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存款产品是一种契约性产品,也就必须具有激励与约束对等的契约特性,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存款产品尚不具有这种特性,缺乏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对等性问题。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深入进行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理应从契约设计要素完善的角度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外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种类和微观结构的对比,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试着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创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磊 《商场现代化》2010,(18):150-150
结构性金融产品是指将固定收益证券的特征与衍生产品特征相结合的一类新型金融产品。2003年以来,结构性产品在我国市场上以结构性存款的形式出现并迅速成长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发展最快的领域,结构性存款的发展对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我国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和发展的现状,探讨推进结构性存款发展的可行性选择,以期对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金融产品的营销过程中,产品设计与销售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所以设计科学合理的存款产品是增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与美国丰富繁多的存款产品相比较之下,当前我国存在的存款产品种类稀少,各商行之间存款产品没有什么区别。导致我国银行业存款产品少的原因既有监管、利率管制、激励机制等宏观方面的,也有产品设计机制不合理等微观层面的原因。各国面临的产品设计约束是不同的,我们应思考在当前我国现行的约束下怎样去改进存款产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美国花旗银行存款产品的种类和微观要素的探究分析,揭示了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上的创新模式以及"充分挖掘客户需求和偏好"的设计理念,展现了存款产品营销的巧妙手段和激烈竞争,并以此进行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差异对比,提出了制约我国商行产品创新的瓶颈问题,同时给予了部分发展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存款产品是银行重要的信贷资金来源,对提高银行竞争力尤为重要。我国的利率管制政策和国民高储蓄率现象使银行业普遍缺乏竞争,存款产品构成要素单一、种类较少、定价方式不合理,同质化倾向显著。本文在对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的政策形势与金融环境,对存款产品创新提出如下建议: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转变经营理念,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完善存款产品要素设计和内在缺陷,引入权利义务对等观念,加强同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影响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因素多而复杂,并且,由于存款的种类不同其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商业银行应深入分析其现有金融产品的质量与特征,加强已有产品的吸引力,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发展多样化的存款种类,进行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资信度和贷款便利,做好存款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实施存款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从而使创新的金融产品更能适合大众的需要,以扩大其用户群体,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商》2015,(35)
本文利用Merton模型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14年度的存款保险费率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国有五大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要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而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要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且16家上市银行的费率是区间是0.01‰-0.88‰,这说明存款保险定价的期权方法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存款保险制度具有维护存款人利益、保障金融秩序发展的稳定性作用。为完善银行制度体系,促进银行平稳运营,我国于2015年出台《存款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由隐性走向显性。然而,对商业银行来说,存款保险制度存在双重影响。本文从商业银行经营出发,研究存款保险制度现阶段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建立和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的双重影响,并通过CAP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商》2015,(30)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具有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制度的功能。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一定会给金融业,尤其是作为金融业实践主体的商业银行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银行竞争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及金融创新方面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从银行成本、存款业务及道德风险方面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曹啸  卜俊飞 《财贸经济》2021,42(8):81-96
存款为什么对于商业银行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商业银行风险跨期平滑的视角,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我们的理论模型表明,零售存款的利率黏性特征使其能够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使得商业银行得以跨期平滑短期市场利率变化引起的收益波动,从而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基于这样的理论视角,合乎逻辑的假说就是零售存款越多的银行风险越低.本文用中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为存款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假说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检验发现,零售存款更多的银行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风险承担意愿更弱,这在零售存款相对较少的非上市银行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以及监管当局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而言,商业银行在其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不过通过最近几年商业银行的效果来看,它的运行方式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商业风险。所以说,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制度对国有银行进行约束和保护,在现行的办法中构建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就是一个很明智的途径。本文就是采用与国外存款保险制度进行对比的方式,结合我国特有的银行体制,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充足的存款是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手段和利润源泉,也是金融同业竞争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营销的重要性,对商业银行如何运用高效的营销手段提高其在存款市场所占份额,进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众"规模偏好"与银行市场约束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2000—2007年中国各类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公众预期角度重新研究了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问题。文章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特殊的产权结构,以及长期以来对大银行给予不断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形成了公众大而不倒(toobigtofail)预期和存款人的规模偏好;并通过传统的两条市场约束渠道体现在具体的存款行为上,即一方面通过价格约束对小规模银行要求更高的利率,另一方面通过数量约束在选择存款银行时更偏好大规模银行,这使得存款市场对银行风险的约束异化成了对银行规模的鼓励。  相似文献   

15.
陈佶 《现代商业》2014,(8):20-21
有着30多年发展历史的现金管理业务,作为国际大银行核心业务之一,已逐渐成为国内各家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重点,竞争也日趋激烈。随着形势发展我国的现金管理服务必将成为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对增加银行非利息性收入、沉淀低成本的企业存款,交叉销售其他金融产品、提高客户忠诚度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现金管理的定义和内容并针对现金管理的现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最后总结提出当前银行间的市场竞争就是现金管理能力比拼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黄国鹏 《现代商业》2024,(2):139-142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的枢纽。银行存款市场势力对银行来说尤为重要,那么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标志性政策——存款利率上限取消政策的执行对银行存款市场势力会产生何种影响?鉴于此,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采用中国2007—2021年239家商业银行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存款利率上限取消政策的执行普遍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市场势力。因此,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应注重保护商业银行的存款市场势力。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正在推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增强金融机构运转的稳定性。在制度推行的早期,银行主要依赖政府和国家,在我国基本上不会产生银行破产的现象。存款人普遍会认为将钱在银行中存储不会产生风险。由于银行属于国家,因此在贷款对象方面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即便国有企业无法还清贷款,国家也会将坏账予以妥善解决。在我国金融体制逐渐改革的过程中,尤其是在2006年以后,中国多数商业银行都进入到了股份制的浪潮中。在最近几年,国外的一些银行机构不断的引入到中国,国有的商业银行拥有着巨大的压力,使得部分不盈利的银行必须要退出市场的竞争氛围中。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想要稳定的发展金融体系,就一定要创建存款保险制。本文主要以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建设作为基本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所谓人民币理财是指银行用集中散户的大基数本金购买记账式国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央行票据等工具从而获得较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已面临最为关键的阶段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出现不仅对现有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体系形成了挑战,也开辟了商业银行利率竞争的想象空间,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商》2015,(36):204-205
2015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不再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设置存款利率上限,至此利率管制基本取消,利率市场化基本结束。商业银行可以自己决定贷款利率及存款利率,存贷利率差是我国商业银行以前的主要盈利方式,所以贷款模型选择是否合理,贷款价格是否能够补偿银行的风险与成本,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正在推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增强金融机构运转的稳定性.在制度推行的早期,银行主要依赖政府和国家,在我国基本上不会产生银行破产的现象.存款人普遍会认为将钱在银行中存储不会产生风险.由于银行属于国家,因此在贷款对象方面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即便国有企业无法还清贷款,国家也会将坏账予以妥善解决.在我国金融体制逐渐改革的过程中,尤其是在2006年以后,中国多数商业银行都进入到了股份制的浪潮中.在最近几年,国外的一些银行机构不断的引入到中国,国有的商业银行拥有着巨大的压力,使得部分不盈利的银行必须要退出市场的竞争氛围中.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想要稳定的发展金融体系,就一定要创建存款保险制.本文主要以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建设作为基本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