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更新维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是今后国土资源管理最基础的数据,与第一次土地调查数据相比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复杂、数据格式多样、数字化程度及信息化程度高等特点,采用传统地籍变更办法已不能适应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及时动态更新。为促进地籍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保证地籍数据现势性,在传统地籍变更办法的基础上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城乡一体化地籍数据更新机制、基于现代测量技术内外业一体化地籍变更模式,与传统变更办法相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支撑管理、服务社会"是新形势下地籍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淄博市国土资源局紧密结合实际,着眼管理与服务,以宗地统一代码为引领,加强数据库建设,运用信息化技术,创新地籍管理新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系统,实现了土地  相似文献   

3.
《农村财务会计》2006,(11):14-14
本刊讯 根据国土资源部最近公布的《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将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摸清土地资源家底,为严把土地“闸门”、严格资源管理提供基础依据。据了解,我国将在2010年前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建立土地统一调查制度;全面、准确掌握全国土地数据,建立城乡一体化、四级(国家、省、市、县)联网互通的土地数据库;城镇地籍调查覆盖率达到100%,村庄地籍调查覆盖率达到95%。  相似文献   

4.
杨童超 《山西农经》2021,(5):167-168
为适应城镇发展建设的相关要求,强化土地资源管理效能,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源,加大地籍测量、确权与变更管理的力度,旨在实现地籍信息的量化管控。探讨了城镇变更地籍测量的基本方法,梳理了地籍调查与权属变更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实施流程,该技术从技术准备、控制测量与碎部采集等角度,为加强地籍信息管理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5.
克服困难不等不靠搞好地籍调查──大厂回族自治县完成地籍调查工作的调查报告周国田地籍调查是实现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的前提,是土地管理基础工程之一。开展地籍调查工作,加强日常地籍管理,对全部土地管理工作影响极大。一、问题提出就目前县级土地管理部门而言,能否完...  相似文献   

6.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已接近尾声,它主要是为了查清城乡每一块土地的具体情况,实现土地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本文以兰州市七里河区为例,结合城镇地籍调查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于工作中存在的如定义宗地及图斑、定位空地上的界址点、外业自检精度要求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地籍调查规程等相关要求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措施,以便为后续的城镇地籍调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中GIS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管理信息化是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现土地管理数据的数字化、业务管理过程的计算机化、系统之间和数据传送的网络化。土地管理信』良化的内容主要是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离不开GIS技术。土地管理局成立后,在完成基础工作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其中,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获得的数据已成为土地管理的两大基础数据。覆盖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以县为基本调查单元,这项调查采用的基本比例尺农区为1:1万、牧区1:2.5万,编制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县(市)级为1:5万、地…  相似文献   

