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随着新《预算法》实施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的出台,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剥离政府融资职能,我国地方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政府性债务制度不断收紧,地方投融资平台失去了生存空间和原有功能.那么,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是否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亦或以变革倒逼转型,作出不同路径选择,值得研究.本文以地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为例证,提出对于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基本认识,及其面临的困境,并就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后的转型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009年经济刺激政策的契机之下,地方融资平台在全国各地一派燎原之势。然而,繁荣之下已是风险暗涌。2009年下半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能带来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已引起了监管层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从体制上改变地方财政积弱状况;要明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经营性质和功能定位;要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全面摸底,分清类别;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责任制度;借鉴国外债券经验,推动地方债务透明化;培育更多的新经济增长点来化解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3.
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研究者从投融资体制进行分析,但倾向于认为是常规性问题,并从规范和加强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本文通过对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成因、运行机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是体制性的,需要重新构建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比如明确地方政府举债权、区分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建立地方政府信用体系和资本预算、逐步放弃通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这样才能使地方政府规范融资、可持续融资,实现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发挥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提高投资效率,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获得了快速发展,集聚了相当大的债务风险。现行干部考核制度、政府与银行间"亲密"关系和地价的持续快速上涨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现状,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预警体系,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各项管理制度和改革地方政府收支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地方债风险主要来自隐性债务,这已在社会各界达成共识。为了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转化为全国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甚至债务危机、社会危机,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广义隐性债务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理论认识上的分歧和治理的阻力,并通过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的梳理认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国有事业单位2015年以前形成的历史债务、养老金缺口债务应是现阶段治理的重点。最后,本文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的五个政策选择,即积极推进风险识别统计制度、动态监测评估制度、隔离制度、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投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负债融资已成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规模极大,隐蔽性高,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其产生根源,应从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改革、深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培植地方政府财源等方面采取措施,化解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的过度和无序发展也为政府积累了大量的债务风险.根据国务院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职能,实施市场化运作是建立规范的政府投融资制度的关键.政府要充分利用金融市场,采取多元化融资模式以有效解决建设资金的缺口,建立债务约束机制,促进平台顺利改革和地方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土地财政”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运作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房地产市场火爆发展时期,“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迅速膨胀的“催化剂”,而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迅速降温,“土地财政”又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爆发的“导火线”。要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应以改革“土地财政”为契机,一方面,通过构建稳定的地方财政收入机制,减少融资平台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降低融资平台债务运行的不可持续性;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融资平台债务监管,创新融资平台市场化融资方式,提高融资平台自身的借债和偿债能力,确保融资平台债务能按期偿还。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虽有力推动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举债融资不规范、制度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由于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不同的地域内、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本文以怀化市为研究对象,发现该市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公司组建不稳定、融资渠道单一、投资回报率低、债务偿还困难、风险显现等问题,并提出完善投融资平台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监督管理等应对措施,以适应武陵片区及西部大开发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债务是以地方政府、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国有事业单位、投融资平台公司等为债务人举借的债务。随着我省地方政府债务的产生和扩大,地方政府一定程度上存在直接违约风险、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财政体制和政府管理的一些缺陷等错综复杂的因素致使地方政府资金需求与供给矛盾产生并不断扩大,进而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产生与聚集。因此,应改革国家财政体制,各级政府应完善政府管理制度与机制;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主要债务主体的债务管理;金融机构加强监管,协同控制河南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逐年递增,且平台债务主要为银行贷款,风险逐渐积聚.2013年,国务院进一步明确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方针.为推动平台公司信贷资产证券化,应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法律法规、定价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对平台公司信贷资产进行重组和信用增级,拓宽平台公司融资渠道,盘活信贷资产,化解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存在多头管理、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不完善、地方债务预算管理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其成因主要由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内在缺陷与监管制度执行不严格等因素共同决定,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与政治不稳定,助长官员及社会大众败德行为倾向,削减民众的社会福利。应积极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的内外部约束机制,有效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必须依赖于构建可持续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现有地方政府融资机制的缺陷放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但总体可控。值得警惕的是地方政府融资机制面临土地出入机制、外部融资通道的结构转换挑战。仔细甄别、重新构建地方政府融资机制,拓展地方政府渠道、控制债务风险、提高融资效率是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在预期利率水平走高和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背景下,湖北某些地方融资平台还本付息压力陡增,必须谨防资金链断裂,从而避免资金危机和风险的倒逼。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清理重构的基础条件是建立清晰的地方资产负债表和多样性的融资模式,但最终取决于地方政府自觉放弃在过多领域的投资主导,唯如此,才能在属于自己的领域规范地完成融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在中央政府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出现开始就没有得到有效的法律约束,融资平台在公司设立、运行、融资以及监管等方面均没有相应的法律进行规范。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冲动等原因,融资平台出现了许多风险,其中商业风险最直接导致地方隐性债...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宏观经济层面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与微观层面的企业数据系统地探索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显著挤出了企业债务融资,且挤出效应在长期政府债务与短期政府债务样本中均存在,并在东部与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而地方政府债务明显推高了企业内源融资与股权融资水平;PPP项目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债务融资的挤出效应。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通过投资环境对企业融资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债务通过提高市场开放度和基础设施水平对企业内源融资与股权融资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自2010年审计报告首次披露地方政府债务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及其风险获得全社会高度关注。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呈现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特点,部分地区债务负担重、风险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产生与政府职能转变、财政体制、治理机制、债务管理等问题密切相关,必须在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财政体制、官员考核晋升机制、政府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化解可能存在的债务风险,发挥地方政府债务的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万亿多元,存在着巨大的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财政、金融和法律等方面.对风险的控制主要通过完善与地方政府融资相关的法律、建立和完善地方偿债机制及问责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融资法定化和平台融资市场化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快速发展,地方投融资债务规模急剧扩张,各方面对由此引发的债务风险乃至可能出现的严重的系统性风险颇为关注。从实证分析角度出发,通过指标的测算,指出对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状况的基本判断,分析地方投融资债务增长的各方原因,提出债务总量控制标准,并归纳多种措施来缓解地方投融资膨胀的风险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