计盈余为基础的短期激励与以公司价值为基础的长期激励结合起来;其次要改进上市公司高层经理的持股制度,逐步推广股票期权计划.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酚与激励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制度不合理,导致高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经营短期化行为普遍,极大地损害了广大股东的权益和投资者的积极性。通过抽样对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公司业绩、企业规模、行业、地区、国有股持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等因素的回归实证研究,实行年薪制的企业的业绩并没有高于未实行年薪制的企业,未能有效激励高管人员做最大努力。实证研究再次证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的研究,为理顺上市公司的利益分配关系,调动高管人员的积极性,保护广大股东的投资热情,实现上市公司乃至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实质是企业经理人员在激励和约束不对称的条件下,企业家的行为扭曲。他们将自己的创新能力从市场的开拓和产品的开发等创新活动中转移到寻找制度的漏洞,利用制度的不完全性和改革的不彻底性,侵占国有资产。因此,国企改制的目的,就是要矫正企业家行为,为企业家的成长设计出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其中财产抵押制、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在整合国有资产与企业家利益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2008-2010年的最新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管年薪与企业绩效正相关,高管持股比例影响高管年薪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高管持股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不显著;要使高管持股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就必须给予高管合适比例的持股,以达到激励高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论股票期权在我国的适用性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80年代以来 ,许多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出现了以股票期权方式作为企业职工 ,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薪酬制度。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 ,激励机制对我国同样有现实意义。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少数企业试行经理 (厂长 )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方式 ,可以继续探索 ,及时总结经验 ,但不要刮风。最近有人提出我国上市公司采取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那么股票期权目前在我国试行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  相似文献   

15.
《光彩》2000,(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透露:今年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将试行六种新办法,即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职工持股分配、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工资宏观调控体系,以便在企业工资收入分配中逐步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据中国社会报报道,年薪制试点人员为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对于岗位划分明确的企业,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建立企业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鼓励多出、快出成果。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实行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作价折股。开展工资集体…  相似文献   

16.
张诗雨 《消费导刊》2014,(11):143-14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和完善,以及央企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及工作效能对企业经营的成败和企业发展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央企如何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公正的收入分配机制等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年薪制相关内容的分析,总结出央企年薪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完善央企经营者年薪制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营年薪制已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和经理阶层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特别是公司制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确定,对经营年薪制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在1999年主持召开华东七省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讲话时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显然,实施年薪制已成为推进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经营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直接挂钩,从而构建和完善国有公司制企业经营动力机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运用股票期权能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可稳定人才,减轻企业负担,激励经营者不断创新,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目前我国有效的资本市场与职业经理人市场尚不完善,经理人员持股比例低,难以对经理层形成有效激励。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加快经理人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完善,加强监管、规范操作,对我国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引入新型管理层激励机制成为我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经理股票期权拥有激励逻辑清晰,节省现金等优点,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应用。然而,我国经理股票期权试点的实践经验证明,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等外部条件尚未成熟,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完善,机械引进国外的制度可能出现种种问题。因此,有必要考察在我国推行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条件、现状,探索适合我国的激励机制。本文对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激励逻辑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借助实证数据研究了中国的管理层所有权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提供了现阶段在我国推行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试论经理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怎样建立对经理人员的激烈与约束机制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纵观西方企业近30年的发展,股权激励,尤其是股票期权制,对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指出目前在我国推行经理股票期权制存在的一系列障碍,并就股票期权制的实施如何与国际接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