8.
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理论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城乡土地一体化管理的背景下.开展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调查已势在必行,但究竟如何进行该项工作目前尚缺乏系统研究.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的内涵、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等进行全面论述,着重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中的若干关键技术,明确了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研究采用工作流和ArcSDE技术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明确系统设计原则,确定系统设计路线,并建设功能模块。研究方法:以杭州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例,构建C/S、B/S结合等三层混合体系架构,采用宗地内部标识和时间维度实现宗地关联与历史回溯等关键问题。研究结果:(1)基于ArcSDE和工作流技术,采用C/S、B/S结合的三层混合体系架构,能很好地满足图文一体化地籍管理的日常应用需要;(2)将城、乡地籍管理业务数据统一管理和地籍日常业务审批自动化紧密结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数据图属关联和实时更新。研究结论:基于工作流和ArcSDE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日常地籍业务办公与地籍空间数据动态管理同步和城乡一体化管理问题,具有较广泛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祖国“镍都”的甘肃省金昌市,以城市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不断夯实土地管理基础工作。该市从1999年开始,积极筹备资金,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开展了市区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了市区建成区18平方公里、409宗地初始地籍调查和17平方公里、613宗地区域变更地籍测量,完成了11000地籍图130幅,1500地籍图16幅,整理输出7个街道42个小区1225宗地的宗地界址成果,输出市区土地分类面积、分类街道土地分类面积汇总等成果资料,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数字化图形数据库,建立了市区数图一体化地籍信息化管理系统,为甘肃城市地籍信息系统建设起到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11.
城乡一体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文章选取多项指标考察沈阳新民市城乡一体化系统和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并借鉴耦合协调函数分析了1999-2008年沈阳新民市城乡一体化系统和土地集约利用系统的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沈阳新民市城乡一体化系统和土地集约利用系统的协调关系已由濒临失调阶段逐步进入良好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实地(河北省邢台市)调研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与成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乡村土地利用效益进行系统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目前我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乡村土地利用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对我国乡村土地利用效益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有政府政策不合理、对于土地利用效益缺乏足够认识,这些原因直接导致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乡村土地耕地边际化现象严重、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过大、土地生态效益低下及乡村土地配置不合理等现象的出现。基于对土地效益评价与我国目前乡村土地利用状况的深入分析,该文认为应从土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对于目前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存在的土地利用效益偏低的现象进行整改,例如提高土地的集约度,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进而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通过合理规划商业用地、居民住房用地及农业用地的比例提高土地的社会效益;发展多种形式的生态养殖与特色旅游业促进土地生态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日常地籍调查对质量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了日常地籍调查质量控制的概念,并试图根据质量管理的基础理论.探讨了日常地籍调查及其成果这一特定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保经济发展,保耕地红线工程"的严峻形势下,探索通过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来助推城乡统筹发展意义重大,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提供了有效途径。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分析安徽省全椒县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具体成效,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统筹城乡发展的若干思考。结果表明:农村土地整治是当前深化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性突破,更是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与配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分析当前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现实约束,通过构建集体建设用地住宅用途入市的市场交易和收益分配机制,赋能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允许闲置宅基地转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目前受到宅基地流转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用途的限制,试点地区的改革探索整体上是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延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闲置宅基地转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从商业和工业用途拓展到住宅用途入市,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公开交易,城乡居民均可成为使用权主体,入市收益缴纳相关税费后由农民和集体共同分享。研究结论: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城乡住宅用地具有平等的财产权能,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土地整治综述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文章旨在对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关于城乡融合、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不同角度的土地整治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基于该战略的土地整治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农村土地整治、规划与管理、统筹安排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提供参考。[方法]该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及总结归纳法,对不同角度的土地整治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城乡融合视角下的土地整治研究集中于整治策略与路径选择;产业发展角度的相关研究则集中于土地整治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影响路径与模式;与生态建设相关的土地整治研究偏重于对土地整治的生态评价,包括生态效益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结论]城乡统筹视角下,土地整治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何有待深入研究;应进一步加深土地整治与农业产业发展之间相关研究;应加强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机制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国土整治工作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效率,为中部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文章采用EBM模型克服DEA法和SBM超效率模型的不足来测度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效率。[结果](1)整体来看,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效率随着时间的变化整体呈现出较为平稳的上升趋势,但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效率值仍然不高,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投入水平较低,投入结构不太合理,期望产出较低,非期望产出仍然较高;(2)省域来看,中部地区6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效率均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增幅较为明显,其中江西城乡一体化发展效率上升态势最明显,高于其他5省,2015年江西城乡一体化发展效率值最大,安徽次之,山西最小;(3)进一步利用变异系数计算发现,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效率的省域差异较为明显,但呈收敛趋势。[结论](1)中部地区及其城乡一体化发展效率较低的省域需加大城乡一体化投入,优化投入结构;(2)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提高环境规制水平,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降低非期望产出;(3)深化城乡二元制度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的城乡金融、土地与劳动力市场、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体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缓解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等各种不平衡现象、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化城镇化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期望产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场域,需要从理论上到实践上开展前瞻性研究,从而更加科学地评价先进典型、发现突出问题,进而提炼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方法 文章从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要求出发,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空间六个方面探索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遴选构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共6类16个关键指标。通过熵权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了计算和排序,对5个样本县进行了试评价。结果 (1)从时间维度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上升水平;(2)从空间维度看,不同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存在明显差异;(3)从现实基础看,县域发展环境是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4)从影响因素看,县域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是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保障;(5)从实现路径看,县域城乡融合要实现“五位一体”和空间上的全面融合。结论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既要坚持规划先行,更需加强规划实施管理;既要开放要素市场,更需发挥地方政府作用;既要整体塑形,更需注重强化文化认同;既要保护生态,更需激发绿色发展活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统筹实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评价工作,更科学合理地通过调度各地城乡融合发展情况,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统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已经严重阻碍了城乡统筹的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及城乡贸易差距等数据反映出黑龙江省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比较明显,而土地流转的现状也反映出城乡统筹对黑龙江农村土地流转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在城乡统筹背景下黑龙江应该从加强宣传力度、规范化管理、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四个方面进一步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